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銳,陳世娟,呂長芬,解家國
(莒縣中醫(yī)醫(yī)院眼科,山東 日照 276500)
中藥加減治療玻璃體積血46例療效觀察
丁 銳,陳世娟,呂長芬,解家國
(莒縣中醫(yī)醫(yī)院眼科,山東 日照 276500)
目的觀察“疏肝通絡化瘀湯”治療玻璃體積血的臨床療效。方法 46例玻璃體積血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服用“疏肝通絡化瘀湯”治療,對照組常規(guī)藥物對癥治療,療程均為兩個月。觀察兩組臨床療效及治療前后相關指標的變化。結果 研究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總有效率為92%。結論 “疏肝通絡化瘀湯”治療玻璃體積血臨床療效顯著。
玻璃體積血,辯證論治,通絡化瘀,療效觀察
玻璃體積血是眼科常見及多發(fā)病,嚴重時可導致患眼失明及眼球喪失,給患者帶來終生痛苦,是眼科致盲率較高的眼疾。常規(guī)治療以止血、抗凝及激光光凝治療為主,多預后不良。而行玻切手術治療,因設備昂貴,投資較大,技術要求復雜等因素,難以在基層醫(yī)院推廣。據(jù)此,我們根據(jù)祖國醫(yī)學辨癥論治以及眼與臟腑脈絡的關系為依據(jù),結合中藥的現(xiàn)代藥理研究,自擬“疏肝通絡化瘀湯”用以治療玻璃體積血,效果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的該病患者46例55只眼,其中男29例,女17例。治療前均行視力、視野、眼壓、B超及眼底造影檢查?;颊?6例隨機分為兩組。研究組24例28只眼,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齡12~73歲,平均48.4歲。對照組22例27只眼,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齡14~70歲,平均49.2歲?;颊?6例中,眼外傷22例25只眼,視網(wǎng)膜靜脈炎9例10只眼,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6例10只眼,內眼術后3例3只眼,視網(wǎng)膜靜脈栓塞5例6只眼,外層滲出性視網(wǎng)膜病變1例1只眼;輕度積血12例14只眼,中度積血18例24只眼,重度積血16例17只眼;視力0.05~0.8。兩組資料比較。
研究組服用“疏肝通絡化瘀湯”治療,方劑組成如下:羊神膏20 g,菊花15 g,蟬蛻10 g,水蛭10 g,柴胡15 g,蒼術15 g,羌活10 g,防風15 g,茯苓15 g,菟絲子10 g,白術15 g,甘草10 g,丹參20 g,山藥10 g,旱蓮草10 g,桃仁15 g,龍膽草15 g,葛根15 g,茜草10 g;反復出血者加三七粉10 g,大小薊10 g;暗紅色出血不吸收者加夏枯草15 g;高血壓動脈硬化者加懷牛膝10 g,珍珠母10 g;出血后期出現(xiàn)灰白色機化物者加昆布15 g。日一劑,水煎后分2次口服。對照組常規(guī)口服安絡血及點用氨碘肽眼水,嚴重者尿激酶5000 u加液靜滴,口服云南白藥等治療。兩組治療期間出現(xiàn)并發(fā)癥均對癥處理。
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每周檢查視力、視野、眼壓、B超、眼底情況。研究組根據(jù)病情隨時加減藥物。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目前無統(tǒng)一療效判定標準,我們根據(jù)治療后出血吸收、視力及視野改善結合眼底情況擬定以下標準。顯效;治療后玻璃體積血全部吸收,視力達0.6~1.0,視野基本正常。有效:治療后玻璃體積血減少,視力低于0.5,視野相對改善。無效:治療前后無改變。兩組治療時間均為2個月。
視力比較,視野改變及總療效比較。見表1、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視力分布及視力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視力分布及視力比較(±s)
組別 時間 <0.3 0.3~0.5 0.6~1.0 視力(±s) T P眼數(shù) % 眼數(shù) % 眼數(shù) %治療前 16 57.1 10 35.7 2 7.14 4.61±0.61 5.39 <0.001治療后 2 7.14 6 14.2 22 78.6 4.84±0.5對照組(27)研究組(28)治療前 15 55.5 11 40.7 1 3.7 4.62±0.15 2.73 <0.05治療后 11 40.7 9 30 1 38.5 4.70±0.17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視野及療效比較;
兩組比較,研究組在視力、視野及總有效率等方面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具有顯著性。
玻璃體積血是危害視力的一種常見病,嚴重者可致失明。玻璃體中醫(yī)稱神膏,顏色屬青,青色在臟屬肝,故玻璃體疾病與肝關系密切。玻璃體積血癥屬“暴盲”“云霧移睛”及“血灌眩神”之范疇,主因肝郁化火,火邪傷絡所致,故活血化瘀、清竅通絡為治療之根本,舒肝通絡化瘀湯正是在此理論基礎上自擬而成。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菊花、茯苓、珍珠、龍膽草、防風、柴胡,味甘性平寒,能清肝解郁、疏達氣血、和解少陽。而菟絲子、山藥、羌活、白術、蒼術,性溫無毒,具有補益氣血之功效,夏枯草、桃紅、水蛭、三七、懷牛膝均為破血祛瘀,化痰散結藥,特別是水蛭中提取的水蛭素是凝血酶最強的特異性抑制劑,具有抗凝,防治血栓形成等作用,丹參、旱蓮草、葛根性平微寒,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增強組織的耐氧能力,抑制紅細胞、血小板聚集等作用,諸藥合用共奏活血祛瘀之功效。值得注意的是本方藥性厚膩,服用時注意配以清淡及易消化食物,效果更佳。
[1] 董培光,孟祥華.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糖尿病性玻璃體積血20例.中國臨床醫(yī)藥研究雜志20013.
[2] 張 琳,彭清華,等.散血明目片治療玻璃體積血的實驗研究.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20012.
R285.6
B
ISSN.2095-8242.2017.045.8872.02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