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維導圖是一種重要教學工具,應用十分廣泛,將其應用于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設計中,能夠提高教學設計水平,完善教學的思路。根據思維導圖中的思路,教師應創(chuàng)新多種教學形式,開展詞匯習得、句型習得、語段框架等內容的教學,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思維導圖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6-0240-02
英語是世界性語言,全世界有五十多個國家以英語作為官方語言。學習英語對于個人的發(fā)展有重要意義。兒童時期是英語學習的黃金時期,但兒童英語教學的難度也較大,其中閱讀教學更是教學難點。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學習方法和工具,被廣泛用于教學活動中。
一、思維導圖的概念
思維導圖是促進思維激發(fā)和思維整理的可視化、非線性的思維工具,能夠將思維結果直觀、形象的展示出來,這種工具能夠表現出繪制者的知識構成和思維過程。思維導圖在國外起步較早,在教育、文化、商業(yè)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在教學領域,思維導圖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詞匯理解能力,提高學習者回憶書面信息內容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隨著網絡技術發(fā)展,思維導圖已成為一種有效的學習工具,可以輔助教學設計,實現教學預期目標,從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二、思維導圖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英語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學,作為一種第二語言課程,在教學上存在很多的困難。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課程標準》認為英語閱讀教學的基本要求是讓學生能夠看圖識詞、能夠在指認物體的前提下認讀所學詞語、能夠在圖片幫助下讀懂簡單的小故事。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困難重重,傳統(tǒng)教學方法已無法滿足教學需求,難以達到《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思維導圖將圖、文字相輔相成,其他人能夠從導圖中獲得更多的信息,教學者設計的導圖能夠有效的被分享,從而不斷完善,最終使思維導圖設計的教學路線,更加符合小學生的年齡、智力特征。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遵循設計者的理念,根據導圖中的思路,進行相應內容的學習,包括詞匯習得、句型習得、語段框架等,這對于培養(yǎng)兒童早期閱讀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思維導圖在開發(fā)學生多元智能方面有獨特的作用[1]。
三、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一)根據閱讀中的單詞設計思維導圖
現階段,小學生剛剛接觸英語,缺少扎實的基礎,對單詞的理解能力并不強。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很難理解閱讀中每個單詞的意思,因此,需要利用思維導圖來提高學生詞匯量,有利于提高其閱讀能力。例如,以教材中的“animals”為例,教師應抓住本單元的重點內容,合理設計思維導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盡可能將已學的知識聯系在一起,從而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教師應將“animals”作為核心詞匯,并以“What are they”為例句,發(fā)動學生的思維,以獲得不同的答案,比如“They are animals(cows、dogs)”等等。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單詞轉換能力,從而提高英語閱讀水平。
(二)根據閱讀中的句子設計思維導圖
在進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時,句型教學是比較難的部分,主要是因為學生的語法掌握不牢,經常將整段句子拆開翻譯,并不能真正了解句子的含義,導致學習效率比較低。對此,教師應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將學生常用的句型進行收集,幫助學生建立一個思維導圖,讓學生根據這些句型來表達不同的意思,可以有效提高學生掌握句型的能力,從而完成英語閱讀任務。例如,以“I am good at math”為例,除了教材中所給的答案之外,教師應多增加一些答案,比如art、PE等等,可以豐富學生的詞匯量。另外,教師應根據這個問題繼續(xù)進行追問,可以問學生為什么喜歡上這個課或周幾上這個課程等。在這種形勢下,學生又能將其他詞匯與句子聯系在一起,可充分提高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三)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
在進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時,很多教師都會直接進行講課,或讓學生先簡單閱讀一下,這種教學方法并不能提高教學效率。是因為小學生的興趣點比較多,在自主閱讀時,往往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了解閱讀中的內容。另外,當教師講課時,一些學生的思想仍停留在閱讀中,導致課堂效率比較低。因此,需要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在教學前幫助學生建立思維導圖。例如,大多數英語閱讀的題目與文章主旨有很大的聯系,因此,教師應教會學生如何讀懂閱讀題目,使學生帶著問題去讀。同時,將閱讀中的難點和重點分離出來,根據不同的句型、詞匯等合理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參與討論,并要求學生將討論的內容記錄下來,并與閱讀原文進行比較,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從而提高閱讀水平[2]。
(四)閱讀總結
通過實踐教學可以發(fā)現,學生的學習效率比較高,但遺忘的速度也比較快,知識的吸收效果比較差。因此,教師應利用思維導圖來強化學生的記憶能力,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例如,在閱讀教學完畢后,教師應要求學生根據教學內容自由規(guī)劃思維導圖,并參考自己的思維導圖嘗試復述閱讀原文。同時,教師可適當引入,根據學生的復述情況進行提問,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促使學生閱讀水平快速提高。
四、結束語
思維導圖是一種重要的教學工具,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但教學質量受思維導圖設計者的能力影響,教師需要把握思維導圖設計原則、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靈活的圍繞設計路線開展教學,而不是死板硬套。思維導圖設計的教學過程中,應盡量多元化,如采用多媒體技術,實現教學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馬麗.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寧夏大學,2016.
[2]周菊芬.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2015.
作者簡介:徐輝(1969.05—),女,漢族,遼寧省大連市人,本科,一級教師,現從事小學英語教學相關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