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嫻
摘 要:隨著社會發(fā)展和時代進步,我們在工業(yè)生產中越來越多地采用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來實現(xiàn)邏輯控制、順序控制,PLC既能用于單臺設備控制,又能用于對多臺設備控制以及自動化流水線等,PLC的綜合性高、實踐性強、實用性廣,是強電與弱電的結合,學習起來比較復雜,現(xiàn)在PLC教學是中職類院校專業(yè)課的基礎課,中職類院校學生關于PLC應用的掌握,對就業(yè)有著直接的指導作用。本文以筆者的教學經驗與大家探討,以期實現(xiàn)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
關鍵詞:PLC 教學 應用
學生情況:筆者院校的學生大部分不是特別愛學習,理論知識基礎較差,學習理論知識抵觸情緒很高,自我約束力較低,不太善于邏輯思維運用,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但他們的動手能力普遍不低。因此在教學中就需要想盡辦法吸引他們的眼球,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達到教學效果。
一、“烹飪”原理
學習PLC(本文所講PLC以三菱為例)編程普遍枯燥無味,學生拿到一道編程題目往往很難下手,不知道怎么去進行編程實現(xiàn)功能。其實較好一點的同學,一步一步慢慢來,還是可以獨自完成一些編程任務的。但由于編程需要很強的邏輯思維,面對如何引導學生順利編寫出復雜、限制條件又多程序的問題,筆者結合教學經驗,找到了一種采取“烹飪”原理的編程方式。這種方式結合我們的生活實際,學生隨處可見。大家都見過媽媽平時在家煮飯、烹飪菜肴,媽媽烹飪菜肴時都是先準備主材,就比如一個簡單的菜—煮魚??偸窍葘Ⅳ~放進油鍋里,進行翻炒,再將準備的鹽、糖、味精、料酒等輔料放入鍋里,如此才能燒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而如果先放入輔料,再放入準備好的主材,那么整個順序全部亂了,不僅燒不出什么美味佳肴,連基本的菜都無法完成。所以編程時也是一樣,如果一味想著任務中的限制條件,就會覺得這個任務太難,無從下手。所以教師在教學生進行PLC編程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編程就像烹飪一樣,應該先確定我們的“主材”——這個編程任務需要我們完成的最終目的,先完成主要任務的編程,再找“輔料”——任務中的限制條件,在完成主要任務的基礎上一點一點添加任務中的限制條件。這樣進行編程,學生的腦中就不會混亂,把復雜的邏輯思維變成簡單的填注思維,學生容易接受,而且信心增強。
二、理實一體
理論教學要與實際操作相結合,比如學習PLC這本書時,雖然書上只涉及程序編程,但我們上課的時候應該把動手操作也融入其中。學生上課聽老師講理論知識,不一會工夫就想睡覺,而穿插了動手操作,則彌補了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缺陷,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班級學習氛圍。而且能檢驗出學生的聽課狀態(tài),掌握的程度。讓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做,豐富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提高教學質量。
三、引進高新技術
引進當下流行的VR(虛擬現(xiàn)實)、MR(混合現(xiàn)實)技術。學生都對游戲很感興趣,在平時的生活中,部分學生可能就已經接觸了VR、MR技術在游戲中的運用,并對之十分著迷。當把這種高新技術運用到教學中,學生的喜愛程度可想而知。這樣也進一步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解決了可能因為學校設備不充足而無法帶學生實際體驗的尷尬。
四、分組比賽、任務驅動
大學本科院校畢業(yè)的學生在學校掌握的理論知識較扎實,但動手能力不行。而中職院校的學生與之相比在畢業(yè)后一個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在單位里幾乎不用太長時間的實習,便可以直接進行生產操作。所以平時的教學一定要與企業(yè)工作結合,直接采用任務的方式,給學生分組,進行比賽。讓學生帶著完成任務的使命感上課,不斷獲得成就感,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達到一個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
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多思多想,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用心去感受學生缺少什么,需要什么,就能創(chuàng)造出屬于教師自己獨特的教法,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中職學生,為教育事業(yè)添磚加瓦。
[作者單位:無錫技師學院(江蘇省無錫立信中等專業(yè)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