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廣花
近年來,隨著互聯(lián)網和電子閱覽設備的普及,人們的閱讀習慣發(fā)生了改變。到各學校調查發(fā)現,很多學校硬件建設都是高大上,有花有草,有樹有蔭,環(huán)境也很優(yōu)美。然而曾經是師生最新信息來源的閱報欄卻沒有了蹤影。
其實,盡管電子設備發(fā)展迅速,但以“正能量”“干凈”的報紙呈現的閱報欄,仍然是師生賴以獲得知識、交流信息的重要窗口,廣大師生也有盡快恢復閱報欄的強烈愿望。
學校是育人的地方,育人離不開先進的文化和優(yōu)美的環(huán)境熏陶。在合適的地方設置閱報欄,花錢不多,占地面積和空間也不大,但承載的內容卻豐富多彩。一是有了閱報欄,學生課外就有駐足了解天下大事的地方,可以培養(yǎng)學生關心國內外時事,及時了解國家政策的習慣;二是有了閱報欄,可以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有利于提高學生閱讀寫作能力;三是閱報欄也是學校對學生開展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
一個學校需要有良好的文化氛圍,這對學生有引導和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記得八十年代初我在滕縣一中上學時,教學區(qū)中央由當年德國人建造的小洋樓周圍,設置了一圈閱報欄,張貼著《人民日報》《解放軍日報》《大眾日報》等報紙,還有師生自辦的校報,琳瑯滿目,五彩繽紛。每當課間或活動時間,眾多的師生都駐足看報,人頭攢動,你來我往,大有裨益。
中小學應盡快恢復師生閱報欄,教育引導師生愛護閱報欄,并安排有責任心的教師負責此項工作,每天及時更換報紙,能為大家了解世界打開一個有益的窗口。
閱報欄雖小,但它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生精神成長的陣地,如何抓緊恢復應該成為學校領導思考的問題?!?/p>
(作者單位:山東棗莊市第二十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