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成
根據青海省的地理氣候條件,湟中縣大力發(fā)展設施農業(yè),并且逐漸建立了以設施農業(yè)、休閑農業(yè)、體驗農業(yè)為載體的高效生態(tài)城郊特色農業(yè)產業(yè)。當地的農作物種類十分豐富,溫室大棚主要種植的蔬菜有黃瓜、西紅柿、萵筍、葉菜類。
1 萵筍種植概述
萵筍是一種耐低溫的蔬菜品種,在生長過程中不容易發(fā)生病蟲害現象,藥物使用較少,藥物殘留少,所以市民對這種蔬菜比較放心。萵筍的口感較好,食用方法多種多樣,近年來湟中縣萵筍市場發(fā)展較快,人們對萵筍的需求量很大,傳統(tǒng)的萵筍種植方式一般采用秋季育苗,露地種植越冬的方式,一般在次年4月中下旬收獲,但是由于市場需求量較大,利用日光溫室栽培可以提前萵筍上市時間,在春節(jié)前后便可上市。一般萵筍栽培的產量為每畝3500~4000kg,生產收益較高,而且萵筍是一種耐低溫環(huán)境的植物,適宜萵筍生長的溫度為10~25℃,在生長過程中不需要加溫,但是生長過程中對水分的需求較大,必須要有充足的水分,充足的光照條件也能促進植株生長,總體說來,萵筍生產成本比較低,風險很小,而且青海省的日照條件很好,日照時間長,所以自然環(huán)境適宜萵筍生長,萵筍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2 日光節(jié)能溫室萵筍栽培技術
2.1 品種選擇
日光溫室萵筍是進行萵筍規(guī)模化生產的重要途徑,為了提高萵筍產量和質量,在萵筍種植過程中不僅要考慮效益,還要考慮萵筍的品質,選擇一些抗逆性強、適應性強的萵筍品種。湟中地區(qū)目前種植的萵筍主要是西寧萵筍,該品種肉質較好,莖呈長棍棒形,外皮呈白綠色,每株質量可以達到0.4~0.7kg。
2.2 溫室布置
由于采用溫室栽培技術,所以溫室的布置是萵筍栽培過程中的重要步驟,與傳統(tǒng)的露天栽培不同,溫室栽培為萵筍提供了更加良好的、適宜的環(huán)境,可以促進萵筍生長。溫室的長度一般為溫室長度約60m,跨度約為10m,后墻厚度0.8~1m,由于湟中地區(qū)冬季溫度較低,而適合萵筍生長的溫度為10~25℃,所以要做好冬季防寒工作,一般在溫室前緣外側下挖深度為0.3m、寬度為0.25m的防寒溝,而且要在溝中填充防寒保溫材料,例如秸稈、稻草等。
2.3 播種育苗
2.3.1 播種時期。春季進行萵筍生產最適宜,一般不適于夏季和秋季栽培,所以播種育苗時間一般控制在11月上旬,其苗期大約為80天,次年2月上旬可以開始定植栽培。
2.3.2 育苗。首先要對土壤進行處理,要對土壤進行深翻,深耕25~30cm,結合耕翻每公頃使用氮磷鉀復合肥100kg、餅肥60kg、腐熟的優(yōu)質農家肥6000kg,提高土壤肥力,并用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8~10g對土壤進行消毒,減少地下病蟲害對萵筍種子的影響。
2.3.3 種子處理。播種之前要對種子進行處理,畝用種量100g左右,在播種之前采用溫湯浸種,水溫控制在55℃左右,迅速攪拌10~15分鐘,當水溫降到20~30℃的時候,再浸泡5~6個小時,然后取出種子用清水洗干凈,自然晾干,再將其放入濕布中包裹,放在20℃的環(huán)境中催芽24個小時,等到70%的種子都露白之后可以開始播種。
2.3.4 播種育苗。在萵筍栽培過程中可以采用溫室進行育苗和養(yǎng)苗,同時可以采用高溫來促進根壯秧劑,或者采用其他的藥劑促進萵筍根部的生長,提高根部的吸收能力,能夠對土壤中的養(yǎng)分和水分進行吸收,使得萵筍幼苗能夠茁壯成長,增強自身的抵抗力。在育苗的時候要將苗床澆透水,等水下滲之后將已經催芽的種子進行條播或者撒播,然后覆蓋0.5cm左右的細土,鋪上地膜。在播種之后確保大棚內的氣溫控制在適宜的標準,一般白天溫室中的溫度適宜控制在15~20℃之間,夜間溫室的溫度要大于10℃。
2.3.5 苗期管理。等萵筍幼苗長齊之后要開始第一次間苗,整個苗期一共間苗3~4次,等到萵筍出現4~5片真葉的時候按7~8 cm見方定苗。整個苗期溫度控制在15~20℃為宜。
2.3.6 囤苗。定植前5~7天要澆一次透水,然后切塊起苗,并且要配合噴施600倍液百菌清,囤苗進行鍛煉,為定植做好準備。壯苗的標準是出現6~7片葉的時候,葉片旺盛,植株高度大約為15cm左右。
2.4 定植
2.4.1 整地。定植時間一般為每年2月上旬,在定植之前要做好整地工作,對土壤進行深翻,防止冰凍,并且要施用肥料,一般每畝土壤施用優(yōu)質有機肥7~8m?,麻渣100kg、磷酸二銨30kg,然后深翻,讓肥料與土壤均勻混合,耙細整平做畦。
2.4.2 定植。定植時要在地上鋪地膜,將幼苗移栽到地膜上,然后澆定植水。定植時要對幼苗間距進行控制,一般植株的行距為35cm×35cm,每畝保苗5000~5500株為宜。
2.4.3 定植后管理。第一,定植后要及時對環(huán)境進行控制,溫室中的溫度要控制在11~18℃之間,萵筍不喜高溫,當溫度在20℃以上時會出現發(fā)育不良現象,很容易徒長、抽苔。第二,水肥管理。定植之后要及時澆小水,等到緩苗之后可以澆大水,一般定植后30~40天控水10~15天,防止萵筍徒長躥苗,生長期內一共澆水6~7次,等到植株長出8~10片葉時可以追1次提苗肥,16~17片葉時結合澆水追壯苗肥,施肥以碳銨或磷酸二銨為主,每次每畝土壤追施碳銨(隨水追施)或磷酸二銨10~15kg。第三,防止躥苗。萵筍栽培過程中如果管理不當就很容易出現躥苗,及時中耕,對土壤濕度溫度進行控制,科學合理的供水供肥可以減少躥苗現象產生。
2.5 采收
當萵筍的主莖頂端與最高葉片的葉尖相平的時候就可以開始采收,在正常情況下,單株的凈重可以得到1kg。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