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該文認為,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文化建設思想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一是對文化建設重要性認識得到提升,強調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鞏固離不開文化建設。二是對文化建設的內容進行了豐富,強調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為基礎工程,豐富和發(fā)展了廉政文化,要求全面依法治國。三是完善了文化建設措施,提出全面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需要進一步推動文化事業(yè)和產業(yè)的大發(fā)展大繁榮;充分展示東方大國文化的獨特風采與魅力,努力提高國際話語權。
【關鍵詞】 十八大;習近平文化建設;中華文化
文化建設不僅是“五位一體”的總布局的重要內容之一,而且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對于推動中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高度,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具體內容的拓展、措施完善等幾方面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理論和舉措,為進一步順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大踏步向前發(fā)展提供了精神力量和理論指導。
一、對文化建設重要性認識上升到新的高度
1、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離不開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
文化是一個國家興衰至關重要的精神動力,對社會的發(fā)展產生著無形的影響力。毋庸置疑,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不僅包括經濟力量、軍事力量和科技力量等硬實力,同時也離不開政治力、文化力、外交力等軟實力的發(fā)展和繁榮。
正如習近平所指出的:“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fā)展繁榮為條件?!盵1]黨的十八大會議正式將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到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國夢的高度。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的講話中,習近平也提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系‘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2]這充分證明黨中央對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認識。
2、文化建設關系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鞏固
黨的工作中心是經濟建設,但同時也不能忽視意識形態(tài)工作。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不論是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都必須要辯證的運用、符合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本質要求。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強調:“能否做好意識形態(tài)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盵3]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鞏固離不開文化的調節(jié)、教化和化解功能的發(fā)揮。同時在奔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康莊大道上,文藝的引領作用是不容小覷的。習近平指出:“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盵4]社會主義文藝只有始終以主流意識形態(tài)為導向,才會真正有生命力。為了更好地發(fā)揮意識形態(tài)的導向性作用和把握意識形態(tài)的主動權,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和路徑指導。
二、文化建設內容創(chuàng)新性得到發(fā)展
1、提倡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筑獨特的中國精神
在紛繁復雜的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共存的社會中要想凝聚全社會的意志和力量,就必須有與經濟和政治相配套的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在一個國家的文化體系中起著積極的軸心作用,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今中國最重要、最基礎的價值行為準則。習近平指出:“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盵5]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把教育引導作為基礎性工作,還要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為立足點,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突顯道德價值尤其是道德模范的作用。在當代中國,我們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一種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良好氛圍,將之體現和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成為百姓習慣性的行為準則。
2、發(fā)展和豐富廉政文化,建設法治中國
自從有社會政治的產生,廉政便如影相隨,它是一個國家治國理政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經驗表明,一個國家廉則興盛、腐則衰敗,在某種程度上人類的發(fā)展史可以說是一部建設廉政文化的變革史。
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多年來,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之所以取得輝煌的勝利、擁有人民群眾廣泛而深厚的群眾基礎,這與我黨始終緊抓廉政思想建設是密不可分的。為更好地應對新形勢新考驗,我黨對廉政思想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標、對從嚴治黨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十八大以來黨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黨建理論,包括將權力牢牢地關進制度的籠子、“老虎蒼蠅一起打”、反腐沒有“休止符”、“ 打鐵還需自身硬”等。所有這些都在傳遞出“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不是紙上談兵、而是要將從嚴治黨落實到實處。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是人民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對黨造成致命傷害,甚至亡黨亡國?!盵6]正如習近平所說:“‘思想信念是總開關,黨內政治生活中存在著隨意、平淡、務虛等問題,歸根結底就是黨員干部‘‘總開關失靈的表現?!盵7]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和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必須緊密圍繞提高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依法執(zhí)政水平三方面。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新的時代條件下,道德和法治就像硬幣的兩面,缺一不可,要想把法治中國建好必須將二者緊密結合,不可分離。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標志著黨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更好地編織了監(jiān)督權力的制度籠子,把從嚴治黨要求落到實處。要扎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形成“湖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政治環(huán)境;嚴厲懲治腐敗現象,讓反腐的“利劍”時刻高懸,形成一種公正廉明、求真務實黨內政治生態(tài)。這就要求要大力發(fā)展黨內廉政文化建設,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中國夢”的奮斗目標提供強有力的保障,黨內要形成一種風清氣正、廉潔自律的氛圍。
三、完善文化建設措施,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endprint
1、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大力發(fā)展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斷地吸收和借鑒人類歷史中豐富多彩、卓越優(yōu)秀的文化成果,不斷向前進步。因此,深入進行文化體制改革將為文化建設的順利推進提供強大的動力與支持。廢除或改革阻礙文化建設發(fā)展的舊的體制、建立符合文化發(fā)展規(guī)律的新型的文化制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堅持包括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在內的六個“緊緊圍繞”,必須依靠文化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來促進和革新文化體制改革。習近平強調:“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增強文化創(chuàng)造活力,讓一切文化創(chuàng)造源泉充分涌流。”[8]在改革的過程中,在以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把社會效益擺在首要位置的基礎上,要敢于創(chuàng)新、放心大膽的邁出文化改革的步伐,提升文化創(chuàng)造力。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學技術的飛躍發(fā)展,我國的文化產業(yè)也得到了加速的發(fā)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趨勢下,應保持這種勢頭不松懈,趁著“一帶一路”建設積極走出去,創(chuàng)新性的提出一系列文化體制改革方式和途徑,進一步推動文化事業(yè)及產業(yè)的大力發(fā)展,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欣欣向榮。
2、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提高國際話語權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極大地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繁榮。同樣五千多年的中華文化散發(fā)著獨特的魅力,滋養(yǎng)著中華民族不斷取得進步和發(fā)展壯大。在當今開放性與多元性的社會中,堅定“四個自信”的思想基礎就是要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獨特的魅力和特質。
為了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親和力、感染力以及號召力,習近平在2013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做出了明確指示,提出要彰顯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就要做好對外宣傳工作,也要把話語權緊緊地握在自己手中。一方面就需要“創(chuàng)新對外宣傳方式,著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9]。然而當前國際社會也對我國存在不少誤解,也對我國奇跡般的社會發(fā)展有著濃烈的好奇心,因此我們有責任和義務來向全世界展示一個真實的中國形象。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作為推動文化建設發(fā)展的重中之重。中華傳統文化既不能武斷的全盤吸收,也不能采取全盤拋棄的絕對主義態(tài)度。文化創(chuàng)新是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對其進行進一步的挖掘與升華,如果文化只有繼承卻得不到創(chuàng)新,那么文化將失去活力!“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傳統優(yōu)秀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chuàng)新成果傳播出去”[10]。同時還要避免犯故步自封、做井底之蛙的錯誤,“海納百川,有容納大”,只有積極學習和借鑒他國的優(yōu)秀文化才能不斷地豐富和發(fā)展中華文化、展示好東方大國形象、提高國際話語權。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對文化建設理論的最新戰(zhàn)略部署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指導意義,為我國的文化建設注入了新的生機。全面準確地理解、把握文化建設的相關理論就必須用發(fā)展的文化理論來指導文化建設,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中國夢”的實現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和智力支持。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山東考察時強調 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匯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正能量[N].人民日報,2013-11-29(1).
[2][9][10]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P160.P156.P161.
[3][5]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P193.P189.
[4] 習近平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強調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 創(chuàng)作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yōu)秀作品[N].人民日報,2014-10-16(1).
[6] 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當從思想“總開關”抓起[EB/OL].人民網.2014-10-14.
[8] 深入學習《習近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N].人民日報,2014.
【作者簡介】
范玉鳳(1992-)女,甘肅蘭州人,西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