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雄
(萍鄉(xiāng)市婦幼保健院,江西 萍鄉(xiāng) 337000)
C反應蛋白及降鈣素原對兒童細菌感染性肺炎的早期診斷價值研究
李雄
(萍鄉(xiāng)市婦幼保健院,江西 萍鄉(xiāng) 337000)
目的 分析在對兒童細菌感染性肺炎患兒實施早期診斷的過程中C反應蛋白聯(lián)合降鈣素原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本次實驗將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兒童細菌感染性肺炎治療的患兒73例作為實驗組,將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非細菌感染性肺炎患兒73例作為對照組,兩組患兒均給予C反應蛋白和降鈣素原檢查。結果 實驗組患兒C反應蛋白與降鈣素原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兒PCT與CRP單獨及聯(lián)合檢查陽性率比較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對兒童細菌感染性肺炎患兒實施早期診斷的過程中,PCT和PCT/CRP序列實驗聯(lián)合運用是一種相對理想的檢查手段,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性,值得臨床推廣和運用。
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兒童細菌感染性肺炎;早期診斷
肺炎為兒童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而在對患兒實施治療的過程中,早期鑒別患兒是屬于細菌感染性肺炎還是非細菌感染性肺炎是非常重要的,對患兒的治療和早期康復均有著積極的作用和意義[1,2]。在傳統(tǒng)鑒別肺炎患兒屬于細菌還是非細菌感染性疾病的過程中,常用的方法和手段為痰液培養(yǎng),但是這一檢查方法所需要的時間相對較長,陽性檢測率相對較低,受外界影響較大,不利于細菌感染性肺炎的早期診斷,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應該分析更好的診斷和鑒別方法[3,4]。本次實驗研究將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兒童細菌感染性肺炎治療的患兒與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非細菌感染性肺炎患兒作為實驗研究對象,分析了在對兒童細菌感染性肺炎患兒實施早期診斷過程中C反應蛋白聯(lián)合降鈣素原的臨床應用價值,實驗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將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細菌感染性肺炎治療的患兒73例作為實驗組,將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非細菌感染性肺炎患兒73例作為對照組。實驗組有男37例,女36例,年齡在1-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55±0.32)歲;對照組中有男 35 例,女 38 例,年齡在1-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87±0.43)歲。實驗組與對照組患兒在基本臨床資料的比較上無明顯差異(P>0.05)。
1.2 檢查方法本次實驗的兩組患兒均在入院后的24h內采取靜脈血,并對血樣進行離心分離血清,并對PCT和CRP的水平進行檢測。PCT的檢測方法為化學發(fā)光法,采用由德國梅里埃生產(chǎn)的試劑;CRP水平的檢測方法為免疫比濁法,采用深圳國賽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儀器和試劑,兩種檢測方法均嚴格的按照相關的說明書進行。
PCT和CRP單獨檢查的陽性截斷值分別為:PCT≥0.5ng/ml、CRP≥8mg/ml;PCT/CRP 序列實驗的陽性截斷值為:PCT≥2ng/ml和 CRP≥8mg/ml;PCT/CRP平行實驗的陽性截斷值為PCT≥2ng/ml或者是CRP≥8mg/ml。
1.3 觀察指標對本次實驗兩組患兒的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水平以及PCT、PCT/CRP序列實驗、CRP和PCT/CRP平行實驗的陽性率等情況均進行詳細的觀察和分別的記錄,為實驗統(tǒng)計和分析提供數(shù)據(jù)基礎和保證。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本次實驗的數(shù)據(jù)均借助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9.0實現(xiàn)整理和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兩組患兒檢查結果的陽性率采用卡方χ2比較,實驗結果數(shù)據(jù)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標準為P<0.05。
2.1 實驗組患兒C反應蛋白與降鈣素原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兒童C反應蛋白與降鈣素原水平分析比較
2.2 實驗組患兒與對照組患兒PCT與CRP單獨及PCT/CRP序列實驗和PCT/CRP平行實驗比較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在對兒童細菌感染性肺炎實施早期診斷的過程中,傳統(tǒng)的檢查方法無法滿足患兒的實際需要,還可能因為等待結果的時間較長而延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對患兒的治療造成了一定的影響[5,6]。目前,C反應蛋白與降鈣素原被認為是感染與非感染性疾病的敏感指標,但是臨床試驗研究相對較少,因此,分析C反應蛋白與降鈣素原對兒童細菌感染性肺炎的早期診斷就顯得尤為重要[7]。
表2 兩組兒童單獨與聯(lián)合檢查陽性率對比分析
PCT是由含有116個氨基酸糖蛋白,分子量大約為13KD,在生理狀態(tài)下PCT是由甲狀腺C細胞產(chǎn)生的,這一指標在循環(huán)的血液中濃度較低,一般檢測不到,而在病毒感染、手術創(chuàng)傷時則會保持低水平或者是輕度升高,這一指標的敏感性高于其他的炎性指標[8,9]。CRP為肝細胞合成的非特異性急性時相蛋白,在組織損傷和感染的急性期會升高,屬于組織損傷、惡性腫瘤和感染以及炎癥的重要指標,在診斷感染性疾病的過程中CRP的靈敏度低于PCT,而CRP與PCT聯(lián)合運用的檢測效果要優(yōu)于單一的PCT,可以說在對兒童細菌感染性肺炎患兒與非細菌感染性肺炎患兒進行鑒別和診斷的過程中,PCT及CRP聯(lián)合運用具有顯著的效果,由此可見,C反應蛋白及降鈣素原具有較高的兒童細菌感染性肺炎早期診斷價值[10,11]。在本次實驗中,實驗組患兒C反應蛋白與降鈣素原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兒與對照組患兒PCT與CRP單獨及PCT/CRP序列實驗和PCT/CRP平行實驗比較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對兒童細菌感染性肺炎患兒實施早期診斷的過程中,PCT和PCT/CPR序列實驗聯(lián)合運用是一種相對理想的檢查手段,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性,值得臨床推廣和運用。
[1]曾子坤.血清降鈣素原與C反應蛋白及血常規(guī)在危重患兒感染中預測中的臨床診斷價值 [J].中國藥物經(jīng)濟學,2016,11(7):184-186.
[2]韓志東,韓淑東,吳寶對,等.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和白細胞檢測在新生兒感染性肺炎中的診斷價值 [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6,10(13):130-130.
[3]鄭思萍.小兒感染性肺炎應用血清降鈣素原和C反應蛋白診斷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6,37(5):580-581.
[4]黎藝.聯(lián)合檢測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和白細胞計數(shù)在小兒感染性肺炎診斷中的價值 [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6,37(8):1132-1134.
[5]伊忻,靳晶,陳納納,等.血清降鈣素原聯(lián)合C反應蛋白和IL-6檢測在小兒感染性肺炎診斷中的應用效果 [J].國際呼吸雜志,2016,36(14):1045-1048.
[6]李建華,姜曉云.新生兒感染性肺炎中降鈣素原、超敏C反應蛋白和白細胞的表達及三者聯(lián)合檢測的診斷價值[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30):5204-5205.
[7]許姜姜,舒林華,鐘海琴,等.不同感染類型的兒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流行病學特征研究 [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6,43(16):2909-2912.
[8]鄭思萍.小兒感染性肺炎應用血清降鈣素原和C反應蛋白診斷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6,37(5):580-581.
[9]馬建麗,王小明.蘭州地區(qū)兒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2):298-300.
[10]李艷麗.血清降鈣素原及中性粒細胞CD64在兒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患者中的臨床意義[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7,35(1):86-88.
[11]李春宇.PCT檢測在小兒感染性肺炎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15):59.
R446.62,R378.1+4
A
1674-1129(2017)05-0715-02
10.3969/j.issn.1674-1129.2017.05.028
2016-11-21;
2017-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