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櫻暉
中國和美國的教育觀念存在很大差異,課程、教材、教法也有諸多不同。在美國的三年留學生活和參加美國“高考”的親身經(jīng)歷,讓我對美國大學的考試制度、申請流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美國的大學在錄取時會綜合考察學生的各個方面。對于美國學生來說,他們的“高考”就是SAT和ACT。
SAT全稱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意為學術能力評估測試。ACT全稱American College Testing,意為美國大學考試。這兩種“高考”并不強制參加,但是一部分大學在錄取申請者時會參考其中一項的成績。SAT和ACT在設定上有一些不同,SAT分為SAT和SAT Subject(一般大學錄取時不規(guī)定要求SAT Subject成績)。SAT主要考查學生的英語和數(shù)學能力,題目側(cè)重于考查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而SAT Subject考查的則是學生學科知識能力,考生可以選擇不同的科目進行考試。ACT則不分英語和數(shù)學,均衡考查學生各個學科的知識。除考試以外,美國大學在錄取時也會考察學生的在校表現(xiàn),如平時成績、課外活動、體育、文書(學生的自述書,包括個人陳述和回答高校提出的一些問題);有些學校甚至并不要求標準化考試(SAT及ACT)成績,而只對這些軟性標準有要求。
申請大學基本上分為三個階段,即學生遞交申請、學校審核和學生最終選擇。美國幾乎所有大學對SAT或ACT都無明確要求,但對留學生的托福成績卻有要求,目的是為了讓留學生在大學期間可以更有效率地進行學習。
在遞交申請階段,每個學生擁有完全的自主選擇權。提交申請之后就進入了學校審核階段,從錄取結(jié)果上來講,被排名靠前、名氣大的好學校錄取的學生,其平均GPA和SAT或ACT要高一些,但也有很多GPA、SAT或ACT分數(shù)較低的學生。那么,這些學生究竟憑借什么可以拿到offer呢?除了標準化成績外,學校還要求學生提供Personal Statement(個人陳述)和高中時期教師的推薦信。學校通過自述和他述兩種形式來判斷申請的學生是否符合學校倡導的校訓精神,以及該學生在專業(yè)發(fā)展上的潛力。如果申請者在這些方面符合大學的要求,即使沒有很高的GPA、SAT或ACT,學校同樣會提供offer。事實上,很多學校在錄取時更加看重個人陳述和推薦信。最后,學生很有可能收到多所申請學校提供的offer,于是選擇權又再次回到了學生手中。
由此可見,美國“高考”的主動權始終在學生手里,三個階段中有兩個階段都是讓學生自主選擇,而這又何嘗不是對學生一個最好的考核呢?在申請階段,學生要選學校,就要先查相關資料,了解要申請的大學的背景、專業(yè)分類等。同時,申請者也要對自己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了解自身的興趣、特長及申請大學時的優(yōu)勢,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成功申請到理想的大學。若是拿到了多個大學的offer,還要進行比較分析,最后選擇更加適合自己的大學。在整個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要學會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社會,要學會對自己負責。
編輯 汪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