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龍飛
摘 要:情感激勵作為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興趣,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創(chuàng)造力。思想品德教師更應該充分運用這一有效教學技巧,做好新時期的課堂教學工作。
關鍵詞:情感激勵;創(chuàng)設情境;語言公式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2-010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2.065
課堂的生命力在于對學生有吸引力,讓學生期待去聽課,認為聽課是一種享受。思想品德課程內(nèi)容豐富,既有品德的培養(yǎng),也有政治常識的熏陶。在課堂教學中要讓思想品德教學充滿美麗與智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極大地調(diào)動課堂活力與魅力。瑞士教育家亞美路說過:“教育最偉大的技巧是知所啟發(fā)。”只有啟發(fā)學生對所學的內(nèi)容進行思考,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理,激發(fā)他們對思想品德學科的理解與感悟
要讓學生走進品德與生活中來,必須依托于情境教學。情境教學的基礎就是創(chuàng)設“情境”,情境本質(zhì)上是用情感作為支撐,以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基礎,將學科理論巧妙而又生動地運用到生活中來。比如,在學習粵教版七年級《思想品德》下冊第一課“珍愛生命、善待生命”的內(nèi)容時,讓學生以“尋找身邊堅強的殘疾人”為情境進行討論,這樣使學生了解到生命如此珍貴,作為健全的青少年更應該懂得對生命的呵護。那些堅強的殘疾人令學生肅然起敬,同時,對學生思考與探索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埋下了伏筆。
二、用案例教學的方法,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與探究,不斷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
要啟發(fā)學生對品德知識的思考,需要通過案例來指導。案例教學是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在教師精心安排和有效指導下,通過運用典型案例,培育學生的個人獨立思考和團隊合作能力,從而提高對政治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不斷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例如,在學習“自尊自愛”時,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一個案例:中國游客大鬧飛機事件,兩名中國游客在FD9101航班曼谷飛南京途中,和空姐發(fā)生爭執(zhí)最后導致航班返回曼谷,警察直接上飛機抓人,起因是飛機起飛后兩名乘客發(fā)生不愉快而引起的。這時,學生都露出憤怒和鄙視的目光。接著,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警察為什么要上飛機抓人?假如你是其他乘客,你會怎么做?同學沉默了片刻,就紛紛各抒己見。有的說會好好說一頓這兩名乘客,要求他們向空姐道歉;有的說這樣損害了國家的形象,要出臺相關法律制度;還有的說泰國航空做法有些過,因為要尊重其他乘客,他們不應該陪著“買單”。于是,通過對問題激烈的辯論,不僅引出自尊自愛認識,而且還得出尊重他人,提升法律意識的認知。
三、善于運用具有啟發(fā)性的語言,激發(fā)學生思考的火花,引起學生的共鳴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課堂教學中通過喚醒學生的思考,總結(jié)出重要結(jié)論,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在準備七年級思想品德《感悟青春》前,提前給學生布置作業(yè)如下:“英文字母中展示的青春”。第二天上課,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學生的想象才能得到充分挖掘,從生活的細節(jié)中闡述著對青春的感悟。
代表性的觀點有:“h”──青春是一把椅子,只要我們相互依靠,相互幫助,我們的青春會陽光燦爛;“a”──青春讓我們自由自在地遨游,需要我們用盡一生的努力去展翅飛翔;“P”──是青春的利斧,為青春的美好開天辟地;“P”——是一面紅旗,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代表著新鮮的生命力;“y”──說明青春是生命的支撐,意味著青春要拼搏出生命的價值,讓人生更加豐富多彩等。最終大家總結(jié)出青春 “happy”公式,青春萬歲。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展示平臺,讓他們主動積極地學,這才是教育的成功。
四、依托現(xiàn)實生活的第一手材料,激發(fā)學生對思想品德學科的學習興趣
本課程實際上就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最為典型的案例,在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對品德課程中的“是什么”“為什么”有了初步的了解,其次就是引導學生把對教材中的品德內(nèi)容的認識融入到具體的生活實際中去。
例如,在學習粵教版七年級上冊“調(diào)控情緒”內(nèi)容時,學生可以采用表演、演講、試一試等形式,直觀地表現(xiàn)教學內(nèi)容。例如,在學習“調(diào)控情緒”這一內(nèi)容時,可以設計一個游戲活動:“情緒萬花筒”。找4位學生分別扮演喜、怒、哀、懼不同的表情,然后分好小組并且讓各小組搶答,說錯的或最后搶答的小組最后要上臺表演,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情緒的多樣性。
五、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與技巧,讓學生期待與回味思想品德課堂
課堂教學方法對學生聽課的效果和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有著直接的影響。作為一線教師,結(jié)合學生實際和教材內(nèi)容特點,采用靈活生動的方法,啟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實現(xiàn)教學目標。傳統(tǒng)的教育是教師講解,學生記筆記,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安排好的課程內(nèi)容。于是,有人認為新課改實質(zhì)上就是教師退出課堂主體,學生成為課堂的發(fā)言人。這種說法有其合理性因素,因為新課改就是要還原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但值得一提的是,教師不應該對課堂失去導向性和控制力,要不然課堂不是一潭活水,而是一潭渾水。由于學生閱歷和知識的局限性,課堂教學中教師依然是核心,而且是課堂的靈魂。而教學方法是教師達到教學目標最有利的砝碼。
通過設置課堂討論、課堂辯論、情境分析等方式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課堂思考與探索,從而達到思維提升的教學效果。比如在學習“明辨是非”這一課時,結(jié)合春晚小品“扶不扶”現(xiàn)象,展開小組辯論,分別找出扶的理由和不扶的原因。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對兩組觀點都給出肯定,并且總結(jié)出在是非選擇面前應該做出怎樣的抉擇和怎樣“有智慧地扶”,這樣的課堂至今讓學生難以忘記,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參考文獻:
[1] 林良水.巧用情感激勵助力思品學科有效教學[J].讀寫算:教師版,2017(26):49.
[2] 楊元芳.情感激勵法的思考[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4(5):25-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