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未
摘要:新課程改革猶如一縷縷春風吹遍了整個校園,然而中學作文教學卻舉步維艱,學生一上作文課就皺著眉頭,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也覺得作文教學面臨困境,使作文教學早日走出困境已是當務之急,也是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師的責任。為此本人就自己涉世未深的教學經驗談一點個人看法。本文就興趣、審題方法 擴大閱讀等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初中作文教學;興趣;審題;閱讀;評價
作文是人們系統(tǒng)地表達知識和經驗,思想和感情的書面語言形式;作文又是一種具有高度綜合性、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活動。它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又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眾所周知,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考試中占有40%的大比例分數,可以說占了語文學科的半壁江山,但是我們學生作文水平普遍低下,大多數學生“談文色變”提起筆就搜腸刮肚半天寫不出一字來,因此學生一見作文心就煩。本文就我平時經驗談點膚淺認識。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人們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某項活動時產生的快感和興致的激發(fā)劑,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呢?善于發(fā)現閃光點,及時肯定鼓勵。俗話說:“樂此不彼”。要學好一種東西,興趣是至關重要的。它是獲得知識進行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作的一種自覺動機,是鼓舞和推動學生創(chuàng)作的內在動力,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因此,在作文教學中鼓勵學生創(chuàng)作,培養(yǎng)創(chuàng)作的興趣,推薦發(fā)表文章,是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的一個好辦法。學生的作文,在批改時無論是當面批還是書面批我都要找到他們的長處,從中發(fā)現閃光點,加以肯定和鼓勵,并且每次作文時我都要求學生認真對待,選出一些佳作張貼出來,并在課堂上朗讀出來,哪怕是一個字用得妙,一個開頭寫得精彩都衷心表揚一番,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記得有一次,我班一位成績比較差的同學,平時寫作文都是語句不通,詞不達意,寫不夠字數的。有一次我發(fā)現他作文的選材不錯, 很新穎,于是特意地指導了他一番,然后在作文講評課上把他的作文有感情地朗讀出來,肯定她的進步,建議全班同學向他學習。從那以后,他寫作的態(tài)度積極多了,每一次都能寫夠字數,有時還會認真地閱讀一些課外書。所以在作文教學中,老師應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機會,讓各種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獲得寫作成功的體驗,享受成功的喜悅,這樣就更加能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
二、教會學生合理的審題方法
我們在改作文時常常搖頭嘆息,不禁為學生的偏題離題,不能抓住文章重點來寫,文體不合乎要求而頭痛。其實這些都是學生審題不清的表現,那么在這方面我們就要加強引導。怎樣才能審好題呢?我想應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做:
1、擴縮法:就是將字數較少的題目加上適當的限制性的語言,使之變得具體易寫;將字數較多的作文題目壓縮,抽出主干詞或中心詞。
2、標志法:就是通過辨識題目中標示文體的詞語來明確作文的體裁,如《我感受最深的一件事》《記一次植樹活動》《我的同桌》像這些明顯有標明時間、地點、人物、實踐、景物的,應寫成記敘文;文題中出現“談、說、議、評、析、讀、感、啟迪、啟示體會”等字眼的一般要寫成議論文;文題中出現“贊、美、綠、我愛 ”等字眼的, 則要寫成抒情散文。
3、尋“睛”法:就是尋找作文題的“題眼”,題目中的關鍵字眼。若題目是偏正結構,題眼大多在偏的部分,如《難忘那張臉》,“難忘”;是題眼;<<我感受最深的一件事》,“最深”是題眼 ,若是獨用某個詞作題目,那么該詞就是題眼,就要抓住本質特點,或寫出它的象征意義,或寫出它的比喻意義,抓住了題眼來寫,就不會偏離題目要求,也能抓住重點來寫了。
三、指導學生廣泛閱讀,獲取大量信息。
從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要提高學生寫的能力,必須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每一個人,憑直接經驗,對社會的了解總是有限,要積累素材,也不可能樣樣親歷,這就必須學會多積累間接經驗。而獲取間接經驗的最有效途徑便是閱讀。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是獲取寫作范例的重要途徑?!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勞于讀書,逸于作文”這是前人在讀寫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讀書是吸收、積累的過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語言的表達方法都在不知不覺中儲存起來。一旦需要,這些儲存就會蜂擁而至,跳出來供你應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隨手拈來,不費思索而順理成章,進而推陳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達得生動、完美。多讀的確是一條通向學好寫作的成功之路。 當今社會是信息的社會,每時每刻都有很多信息通過各種媒介在流動著。而當代中學生的生活閱歷較淺,因而就須每天閱讀,獲愁和博貯信息,造成一種勢能,使胸中有故事。把閱讀獲得的信息轉化為創(chuàng)造能力,從而產生不吐不快的寫作欲望。要養(yǎng)成勤動筆的習慣。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寫作能力是在不斷實踐中提高的。多讀多寫文,只有多寫了,作起文章來才能得心應手。連大文豪魯迅先生說起自己的寫作體會,也是這樣強調的:“文章應該怎樣做,我說不出來,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練習,此外并無心得或方法。”(魯迅《致賴少麟信》)因此,初學寫作者應勤練筆,只有堅持練筆,才能以“量”來促進“質”的飛躍。所以平時讓學生堅持寫日記。從剛接一個班開始就讓他們每天都去記自己看到的、聽到的一些人、事、景、物,感受到的周圍的變化以及從一天的學習生活中得到的一些感悟。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步慢慢來?!坝梦已劭词澜纾梦沂謱懳倚摹?,作文自然能夠學得扎扎實實,循序漸進,寫作水平也就不斷提高。
四、讓學生有充分的習作時間。
我的作文量往往是規(guī)定在一個學期或一個學年完成,而不是單單一兩節(jié)作文課。老師在開學初給學生幾個話題,要求學生在今后的日子里圍繞話題去選材與組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作文中遇到困難可以和老師交流。讓學生在很長的時間段里尋找靈感,有可能一個月寫不出一篇,也有可能一個星期寫出幾篇。只要有了好的習作,老師就在班上張貼,以示鼓勵。這樣學生的心態(tài)也就很放松,高質量的文章也經常見得到。
五、評價要從藝術特色出發(fā)
我覺得評作文也是一門藝術,對學生而言則是寫好作文的一個新的起點,好的評價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我覺得可以從藝術特色上去分析評價。比如:藝術結構、寫作方法、描寫特色、修辭效果,主題表達等。
作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我對語文作文教學充滿了信心。 世界是無窮的,生活的魅力也沒有止境,只有讓學生們用自己年輕、熱情、充滿生命活力的目光去熱烈地感受,大膽地發(fā)現——整個世界都是屬于他們的。我們的作文教學就一定能迎來又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