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澤宇
習作,自古以來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古人用書信傳達信息,我們用文字記錄所見所聞。習作有長有短,具體篇幅不受限制??墒牵罱覀儼嘞破鹆艘环N把習作寫長的熱潮。
前不久,經(jīng)過李老師的諄諄教導,我們班的作文水平整體有了大幅提升,好作文如雨后春筍般涌出。昨日,李老師在課堂上,與同學們一起仔細地數(shù)著鐘同學、肖同學的作文字數(shù)。片刻后,李老師宣布:“鐘同學昨天的作文字數(shù)是680字,肖同學的字數(shù)是1890字,肖同學勝過了鐘同學,是目前全班作文字數(shù)最多的,創(chuàng)下了新紀錄。鐘同學要加油??!大家也要努力!”看到這一幕,我不禁心想:李老師為什么要數(shù)他們作文的字數(shù)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回家后,寫作的時候,我又細細回味了李老師的講話,心想:或許老師的意思,是覺得我們把作文寫得越長越好吧。我將此事告知父親,父親聽完后,耐心地跟我解讀。他說:“老師的意思應該不是你想的那樣,她是想勉勵同學們認真對待寫作,要有一個好的學習態(tài)度,讓同學們加把勁,樹立一個自己的學習目標,想通過這種方式來營造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p>
聽完父親的解讀后,我又陷入了沉思。我覺得,老師的這種方法固然是好的,但會不會讓一些同學陷入誤區(qū)呢?他們是不是會以為,長的作文就是好的,于是努力把作文寫長一點兒,至于文章質(zhì)量、內(nèi)容就不在乎了呢?如此一來,有些同學的作文會不會變得像古代女人的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呢?
也許從文章的長短可以看出作者的學習態(tài)度,然而想想唐朝大詩人李白,他寫的《靜夜思》雖然短小,但寥寥數(shù)語就勾勒出一幅飽含深情的夜景畫卷,至今傳唱不絕;他的另一篇名作《蜀道難》,篇幅很長,卻不顯冗贅,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之難,描繪了一幅色彩絢麗的山水畫卷,因此也是流傳千古。由此可見,文章的長短,確實不是評判文章好壞的必要標準,甚至也不能根據(jù)文章長短肯定地判斷某位同學的學習態(tài)度如何。
想想看,倘若作文寫得非常之長,字數(shù)達到了上萬字,但全文滿是廢話,毫無主題,那這篇文章又如何呢?所以,我認為習作不在于篇幅的長與短,重要的是內(nèi)容是否豐滿和立意是否高遠有新意!
(編輯 旦 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