張雪梅
摘要:隨著新一輪課改的不斷實施和深入,如何追求有效的語文教學,追求有效的語文教學其實就是如何提高我們語文學科的課堂教學效率。那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又應該如何提高語文學科的課堂教學效率呢?本人經(jīng)過三十多年的課堂教學實踐及研究對這個問題有以下幾個看法。
關(guān)鍵詞:課改;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一、認真鉆研吃透教材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首先要明確教材不等于教學內(nèi)容,它僅僅是教學的一個依托,而作為教材的二度開發(fā)和使用者,我們必須讀懂教科書的編寫意圖,明確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做到拿到教材時認真研讀每組課文的編寫特點,并明確每一課的編寫意圖,只有高度重視對文本的深度解讀,才能使教材中精華的思想得以展現(xiàn),只有深入地解讀教材,才能夠?qū)崿F(xiàn)與讀者的心靈對話,使我們的語文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作為語文教師,如果上課時對教材內(nèi)容不甚了解,講課時信馬由韁,隨意性極強,那么這樣的語文課堂必然不會是高效的課堂。我們語文學科強調(diào)“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語文一旦離開了語言文字,“工具”也就無法成為工具,“人文”也就無所依附,只能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我們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每遇到一篇新的課文,都應該先通讀一遍,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畫出學生可能不理解的詞語,對這些詞語的理解方法作出“預設”,或查字(詞)典解釋,或?qū)φ战x詞、反義詞理解,或結(jié)合生活實際理解,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對于要通過查字(詞)典理解的詞語,自己先查字(詞)典并把義項寫在一旁。只有在對教材內(nèi)容、教學重點、難點等了然于胸的基礎上進行課堂教學,我想我們的語文課堂在能是高效的課堂。
二、合理分配教學時間
研究表明:一節(jié)課學生思維的最佳時間是上課后的前5分鐘到20分鐘。所以語文課堂教學要提高效率,我們作為語文教師就要把握好時間的分配。也就是說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課型安排教學過程,保證在最佳時段內(nèi)完成主要任務,然后再通過精心設計的練習或討論等,使教學過程一直向著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方向進行,保證學生在不同的時間內(nèi)均有所獲。
三、選擇恰當教學方法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要得法”。課堂教學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創(chuàng)造是教學活動的生命力。我想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只要我們能把握教學時機,適時地引導學生質(zhì)疑,讓學生對每一節(jié)課都有一個合理的期待,同時做到精簡教學過程,多讀、多練、少講、少問,并重視對知識的鞏固和反饋,定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作為語文教師,選擇運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學起來才能有興趣,這樣就會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和課堂效率。
四、提高學生主體地位
“高效”源自以生為本,教學設計要走向生本,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過程凸現(xiàn)生本,把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參與到學習中來,如果能做到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才會有我們想追求的課堂效率。
愛因斯坦說:“教育所提供的東西,應當讓學生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領(lǐng)受,而不是作為一種艱巨的任務去負擔?!迸d趣是強勁的動力和能力形成的前提。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會變被動為主動,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熱情高漲,精力旺盛,注意力集中,大腦神經(jīng)進入良好的記憶狀態(tài),所學的知識就會在愉悅的、輕松的情境中輕而易舉地掌握。興趣的培養(yǎng)必須因人而異,對學習成績好的學有余力的學生,應注重在開發(fā)其智能上下功夫,讓其潛能充分發(fā)揮;對學習一般的學生,多教其學習方法,不斷提高其學習能力,力爭成為優(yōu)秀學生;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不能挫傷、打擊,而應該激發(fā)、鼓勵、多關(guān)心,多接觸,重點輔導其基礎性的知識,以掌握知識為主,要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使其看到自己的閃光點,樹立自信心,激發(fā)興趣,主動參與自主學習活動。教師在教學中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對學生來說,應該具有實際意義,要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興趣為出發(fā)點,內(nèi)容和方式要盡量真實。貼近生活實際的情境,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親切感,有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diào)動和提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努力做到“課伊始,趣已生;課正行,趣正濃;課已畢,趣猶存?!?/p>
五、彰顯教師的個人魅力,促進語文教學效率。
在學生心里,教師的形象是偉大的,教師更是他們認識世界的窗口。一個形象良好,思想上進,很容易成為學生模仿和喜愛的對象。彰顯教師個人魅力,并不是說要打扮的非常時尚,教師的外在形象應讓學生賞心悅目,成為學生的導航。教師的威信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保證,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領(lǐng)導者,他的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強的教育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氣氛的重要因素。有威信的教師。他的鼓勵和表揚能深入學生的心靈,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時刻牢記“為人師表”才能樹立威信。這就要求教師既要有一定的教學藝術(shù),又要有高尚的品格。新時代的教師,要與學生建立新型的師生關(guān)系,積極對待新事物,取得學生的信任,學生信任的老師,當然愿意上他所教的學科。
六、教師高度的責任感和情感教學,可以優(yōu)化語文教學效率。
在教學實踐中只有對學生高度負責、腳踏實地工作的教師,才能獲得優(yōu)異的成績。在教學中,他們會用多種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的求知欲,形成情感動力,推動學生知識的掌握和智力的發(fā)展,從心理學和教育學的角度講,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內(nèi)在的心理狀態(tài)和對教師的情感取向。我們語文教師在課堂中要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可以使學生保持良好情趣的情感氛圍,形成教與學雙方情感的積極指向,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合作。不失時機地給學生以鼓勵和肯定,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其成就感,滿足學生獲取成功的心理需求。
七、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古語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痹谡Z文學習中,能否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對語文學習的全過程和一個人的一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有必要按照教材體系和學生認知水平,使學生養(yǎng)成如下幾方面的學習習慣:按時、認真預習的習慣;上課時集中精力聽講,積極參與,認真記筆記,正確書寫的習慣;聽、說、讀、寫齊頭并進的習慣;獨立完成作業(yè)并及時修改的習慣等。
八、盡量完善學生學習評價,提高語文學習效率。
現(xiàn)階段新大綱提出學生學習的形成性評價,可沒有完整的評價體系。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積極探索和鉆研,找出適合學生的評價方式。充分發(fā)揮評價的功能,對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會起到重要作用。我在教學中,對學生學習評價從兩方面進行:一是非檢測性的評價,包括課堂提問,課堂作業(yè),個別談話記錄,家長留言,課外活動表現(xiàn),值日報告等;二是檢測性評價,包括平時聽寫,家庭作業(yè),單元檢測,期中和期末檢測等。評價主要以單元為單位,用填表格的形式進行登記、存檔。評價是一項技術(shù)性較強、較復雜的工作,但科學地評價對學生的成長大有益處。
在學生個體差異確實存在的情況下,我們要允許一部分孩子學得快些、做得多些難度大些,一部分孩子則只要學好最最基本的,慢慢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