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高校是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組工干部則是高校黨委組織工作的得力助手與重要的組織者。因此,組工干部的素質和能力將直接影響著高校的黨建工作做的扎實與否,也是國家教育法規(guī)政策是否能夠落地的主要環(huán)節(jié)。高校的組工干部不僅僅要統(tǒng)領高校全體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時也肩負著選拔、培養(yǎng)、管理高校領導干部的重要使命。高校的組工干部還是連接高校與中組部、省市委組織部、教育工委組織部門向高校傳達、反饋國家政策和工作的橋梁。因此,加強高校組工干部的能力培養(yǎng)是高校黨建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在平時繁忙的工作中,高校的組工部門則往往疲于平時的工作,而只有通過業(yè)余時間進行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和工作能力。針對這一點也是本文寫作的一個起因和思考方向。
一、加強高校組工人員能力培養(yǎng)迫在眉睫
新形勢下,從中央到地方,我國從嚴治黨的力度是越來越強,絲毫沒有放松的跡象,因此每一位共產黨員的政治責共任感也應該越來越強的。高校是培養(yǎng)我國接班人的重要載體,也是我國知識力量的聚集地,因此培養(yǎng)高校的復合型人才是我國教育工作的目標。高校的組工人員必須掌握和具有全面的政治內學習容,較強的工作能力,較高的反應能力的人才,同時也應該具有細致的工作能力,高度的責任意識,強大的心理素質和創(chuàng)新工作精神。但就目前來看,僅僅憑著高校組工人員的一腔熱血是不足夠的,因此加強高校組工人員的能力培養(yǎng)應該被當做一個重要的課題進行研究并列入工作內容,將“充電”作為定期的任務,將提高組工人員的學習素養(yǎng)納入高校黨建工作的體系范疇。只有將加強高校組工人員能力培養(yǎng)重視起來,高校的黨建工作才能得到更好地抓手和長期的保障。
二、組工干部應具備的能力
組工干部在保持與黨中央統(tǒng)一思想的同時,應具備多種能力。
1、應具備學習能力
組工干部在平時工作中,將面對不同的網(wǎng)絡新系統(tǒng)和不同的管理方式方法。所以,強化自身的學習能力是組織部門的首要能力,也是完善自身工作的必備條件。
2、應具備黨性修養(yǎng)能力
黨性是組工干部的政治立場的體現(xiàn),組工干部應該加強自身的黨性修養(yǎng),當前我們要深入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來武裝自己的頭腦是組工干部把好自己工作關口的奠基石。
3、應具備組織管理能力
組工干部組織信服力是工作當中必備的,而就具備這種能力的基礎就是認真研讀中央政策,加強功能業(yè)務能力,增加對于高校組織工作的能力。
三、組工干部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模式
1、組工干部“過細”的培養(yǎng)
強調細節(jié)是組工干部的一大特點。在平時的工作中,組工干部的工作甚至需要成為全校細節(jié)工作的一項標桿,只有通過細心的工作,注意到許多工作中的細節(jié),才能保證工作的順暢進行,才能不返工,不出錯。從”細“是組工干部必須具備的一項能力之一,也是自上而下的一種傳承。高校組工干部的工作內容涉及到黨建工作的方方面面,“過細”的提醒是組工干部需要具備的一項工作態(tài)度。在組織部門,對于政策的解讀需要自上而下的一種轉換,在中央下發(fā)的文件中,怎么樣才能正確的領會中央的精神,認真解讀中央的文件,需要組工干部具有協(xié)助領導解讀政策的能力。同時,在遇到高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些具體的問題,在不變政策大方向的基礎上,找到最適合本單位的一種工作方法,挖出本單位的癥結所在也是組工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日日都可能遇到的問題。
另外,組織部門的工作內容都要嚴格的遵守相關的紀律和流程,工作過程中有時候是需要組工干部需要“過細”的提醒領導。例如:在干部的任免、選拔過程當中,組工干部需要首先解讀相關的文件法規(guī),從文件法規(guī)的每一條例中對應當前的單位的現(xiàn)實情況表現(xiàn),下一步等待請示、報告上級領導后,才能做出相應的流程時間表,根據(jù)其中不同的程序做出其中相應的判斷。但是在每一項工作當中,有一些細節(jié)問題是特別容易疏忽的,例如涉及到保密內容,函詢過程的方式方法,不同的高校的傳達流程和人員的反應,都是需要組工干部過細的提醒,甚至反復的提醒的。
所以加強組工干部“過細”的工作方式是必要的,有的時候我們認為注意細節(jié)只是一件小事,一件需要下次注意的事情,其實在高校的工作中,就是需要我們更加的注意細節(jié)的培養(yǎng),注意對于我們工作所接觸的領導“過細”的提醒,這樣才能保持黨建工作的重心不偏移,高校工作的內容不偏差,組工干部的工作能夠做到扎實到位。
2、組織學習培養(yǎng)
組工干部的工作需要與時俱進,需要對于政策進行最全面的解讀。組工干部應該從嚴要求自身,使自己能夠在工作之余,保持定期的學習能力,保持對于嚴謹內容的學習謹慎態(tài)度。在對于組工人員自身提高要求的同時,應該將組織學習成為一種常態(tài)化,成為組工人員工作過程中的一把利劍,成為高校對于中央政策解讀的一種權威,高校在十八大召開以來,應該更加注意“四個意識”的培養(yǎng),尤其是對于組工干部的培養(yǎng)。本文建議通過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學習,使得組工干部可以有“充電”的模式。同時,不僅僅是通過大塊的時間,組織學習的方式可以更加的靈活。比如組織部門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工作時間特點,隨機、隨事、隨時的進行學習,以備后用。
創(chuàng)新學習方式也是科學化培養(yǎng)組工干部的一項重要的內容。目前,各高??梢葬槍M工干部的人員結構、工作性質等多方面進行考量,通過網(wǎng)絡學習、輪流培訓、政策解讀、集中學習等多種方式進行。“充電”是高校組工人才培養(yǎng)的一項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重要手段,不僅僅通過會議,讓組工干部有更多的相互觀摩,相互學習、相互討論的機會,可以使高校黨建工作得到更多“氧氣”,得到良性的發(fā)展。
同時,如何促進組工干部自覺地學、主動的學也是建立科學的培訓機制的一項重要考量標準。通過豐富學習方式、制定學習計劃、設置學習榜樣等內容,豐富組工干部的學習培養(yǎng)內容,形成科學的培養(yǎng)模式。
3、組工干部高尚人格的培養(yǎng)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點,高校組織部門每一位成員之間也有不同的性格特征。領導需要針對不同的組工干部性格特征,分配不同的工作內容,這樣才能使組工干部更加的服務于人民。
高校的組織部門更加應該成為高校作風最正、覺悟最高的部門。高校組織部門是黨委領導下的最直接的管黨治黨 的部門,在“從嚴治黨”的要求下,高校組工干部應該首先從自我作為,從自身抓起。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來帶動全校的作風建設,來影響大家對于黨的正確認識。高校是中國高級知識分子集中的地方,在這里不乏有大家有學者,組工干部怎么樣才能讓本身就學問高、知識強的人信服呢?這就需要組工干部從自身的人格魅力做起,從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談起。打鐵還需自身硬,在面對誘惑的時候,組工干部應該時刻牢記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誓言;在面對權勢時,組工干部應該堅定自己的立場不松懈;在面對謬論時,組工干部應該據(jù)理力爭的去反駁。組工干部就是黨的“代言人”,而端正部風,改善作風、轉變事風則是組工干部需要做到的“三風”建設。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大前提下,組工干部應自覺的將公平、公正落到實處,在干部選拔任用、黨員培養(yǎng)、領導干部考核、組織工作排查等工作深入到薄弱環(huán)節(jié)、每個崗位,將風險想在前面。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目標責任來凝聚人心,營造一個良好的政治氛圍。
4、建立健全組織部門相關制度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科學化的培養(yǎng)干部的前提需要制度的保障,制度的約束是一切組織部門工作的前提。建立健全覆蓋全校組織、干部、人才等方面工作的具體制度、辦事流程,是科學化考核、科學化管理的重要指標。目前,各個高校的情況不盡相同,在制度的建設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需要探尋。如何建立健全組織部門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是需要全社會上上下下共同努力和配合的結果。而且許多的組工干部是半路出家,本身對于管理的政策和法規(guī)缺乏深入了解,加上組工干部人員年齡結構分布不均勻,平時工作疲于忙碌,因此加強組織部門的制度建設是迫在眉睫的。
5、創(chuàng)新晉升制度
培養(yǎng)一名優(yōu)秀的組工干部的末端問題就是組工干部的發(fā)展問題,如何創(chuàng)新晉升制度也是許多組工干部的關心話題,同時也將影響著組工干部的個人前途問題。傳統(tǒng)的晉升制度,凸顯了濃重的政治色彩,對于組工干部存在著一些片面性的認識。而傳統(tǒng)的、片面性的對于組工干部的認識,也對于組工干部未來的晉升帶來了一些限制。組工干部的晉升可以是有突破性和職能重新定義的。一名作風硬、政治覺悟高、組織能力強的組工干部可以在多領域發(fā)展,同時也可以擴展組工干部個人的眼界,增加知識面,體現(xiàn)大局意識。創(chuàng)新晉升制度將對于穩(wěn)定組工干部的工作心理狀態(tài)帶來一定的作用。
創(chuàng)新晉升制度,將會使加強組工干部的能力培養(yǎng)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huán)。組工干部在增加自身各項能力的同時也可得到提升,而哪類干部容易得到提升,也將促使一些組工干部朝著這個目標進行努力。
四、結語
高校組織部門是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重要職能部門,組工干部的能力直接影響著高校黨建工作以及干部培養(yǎng)工作水平的高度。新時期下加強組工干部能力培養(yǎng)是高校黨建工作中的根本問題之一,也是順應時代的要求。組工干部們要牢記使命、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
(作者單位:天津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