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乃運
秋來了,秋深了,總想換換口味來一次特別的賞秋之旅。于是想到了濕地,想到了延慶的野鴨湖。在野鴨湖濕地博物館里看到了這樣一段話,便記了下來:“濕地孕育了中華五千年的燦爛文明。濕地是文明歷史的見證者。濕地是生命的支持系統(tǒng)。濕地是生物多樣性的發(fā)源地。濕地是城市之腎,是生命的搖籃。濕地是都市人的樂園。北京的濕地史和北京的文明史緊緊相連?!?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11/01/liyu201710liyu20171005-1-l.jpg" style=""/>
地處延慶官廳水庫旁的野鴨湖濕地,曾經(jīng)去過的,正好也是秋季,在那里住了一宿。一大早天色剛亮便走進濕地,在蘆葦塘邊的土路上行走,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聞著蘆花的香味,看著被蘆蕩切割的水面,真想振臂高聲呼喊,亮開嗓子唱兩句兒。太靜謐了,四周看不到一個人身,也未見一個活物,湖面、葦蕩、田野、近旁的山巒都被自已獨自擁有著,獨自享受著,從沒有過的自由快感從心底而生,它誘惑和鼓動著我任性地放縱一次,把心中所有的郁悶憋屈一嗓吼出,交與秋風帶走,散在濃郁的空氣里遠化為無。可是突然,卟啦啦一聲,深沉的靜謐被打破,兩只水鳥從不遠處的葦根下掠起,撲扇著翅膀在湖面飛掠,飛的不是直線,躲避著什么又尋覓著什么,它們盡量地往稍遠的蘆葦叢中扎,扎了幾處卻未敢落下來,一副驚恐態(tài),直到成為兩個小小的黑點,才在葦蕩深處消失了蹤跡。野鴨?天妻倆?我還沒喊沒唱呢,僅憑腳步聲就驚擾了它們的清夢?這也太敏感了!從那一刻起,我突然明白,這個世界上永遠不可能有一個地方只有你自己,為你獨擁有,你在生物鏈中,總要和什么發(fā)生著這樣那樣的關系。自由只有相對沒有絕對。就在那一刻我成哲學家了?
若有幾年沒來,你肯定會感到野鴨湖濕地自然保護區(qū)內有了不少的新鮮處。喏,那座龐大的銀灰色的建筑就是。它宏臥在廣場上,造型新穎獨特,規(guī)模驚人,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這就是新建的濕地博物館。
未游野鴨湖,先參觀濕地博物館是明智的選擇。一,它離停車場近,是保護區(qū)的第一個景點;二,就像要讀一套卷帙浩繁、博大精深的書,有一個序言和索引,幫助你知道怎么去讀它。
博物館的門口立著一只禿鷲標本,高達2米有余,先給人一個強烈的印象。對濕地、中國濕地、野鴨湖濕地的認知,是進館后,隨著展覽的陳設和圖示文字、標本解說一一獲取的。不參觀濕地博物館,我不會意識到我對濕地是如何的孤陋寡聞,是如何的淺薄甚至無知。上次來的時候,這里還沒有濕地博物館喲。博物館的展陳告訴我,濕地是什么,濕地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地位,濕地的功能,濕地的類型,濕地在中國在世界的分布狀況和典型的濕地都有哪些,以及濕地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等等。
野鴨湖濕地設有專館,濕地的保護運動也設有專館。濕地植物和鳥類標本館是最具視覺效果的。香蒲、蘆葦、菖蒲、禿鷲、灰鶴、藍鴨、戴勝、白天鵝、東方白鸛都不再具有生命的活力,它們都只是生命的外殼,但這對非專業(yè)的觀賞者來說,卻是難得的最近距離觀賞鳥類和濕地動物的機會,看圖片標本,對照著言簡意賅、條理清晰的文字說明,我知道了這些植物哪些是浮水植物,哪些是挺水植物,哪些是沉水植物;哪些鳥是猛禽、陸禽、涉禽、游禽、鳴禽和攀禽。解說員也會熱心地幫助你。濕地博物館是一本立體的教科書。這本教科書,讀得越細,越認真,越專心,收獲就越大。
野鴨湖濕地公園另一個凸顯出的變化是駕車族不可能再把車開進濕地公園,更不可能開到湖邊和植被茂密的灘涂間的土路上。內外車輛一律停在服務區(qū)外的停車場。濕地面積大,路程遠,怕走路費時費力,可以租自行車騎進去。濕地博物館西側的一排房子里,專門設了供游客租自行車的自行車庫,車庫里都是嶄新的自行車,男士、女士的都有,租一兩個小時,租半天一天隨意。濕地內的湖面也與以往不同,游船沒有了,留在湖中的一兩條船只是供飼養(yǎng)人員深入湖中沙島喂食留居濕地的鴨、鵝、烏用的。西南的湖岸葦叢中建了觀鳥閣,西側向灘涂深處修了長長的棧道和觀賞亭。自行車不能駛入棧道,棧道只能步行。還有,北側的灘涂沼澤間的土道消失了,游人不能隨意地進到葦蕩中了。野鴨湖濕地自然保護區(qū)被更嚴格地保護起來了。
有多少人曾認真地關注過濕地的狀態(tài)和命運,自覺地保護過濕地呢?
北京曾是濕地眾多的城市。
北京有5條大的水系,大小河流二百多條,在城南、在通州,大都還是大面積的沼澤地、海子的時候,390多平方公頃的野鴨湖濕地還沒有形成吧?它充其量是個規(guī)模很小的小濕地。那是媯河和蔡家河交匯形成的。官廳水庫建立了,官廳水庫的淺水區(qū)域、周邊淹沒區(qū)域,人工的濕地也就大規(guī)模地形成了,眾多河流環(huán)濕地流淌,沼澤密布、溝汊縱橫,植被茂盛、野烏云集的濕地取代了北京市東部和南部的濕地地位,不僅保留著典型的濕地類型代表,而且是北京市最早的濕地鳥類自然保護區(qū)。
野鴨湖濕地位于延慶區(qū)西北部,屬于華北平原向山西高原、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地帶,北靠燕山山脈,南鄰太行山脈,西南部與河北懷來縣接壤,東南面是雄偉的八達嶺長城。
野鴨湖濕地保護區(qū)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環(huán)境,使它有著豐富的物種資源。它是在山間盆地中,山地、沙荒地、濕地形成的物種交流,這使它既有豐富的水生生物,也有較多的沙生旱生生物、山地和森林生物。
野鴨湖的濕地在緩岸湖泊沼澤化的過程中,隨著湖水深度的變化,分別呈帶狀,分布著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保護區(qū)內大面積的水面、河灘地、農(nóng)田為鳥提供了優(yōu)越的棲息條件,鳥的種類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達264種,占北京地區(qū)鳥類的61%,而北京市所有的動物門類在野鴨湖濕地保護區(qū)都能見到,北京50%的兩棲類這里有,60%的鳥類這里有,35%的爬行類這里有,17%的獸類這里也有。多樣性的植被類型為種類繁多的動物提供了充足食物資源和良好的棲息隱蔽條件以及適宜的繁殖場所。endprint
秋季濕地保護區(qū)的景觀具有獨特性。野鴨湖濕地的湖面,被高茂的蘆葦切割成幾大片,有的寬闊,有的碎小。岸樹無論是柳,是白楊,是荊叢,盡管大部分還都綠著,偎湖鑲成翠黃或依然深綠的長環(huán)、方環(huán)、圓環(huán)、不規(guī)則環(huán),而湖中和灘涂上的高葦卻是連疇連片的金黃、枯黃。葦蕩被切割過?納入了“計劃經(jīng)濟”?我已見不到它們那種野式的生長,無人管理的雜亂,棧道鋪展之處,它們就像擁簇戰(zhàn)艦的隊伍。水際棧橋下,葦莖有的一片一片地顯出暗灰色,山逶迤的倩影在葦蕩的盡頭拔起,阻礙了視野。這樣的景色,有人喜歡,有人嫌其過于單調,但細心地觀賞,卻能觀賞出不少的趣味來。香蒲和菖蒲與高葦糾結在一起,遠看看不出來,近觀,卻是種種的不同。北部的蘆葦蕩,走進深處,會發(fā)現(xiàn)掩住蘆根的沙質土壤表層遍是被日光洗得雪白的貝殼,這里顯然曾經(jīng)是水庫的淹沒區(qū)。蘆蕩間,低矮的植物有的長得很異類,也有不少野草會在夏季開出漂亮的野花。獸類陸禽隱沒在植被的深處,趕得巧了,會與野雞相遇,不過它遠遠聽到人聲就會倉皇地逃跑,笨拙地撲騰著翅膀,沖撞著葦莖葦葉,發(fā)出一聲哀鳴。金鷹或是蒼鷹,都飛得很高很高,就像藍天白云中一個快速流動翻滾的墨點。前面說過了,野鴨也是能飛的,起始飛得很低,但比野雞飛得要利索颯爽,它們從水面上掠起時,就像一只只神鏢手甩出的飛鏢,速度驚人。它們也會飛得很高,就如我見到的清晨被人驚擾的鴨,這樣的鴨一定是過路鴨、客居鴨,被野鴨湖的居留鴨們吸引來的鴨。野鴨湖是養(yǎng)了一些鴨的,用養(yǎng)的鴨招過路的鴨,養(yǎng)的和過路的鴨都不是家鴨,雖然個頭看上去和家鴨差不多大,也和家鴨一樣憨頭憨腦的樣子,身上的色澤卻比家鴨豐富,多出些艷麗,而且和所有的飛禽一樣擅長飛行。這種飛行鴨的品種多得超出想象。統(tǒng)計出的數(shù)字達30多種,這是專家們的功業(yè),一般的游人能說出三四種不同來也就不錯了。
野鴨屬于游禽,統(tǒng)一的特征是嘴闊而扁,腳短,趾間有蹼;生活習性是喜群居,擅長游泳和潛水。游禽,在野鴨湖出沒的鳥類中,占的比例高達56.6%,大多是旅鳥,按季節(jié)來,按季節(jié)走,不受人的管束,但喂食,它們是喜歡參與的,常?;燠E于留居鳥中,并不懼人,懼人的時刻是在夜深人靜中,它們知道那時沒有人喂食,所以對人保持著高度的警覺。
野鴨湖中常見的還有大鴇,還有白天鵝。白天鵝喜歡排成隊,拉成一線游,游走的地方離岸較遠,對人有一種警覺。大鴇像花鵝,是最不怕人的,搖擺起來很有紳士的風采與風度。不過我不敢確認它們是不是叫鴇,我只是在與圖片的對照中看著有點像。
出沒在野鴨湖的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黑鸛、東方白鸛、白頭鴨、大鴇、金雕、白尾海雕6種,灰鴨、天鵝還都只是二級保護動物。這里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達34種。
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到濕地旅游、休閑度假,看鳥,看野花野草,看蘆葦、蘆花,看蝴蝶螞蚱。這些都是人們日常里不易見到的,人對它們有一種新鮮感。
其實,曾經(jīng),它們就在我們身邊。
只有老人們才記得遍地青蛙、蝌蚪、蜻蜓、螞蚱的情景。本是日常的畫卷,卻已只存在記憶中成了遙遠的生活往事。
濕地對人類,不是可有可無的。
濕地、森林、海洋并稱為全球三大生態(tài)系統(tǒng)。濕地的功能專家們總結了至少10條。其中,有多少條是慘痛的教訓使人們才認識到的結論?
野鴨湖濕地除了濕地通常具有的保護水源、凈化水質、蓄洪防旱、調節(jié)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生態(tài)功能之外,它還具有著保護北京的作用。不是夸張,不是故作驚人之語,它所處的位置,正是北京西北沙塵暴風口帶。一方面由于濕地保護區(qū)具有全市目前最大面積的灘涂和發(fā)育最好的濕地植物,水面和植被覆蓋不會產(chǎn)生沙塵;另一方面,它還可以阻止和緩沖北京西北沙塵暴的入侵。稱它為北京第一環(huán)衛(wèi)衛(wèi)士并不為過。
傍晚,在湖堤上面湖而坐。
一只小船劃進了湖里。那是喂鴨喂鳥的人去湖中小島撒食了。鴨們天鵝們爭相向那里匯聚,把平靜的湖面劃出一條條紋線,紋線交織出美麗的圖案。性子急的野鴨拍翅而起,擦著水皮飛掠,擊濺起一條銀色的浪花花帶。太陽在云中把金色的光線潑灑下來,把水面鍍上一條寬廣的金帶,金帶中的水波水紋粼光閃閃。
思緒難以平靜。想的是:野鴨們的家園不正是人類的家園嗎?人類的家園何以非要把淺水的濕地全都填平蓋成鋼筋水泥的森林把眾生物全從人類身邊趕走甚至消失才是家園?北京有充足的理由把濕地越推越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