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改革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而在改革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正確的處理教材、學生、教師、教室等課堂教育的構成要素,使這些要素之間高度協(xié)調和統(tǒng)一,從而促進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和諧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和諧課堂;構建路徑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和諧課堂構建的必要性
第一,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課堂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平臺,與傳統(tǒng)的課堂相比,和諧課堂教學中,教師注重對知識的傳授,更注重對學生品德的教育和學生全面健康的發(fā)展。此外,在和諧課堂的教學中,教師會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及不同的需求進行區(qū)別教育,其主要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從而使學生的學習、德育等各個方面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第二,有利于突出教學的實效性。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積極的構建和諧課堂,能夠使學生在知識層面和智力層面得到共同發(fā)展。因為,和諧課堂注重教學相長,教師與學生之間在相互平等的基礎上要互相尊重,和諧相處。當學生在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內學習時,就會形成健康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此外,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教學目標不僅要落實到過程與方法、知識與能力的層面,更要上升到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層面。而和諧課堂的構建則能夠讓學生放松戒備,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教師則只是根據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需求來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這樣一來,就能夠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第三,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水平。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而要想組織一節(jié)成功的思想政治課,就必須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在教師的專業(yè)成長途徑中,對課堂實踐的自我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主要途徑,而教師在構建和諧課堂的過程中,要充分的考慮課堂的多元性、歷史性、及時性等,這樣才能夠使自己成為一個反思型的教師,才能夠實現(xiàn)角色的自主轉變,最終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水平。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和諧課堂的構建路徑
(一)樹立和諧課堂理念,將學生當做是學習的主體
和諧課堂的本質是個體性與多樣性的統(tǒng)一。教師在構建和諧課堂的過程中,應該本著“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既要尊重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又要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從而培養(yǎng)出“和”而不“同”的學生。對此,在和諧課堂的構建中,首先教師要樹立和諧課堂的理念,堅持以生為本,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并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積極大膽的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并對新穎的觀點予以贊同和表揚,對一些不正確的觀點則應該稍加引導。其次,教師還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等對學生理解不正確的知識點進行及時的引導,并鼓勵學生繼續(xù)進行探索和學習。這樣,就能夠在提高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同時,使學生的思想在沖突和碰撞中得到升華和凈化,從而實現(xiàn)師生間情感和思想的交流。
(二)為學生營造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
和諧課堂的構建還應該使教師和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上有一個輕松自如的狀態(tài)來投入到學習中去。對此,教師可以在上課前兩三分鐘進教室,并組織學生唱一首輕松愉快的歌曲、朗讀一首詩、為學生講一則故事,還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放松,如深呼吸、靜坐等。這樣能夠使學生在上課前身體和心理都得到放松,幫助學生消除疲勞和緊張,使學生以一種輕松的狀態(tài)來學習新的知識。
如,在“價值的創(chuàng)造與實現(xiàn)”這一內容的講解中,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講這么一個故事:山東煙臺市福山區(qū)盧上村大學生村官張廣秀為幫助村民脫貧致富盡心竭力,從2009年到2010年返鄉(xiāng)治病,在當村官的400天時間里,張廣秀利用自身電腦技術專長,幫助村里將所有的資料進行電子量化整理。在基層黨建、惠農服務、計劃生育、綜合治理、農村賬務管理等方面,發(fā)揮了一名大學生"村官"的作用,"村里有大量的報表需要統(tǒng)計錄入,每次白天的工作干不完,張廣秀都要帶回宿舍處理,第二天,她保準都能完成。"村會計于學超平時和張廣秀相處的時間最長,對她的印象也很深。櫻桃園里時常有她幫著群眾干活的身影;村民遇到問題,首先想到的就是向她請教。她成了一名大櫻桃種植"專家"、幫助村民解難題的"大管家"。當教師講完故事以后,讓學生思考這么一個問題:以張廣秀的事跡來說一說,實現(xiàn)人生價值需要哪些主客觀條件,并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來談一談如何處理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
這樣的教學方式既緊扣教材內容,又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來設計情境,能夠在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完善教學評價機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教學評價的功能不只是選拔學生,其主要的功能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以及教師的不斷進步。而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要想構建和諧課堂,就應該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機制,將其由單純的教師評價學生轉變?yōu)樽寣W生作為評價的主體,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正確的認識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還能夠讓學生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如,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就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來進行評價,并鼓勵其他同學也參與到評價中來,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評價。這樣一來,各個評價主體就會處于一種平等的地位,從而有利于評價主體在評價的過程中進行自我反思,最終促進各評價主體的自我發(fā)展和教育。此外,這樣的評價方式還能夠增強教師對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了解,使其在相互評價的過程中逐漸的形成積極友好、平等民主的和諧課堂氛圍。
三、總結
在現(xiàn)階段的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構建和諧的課堂已經成為高中新課改要求下教師對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必然選擇。對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的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并對現(xiàn)有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新,從而不斷推動高中思想課堂教學的進一步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使之走向和諧和完善。
參考文獻:
[1]陳吉斌.構建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和諧課堂策略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5).
[2]董仲科.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和諧課堂的構建[J].時代教育,2014(23).
作者簡介:
陳偉(1984.03—),女,漢族,霍邱人,教師,碩士,霍邱一中,教育教學、哲學、經濟學、倫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