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林
(大連市中心醫(yī)院三手麻醉治療組,遼寧 大連 116021)
手術室護理干預在椎管內(nèi)麻醉中的效果分析
劉 林
(大連市中心醫(yī)院三手麻醉治療組,遼寧 大連 116021)
目的探討手術室護理干預在椎管內(nèi)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大連市中心醫(yī)院手術的患者101例,隨機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對照組50例,采用普通手術室護理,試驗組51例,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使用手術室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焦慮、抑郁及疼痛程度。結果試驗組焦慮、抑郁、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進行椎管內(nèi)麻醉的手術患者采取手術室護理干預,可以明顯減輕患者術后的抑郁、焦慮情況,降低患者的術后疼痛,值得在臨床推廣。
手術室護理;椎管內(nèi)麻醉;抑郁;焦慮;疼痛
手術麻醉使較為常見的臨床治療方案,由于手術為創(chuàng)傷性的治療之一,對患者是一個較強的應激原,椎管內(nèi)麻醉是臨床常見的麻醉方式之一,研究顯示患者的情緒不穩(wěn)定,可以直接導致麻醉效果以及手術后的治療效果[1]。筆者通過對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大連市中心醫(yī)院進行手術的患者進行手術室護理干預,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1.1 基本資料:選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大連市中心醫(yī)院手術的患者101例,隨機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對照組5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齡34~56歲,平均年齡(44±2.1)歲,腎囊腫11例,胸科手術9例,胃癌12例,直腸癌18例;試驗組51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6例,年齡32~57歲,平均年齡(43±2.2)歲,腎囊腫10例,胸科手術11例,胃癌12例,直腸癌18例;所用患者均采用椎管內(nèi)麻醉,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手術種類沒有差異,可以比較。
1.2 方法:對照組采取手術室普通護理措施,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手術室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①環(huán)境干預:在麻醉前,做好對患者的保暖工作。密切關注手術室溫度以及濕度,盡最大可能降低患者機體與環(huán)境的溫度差,減少皮膚與環(huán)境之間的對流,減少熱量散出,手術室溫度控制在24~26 ℃。盡量減少患者的非手術區(qū)域皮膚暴露,手術過程中注意患者軀體的遮蓋。②心理干預:患者進入手術室后,主動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環(huán)境消除患者對手術的恐慌以及緊張情緒。詳細的講解手術方法、麻醉方式以及部位,讓患者了解麻醉方案,教會患者自我放松的方法,消除對麻醉的恐慌。保證在手術過程中時刻陪伴在患者身邊,當患者出現(xiàn)緊張、焦慮等情緒時,給予撫摸、鼓勵等,保證患者順利通過麻醉以及手術。③體位干預:協(xié)助患者進行體位訓練,保證患者的體位在不影響手術的前提下體位盡量舒適。減少患者的痛苦。④麻醉過程干預:當麻醉穿刺時,護士給予患者鼓勵,如果患者過度緊張,可以通過簡單的交談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也可以通過撫摸患者肩部、手臂等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等。但是禁止與醫(yī)師交談,以免分散醫(yī)師的注意力。
1.3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焦慮(SDS)、抑郁(SAS)以及疼痛評分(VAS)。
1.4 統(tǒng)計學分析: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兩組間均數(shù)比較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試驗組術后焦慮、抑郁、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觀察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觀察指標比較
組別例數(shù)SDSSASVAS試驗組5137.68±6.1935.80±6.796.82±1.12對照組5052.86±8.3449.96±8.637.99±1.09
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的飛速發(fā)展,患者對護理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tǒng)的護理模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臨床患者的需要,因此,新的護理模式急切的被需要。手術室護理干預逐漸的受到臨床的重視。椎管內(nèi)麻醉根據(jù)不同的藥物注入位置可分為不同的麻醉方式,麻醉在有效的進行鎮(zhèn)痛的同時,還可以對呼吸、循環(huán)干擾,患者在麻醉過程中保持著清醒,在加上多數(shù)患者不了解麻醉方式,缺乏對麻醉的了解,產(chǎn)生了一些錯誤的認知,導致了在術前以及手術過程中產(chǎn)生了恐懼、緊張、焦慮等情緒[2]。當患者不良情緒過重時,很容易導致血壓的變化,嚴重者甚至無法配合麻醉,導致手術不能順利進行[3-4]。因此手術室護理干預是非常必要的,手術室護理干預,可以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減輕心理負擔,配合完成麻醉,護理人員注意患者體位、溫度、濕度等方面的護理,是患者的手術室中盡可能的舒適,減輕患者除手術以外的不適發(fā)生,使手術順利的進行。從本試驗可以看出,試驗組焦慮、抑郁、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進行椎管內(nèi)麻醉的手術患者采取手術室護理干預,可以明顯減輕患者術后的抑郁、焦慮情況,降低患者的術后疼痛,值得在臨床推廣。
[1] 王清霞.手術室護理干預在椎管內(nèi)麻醉中的效果分析[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5,26(15):3586-3587.
[2] 孫園園.手術室護理工作中應用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14):218-219.
[3] 孫月榮,官豐菊,劉風霞,等.撫觸對緩解硬膜外麻醉穿刺時患者疼痛的作用[J].護理進修雜志,2010,25(21):1991-1992.
[4] 劉美荊,盧月霞,殷海慧,等.手術室護理干預對椎管內(nèi)麻醉效果的影響探討[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23(10):1130-1131.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Nursing Room Intervention in Spinal Anesthesia
LIU Lin
(Three-phase Anesthesia Treatment Group, Dalian Central Hospital, Dalian 116021,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spinal canal anesthesia.MethodsSelection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in Dalian Central Hospital surgery of 101 cases of patients,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50 cases with normal operating room nursing, examination in 51 cases, used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intervention.Compare two groups of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anxiety, depression, and degree of pain.Results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xiety, depression, pain scores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In patients with spinal canal anesthesia surgery to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xiety, reduce the postoperative pain of patients,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al.
Operating room nursing; Spinal canal anesthesia; Depression; Anxiety; The pain
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7)27-0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