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瑜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到達心的深處?!睆南壬脑捴形覀儾浑y領悟:離開了愛,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怎樣才能使教育的過程成為師生情理互動的愉快過程,進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一遍一遍學習陶行知先生“愛滿天下”的教育思想后,我深深感動于陶先生的師德風范和人格魅力,實踐告訴我作為一名一線幼兒園教師,更多的應該從心底流淌對孩子最無私、最偉大的師愛,讓師愛的陽光普照到每個幼兒的心田,才能使教育達到最好的高度。
一、了解幼兒,用心關注。
(一)家訪。每一次接手新班時,我都會詳細的了解全班每個孩子的情況,開學前會走入每個家庭,給孩子們送去一份可愛的禮物,和每個孩子進行互動游戲,和每個家長進行一次詳細的交流和溝通,認真記錄每一份資料,為我接下來的開班做好基礎有效的鋪墊。入園前的家訪是掌握幼兒的第一手資料,但孩子是動態(tài)的、發(fā)展的、變化的,所以在平時還可以有家長面談、信件往來、網絡溝通等很多形式的了解和關注。
(二)日常觀察。要想了解幼兒就要先學會觀察幼兒,在《指南》的指導及工作的實踐中,我們對幼兒必須要了解,才能對幼兒進行因材施教。作為幼兒教師,我們就必須要學會觀察幼兒,應該把觀察利用到日常生活實踐中,用“心”感受和體會幼兒,真正的了解他們在他們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一日活動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能反應出幼兒的個性、知識、習慣、能力,只要細心觀察,認真關注,做個有心的老師,對幼兒的了解就會不斷的豐富和全面立體起來。
(三)互動積累。和每個孩子交朋友,做每個孩子信任的人。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和每個孩子深入的交往和互動才能真正了解他們的脾氣、秉性和愛好,從而走進每個幼兒的心靈。我喜歡和孩子聊家常、做游戲、講小故事,在這個積極互動的過程中,不僅拉近了師幼間的關系,更增進了師幼間的友誼等美好情感。了解了幼兒,才能關注好幼兒,進而有的放矢地教育好自己的學生。
二、尊重幼兒,平等相待。
(一)尊重始于師生平等。師生平等,我們才能把孩子看成我們的朋友、家人,給他們父母之愛、朋友之愛,亦師亦友地關心和愛護他們,真正走進他們的心靈深處,了解他們的童真世界,和他們同歡笑、共悲傷。我在一日活動中特別喜歡來園活動、區(qū)域游戲、課間活動等開放式的活動時段,因為此時大家無拘無束互動,能更好的平等相待。晨間來園時幼兒會告訴我他吃了什么,誰送他上幼兒園的;游戲時,他們會告訴我家里狗媽媽生了幾只狗寶寶,還會告訴我爸爸和媽媽吵架了等等。這樣的直白告知,讓你不得不對這些小不點更加憐愛,同時我也會給他們一些建議,例如早餐要吃什么好,怎樣和爸爸、媽媽相親相愛,怎樣可以和好朋友共享玩具。
(二)寬容理解幼兒。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獨特的人格和個性,用寬容和理解搭建師生心靈的橋梁,激發(fā)他們最大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力。每個孩子都有可能是愛迪生,或是牛頓,雖說平時教師是主導,幼兒是主體,但教學是相長的,某一時某一刻說不定孩子就是你的老師。一名好的老師要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尊重和平等的地位,信任他們、理解他們,維護他們,使每個幼兒自信、向上、靈動。要正視每個孩子的差異,采用個別教育的方法,不把個別案例特殊化、擴大化。我班有個孩子帆帆有點小暴力,看到喜歡的玩具他會搶,喜歡的人會去推,我很理解這個孩子,因為他來自離異家庭,他渴望得到關注,我在小朋友面前會替他說好話,鼓勵他,并且和顏悅色地教他學會正確的交往方式,并請幾個小朋友做他的好伙伴。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他也帶給我們很多驚喜,他會從家里帶來小零食和大家分享,會帶來圖書給大家講上一段小故事,還會對小朋友說“我喜歡你”。
三、熱愛幼兒,不偏不倚。
(一)要愛“麻煩生”。老師和孩子們相處時間長了以后,就會感到每個孩子都有可愛之處,即使他丑一點,皮一點,慢慢也會看順眼。我們要學會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長,花力氣、想辦法幫助能力弱的或是調皮搗蛋的幼兒,因為他們需要我們傾注更多的耐心、細心和關心,及時捕捉他們瞬間而至的光芒,給他們信心,讓他們和所有的孩子一起成長進步。飛飛是大班的一個小朋友,爺爺奶奶帶大。剛接班時,小朋友會說他笨,會說他臟,而我則是一樣的給他擁抱和鼓勵的微笑,我會帶他去洗手洗臉,游戲時和他手拉手,我更會讓他幫我拿東西,讓他學做值日生,盡管磕磕碰碰,但他的臉上開始有了孩子應有的純潔笑容,開始和小朋友有了交流。其他的幼兒也學著我,說飛飛進步了,表揚他真棒,對他也能豎起大拇指了,還有小朋友送他圖書做禮物了。老師是幼兒學習的榜樣,我愿意用愛和努力做個好榜樣。
(二)更愛“普通生”。對于中等水平的孩子,更不能因為他們乖巧普通,而忽略了他們的心理需求,他們一樣需要關注,需要贊美。我班里原來有個孩子叫露露,比較膽小,說話很輕,手工不錯,屬于不給班級找麻煩的乖乖女,但老師一喊到她名字,她就有點不知所措,頭也會輕輕低下來。于是我開始幫她找回應有的自信,我會用簡單的辦法賞識她,主動和她說說話,夸夸她的衣服很漂亮,抱抱她、親親她,和她一起玩?zhèn)€小游戲,請她幫我一起制作學具……有時玩游戲有輸贏時我還會讓她贏一下,她會開心大叫:“我贏了!我贏了!”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美好與善良,是我們做老師的職責,讓他們發(fā)自內心的產生一種向上的力量與進取的信心,這才是真正的教育之所在。
四、信任幼兒,造就優(yōu)秀。
(一)對幼兒的興趣、愛好以及個性要予以充分的信任。教育者之所以不同于一般工匠,就在于我們面對的是各個不同個性的學生,必須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而且這種教育方式還應隨幼兒的變化而變化。對幼兒的充分信任,可以使他們保持歡快的、進取的精神狀態(tài),產生高度負責的責任心理;可以使他們充分享有發(fā)揮個性特長的自由空間,產生一種成就感,滿足感和愉悅感;可以使他們充分感受到老師的理解與信任,產生對班級的熱愛和同伴的關愛。但要注意對幼兒的信任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化的簡單肯定上,更應關注幼兒良好品德、意志磨練以及良好的習慣培養(yǎng)。要常用激勵的字句,不用負面的言語。如:(1)幼兒做事不對或一時不會時,不能說“真笨”“教了多少遍還不會”,應該是:“沒關系,再做一次,你一定能成功”。(2)幼兒在“不懂事”時,不能簡單的批評或放任自流,而是需要引導, “你一定知道怎么辦”“你會做好的”。(3)幼兒在集體活動中達不到要求,不能簡單把人“撤”下來,更不能訓斥, “多練練,你能行的”“你會是最棒的”。同時行為上要“拔高”幼兒的能力。如幼兒摔倒了,要多鼓勵:“你長大了,自己起來嘍?!卑嗉壍氖虑橐層變阂黄饋韰⑴c策劃,讓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
(二)在充分信任的同時,還要做到疏與導的有機結合。老師在充分信任學生的同時,還要做到要引導幼兒不失自信心理,正確評價自我。自信,是努力學習、奮發(fā)進取的前提。要幫助幼兒建立一定目標,從而加強自身各方面能力的養(yǎng)成,不斷完善自我。我相信好孩子都是表揚和信任出來的,孩子時不時的“犯錯”,也許背后都有不同的原因,對癥下藥才會有滿意的教育效果。亮亮自從當上了組長后,因為他行動比較慢,拿取物品總比別的組慢,引來了組員們的不滿,他自己也很沮喪,又一次被同組孩子說了后,差點就掉金豆豆。我告訴他:“做組長是為大家服務的,你愿意做,真是很棒!那怎樣及時準確地服務大家呢?我們先把自己要管好,動作再快點,我認為你一定行,對嗎?”并從旁及時提醒和鼓勵他,亮亮也加快了自己的速度,終于獲得同伴們的認可。信任真是一劑最好的藥方,更是自信的源泉,他讓孩子們贏得了最好最美的人際體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