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枝仙
【摘要】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學的難點。本文根據(jù)筆者教學經(jīng)驗,總結一些小學低段識字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關鍵詞】識字;激趣;高效;體會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6-0279-01
正如蘇赫姆林斯基所說的“興趣是孩子的老師?!北娝苤R字課是孩子們最不愿意上的、最枯燥乏味的課。尤其是低年級孩子,他們的思維是形象的,他們好變化、愛新異,如果教學方式呆板就不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果自然不會好。可是,有的老師為了節(jié)省課堂教學時間,為了趕自己的教學進度,需要學生自己花時間去讀、去感悟的時候,往往“越俎代庖”,替代了學生自我學習過程。那么,怎樣才能提高識字教學效率,讓學生在課內高效識字,減輕學生課外負擔呢?我在幾十年的教學中不斷摸索,現(xiàn)將自己在實踐中的幾點感悟與大家一起交流。
一、聯(lián)系識字
1.聯(lián)系已有知識識記生字
對于一年級下學期的孩子來說,已經(jīng)認識了一些基本字,掌握了“猜字謎”“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組詞”等常用的識字方法,這為自主識字奠定了基礎。在老師“你們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位新朋友”的引導下,孩子們會自然而然地運用已經(jīng)認識的熟字和掌握的識字方法記憶新字。
2.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識字
調動已有積累,運用熟識的語言材料說出新字和曾經(jīng)認識的字所組成的詞,如:“合”可組合作、合格、合影、合用、百合花等,既強化了識字效果,又可以拓寬識字途徑。
在教學“筆”字時,我吸取多年學生出現(xiàn)錯誤的教訓,利用實物“毛筆”進行教學。先讓學生觀察筆桿是用什么做的,學生回答:竹子。對了,所以“筆”字上面是竹字頭,那么,它的下面是什么做的?學生回答:是用毛做的。沒錯,因此“筆”下面是個“毛”字,“竹字頭”和“毛”合起來就是“筆”,很久以前,人們都是用這樣的筆來寫字的。從而讓學生通過觀察,形象生動地記住了“筆”的字形,通過練習發(fā)現(xiàn),這確實是個好方法。
3.聯(lián)系客觀事物識字
也就是在教學時,把字形和相關事物聯(lián)系起來,加深印象,豐富表象,促進記憶和理解。如:在講古詩中有兩個同音字“亭”、“停”,好多學生分不清,我便利用亭子圖和“亭”比較,首現(xiàn)讓學生進行觀察,根據(jù)他們所說內容來擺出字的各個部件,‘點兒像亭子的頂,橫像上面的屋檐,口像上面的柱子,禿寶蓋像下面的屋檐,丁像下面的柱子,擺完字讀音ting,緊接著來了個人變成單人旁成了“?!保嬖V他們這個字也念ting,然后讓他們思考:這兩個字有什么區(qū)別?這樣一來,不僅讓學生形象地記住了兩個字,還分清了它的意思。
二、比較識字
在常用漢字中,有許多形近字,也有許多同音字、音近字、多音字,這就使“比較”成為了必不可少的識字教學手段,但比較方法的運用也是很講究的。如:有的教師講“很”時,提醒學生千萬不要多寫一筆,卻順手在“很”上加個點,結果孩子們改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改過來??梢姡谝挥∠笫嵌嗝吹闹匾?!所以,在識字教學中我采用不同的比較方法:
1.換偏旁
像“逃、桃、跳、挑”這樣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在漢字中有許多,換偏旁比較便成了最好的方法。在學習“跳”時,學生會與“逃”“桃”進行比較,找出字形之間的異同,不但能記住字形,還能理解字意。
2.順口溜比較法
學習“哭”時,學生用“笑”比較,哭是兩只大眼流眼淚,天上有竹笑死人。輕松地分清了兩個字。
3.記生字憶熟字
學了“貝”回憶“見”;學了“受”回憶“愛”;學了“令”回憶“今”。需要注意的是,提起熟字時要加強指導,不要走過場。所以,根據(jù)學生掌握的程度稍作引導,既能增強他們自主識字的能力,又讓他們掌握了識字方法。我感覺這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學手段。
三、玩中識字
1.自主探究
好玩、好動是孩子們的天性。在玩中學,學中玩,正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可以用11個字來概括:學語文,用語文,語文生活化。把識字教學與他們的生活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你會突然醒悟:孩子們才是學習的發(fā)現(xiàn)者。如:《操場上》生字教學時,我先把要學習的“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六個詞語分別寫在卡片上,做游戲時,讓學生看卡片做動作,其他孩子猜,猜對了獎勵,錯誤扣分。他們從具體的每一個動作中,發(fā)現(xiàn)了“打、拍、拔”的共同點,也發(fā)現(xiàn)了“跳、跑、踢”的相似處,學生在游戲中興趣盎然地識字,不再認為學習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一種享受。我認為,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的學習潛能可以得到最大的發(fā)揮,使他們在活動中感悟、體驗,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為自主學習打下了良好基礎,何樂而不為呢!
2.用中鞏固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副所長佟樂泉先生指出;“兒童的語言發(fā)展是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并不是某個階段只發(fā)展識字能力,而另一個階段只發(fā)展閱讀能力,如此等等。因此,學過的字力求在閱讀和寫話中經(jīng)常運用,這是復習鞏固生字的重要途徑。教師不但要將教學時所教內容放入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去,與詞語教學有機結合起來,而且在教完后也要為及時為學生創(chuàng)設練習和運用新知識的機會,力求實用結合,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識字能力?!彼?,在學過生字后為字找朋友,組詞、說句子,積累語言。
3.玩中識字方法舉例
(1)我做你猜
學生比較偏愛,一個學生指字,一個孩子猜‘是黃嗎?其他孩子說‘不是,直至猜對。仿佛一下子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既糾正字的讀音,又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興趣。
(2)找“家園”
這種方式可以使全班動起來,手中拿各種結構的字卡按字形結構、字音、字義等,展開“找家”活動。要求學生先想后行動,自己找“家園”,通過活動,學生掌握了字的結構、字音和用途。
總之,通過學習教育理論,及時進行教學反思,我終于明白:要取得理想的識字效果,生字和學生第一次見面要給學生以強刺激使學生對要認識的字產(chǎn)生強烈深刻的印象。在學生的意識中,不明確的、模糊的、膚淺的表象越少,識記生字的效果越好。也就是說,第一次講授知識時需要特別明確。此外,我們要讓學生經(jīng)??吹阶约旱某晒?,讓他們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費力氣,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獲,簡單來說就是多識幾個字!
參考文獻
[1]梁鳳瑾.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