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紀軍
記得小時候,夏天的夜晚,繁星滿天。我們一家人在月光下乘涼,一絲風兒也沒有,大字不識的媽媽總是略帶焦急地呼喚:“風婆婆,送風來,送過來,扎口袋,大風小風一起來……”她一遍又一遍地大聲呼喚,我們心中就一次又一次充滿著期盼。偶爾一陣微風吹過……?。《嗝瓷衿妫谷徽娴陌扬L婆婆喊來了。頓時,從頭到腳,一陣涼爽,一直傳到心田。于是我們一起唱:“風婆婆,送風來……”我想,這就是我所接受的月光啟蒙吧。這不禁使我想起了一篇文章《用耳朵讀書》。于是我用耳朵學會了一首又一首兒歌、民謠,一個又一個民間故事、神話故事。母親讓我與文學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讓我對朗讀情有獨鐘。在那個書籍匱乏的年代,在偏僻遙遠的小山村,這對我來說是彌足珍貴的。
一、聽我讀,讀在鄉(xiāng)間
30年前,我踏上工作崗位,被分配到一個偏僻的小山村當班主任,教一個班的語文。山村的孩子單純、可愛,但也很調(diào)皮、搗蛋。沒想到,征服那幫調(diào)皮蛋的制勝法寶竟然是靠我的朗讀本領(lǐng)。鄉(xiāng)村學校,老師們用方言教學慣了,學生們聽到我還算標準的普通話,都感到新奇、親切。于是,課堂上,他們喜歡聽我讀書,課間喜歡聽我講故事,放學喜歡聽我朗誦詩文。冬日,午間,艷陽高照,學生們最喜歡帶我到校園外,池塘邊,茅草坡上,他們圍著我席地而坐。當我讀到《小抄寫員》中敘利奧父親說“我早已不管他了!”時,學生們聽了,一個個像敘利奧一樣心如刀割。當我讀到《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中“我的心繃得緊緊的……”時,大家都為邱少云擔心,一個個緊張得受不了。當我讀到《桂林山水》中的“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清得仿佛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時,“啊”的變調(diào)竟然如此豐富,學生從未聽過,一個個學得興趣盎然。當我低下嗓音讀出江水的安靜時,周圍竟然也出奇的寧靜,仿佛整個世界都安靜下來了。讀到江水的清澈時,學生們仿佛真的看見了江底沙石,此刻,他們的內(nèi)心也變得格外澄澈透明。
讀《草原》,學生們感受到了草原的遼闊和蒙古族人民熱情好客;讀《凡卡》,學生們痛恨老板和老板娘,希望爺爺能帶凡卡回鄉(xiāng)下去;讀《草船借箭》,學生們知道諸葛亮神機妙算;讀《景陽岡》,學生們感受到武松武藝高強,豪氣沖天。
二、跟我讀,讀在校園
春風習習的早晨,漫步書聲瑯瑯的校園,聽到學生們在集體朗讀課文,聲音響亮,有的扯著嗓子在喊,千篇一律,一字一頓或是兩字一停,總覺得學生們朗讀出了問題。于是,我走進了班級,請來同年級的語文老師,聽我?guī)ьI(lǐng)學生們讀書。因為,他們告訴我,接到一個班,學生們就這樣讀,他們早就司空見慣。如今,很難改變。真的嗎?我來試試看?!皾O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爐旁/補一張破帆,屋外/寒風呼嘯,洶涌澎湃的海浪/拍擊著海岸?!边@句話學生們一口氣讀下來沒有高低停連。此時,最好的辦法是“跟我讀”。按照文中的節(jié)奏我示范朗讀,讀完一句就讓學生判斷我停頓幾次,分別停在何處。學生們一點就通。知道停了幾次、停在何處還不夠,那么不停頓的地方該如何處理?我告訴學生要一口氣讀完,不信大家試試看。就這樣,一句一句練習,一句一句示范,雖然時間很短,但學生們進步非常明顯。誰說學生們很難改變?那一定是我們安于現(xiàn)狀,懼怕困難。老師們看到變化,個個心服口服,啞口無言?;厝ゾ瓦@樣,讓學生們“跟我讀”。不僅如此,我還走進校園廣播直播間,讓全校學生跟我讀,讓老師們跟我讀,讓朗讀者的聲音響徹整個校園。
三、一起讀,讀在課堂
課堂上,朗讀既是一種語文能力,更是一種學習方式。教學《水》一文,示范朗讀“一勺水從頭頂傾注而下……”后問:我為什么讀得這么慢?中間部分“我”的感受又為何讀得激情飛揚,連續(xù)不斷?原來,課文這樣寫是想表現(xiàn)當?shù)厮恼滟F,表現(xiàn)孩子們因為缺水而產(chǎn)生的強烈渴望,他們多么渴望水滑動得慢一點,再慢一點,讓每個毛孔都貪婪地吮吸一番。課文怎么寫,我們就該怎么讀,學生們和我一起讀得有高有低,有快有慢……我們還可以比一比,看誰讀得讓人覺得舒服,覺得水滑動得很慢。于是,課堂上,書聲瑯瑯,你追我趕,不知不覺中,學生們竟然把這段文字記在了心間。原來,朗讀會讓人心變得格外柔軟;原來,朗讀就是最美的遇見?!坝鲆姟敝形覀兝斫庹n文內(nèi)容,“遇見”中我們體會思想情感,“遇見”中我們品味言語形式,“遇見”中我們逐步形成語感。
課標要求學生學會并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朗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可見一斑。當下,如何指導學生朗讀,如何培養(yǎng)語文教師做個優(yōu)秀的朗讀者,仍然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巨大挑戰(zhàn)。只要在孩童時期,我們重視朗讀訓練,讓學生們學會朗讀的各種調(diào)子:說讀調(diào)、講讀調(diào)、誦讀調(diào)、演讀調(diào)……我相信,不遠的將來,一批優(yōu)秀的朗讀者定會在神州大地涌現(xiàn)。
(作者單位:江蘇句容市華陽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 郝 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