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素玲
【摘 要】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學生的閱讀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對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習慣進行培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研究內(nèi)容,本文總結了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現(xiàn)狀,提出了改進閱讀教學和培養(yǎng)閱讀習慣的對策與建議,為小學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開展閱讀教學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習慣;培養(yǎng)
概述
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對于語文教師而言,必須要加強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才能使學生樹立起良好的閱讀意識,并且逐步形成完善的閱讀方法。長期以來,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著忽視閱讀教學的現(xiàn)象,不少教師一味追求“讀是為了寫”,認為“閱讀只是手段,寫作才是目的”,“閱讀是過程,寫作才是結果和標準”,導致相當一部分教師將閱讀課上成寫作輔導課。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仍然存在著種種弊端,對小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造成了嚴重的障礙。而面對這些問題和弊端,我們應該認真的分析總結,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采取相應的策略來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必須對當前存在的不合理之處進行剖析,從表現(xiàn)出的問題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措施,以便能夠切實提升小學生閱讀水平。
一、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現(xiàn)狀
(一)閱讀興趣不高
對于小學生說來,興趣能夠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閱讀活動當中,并且逐漸養(yǎng)成閱讀習慣。但是,當前的實際情形是,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不高昂,不少學生對閱讀沒有興趣,這就使得閱讀習慣培養(yǎng)的工作難以有效落實下去了。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師自身對閱讀習慣培養(yǎng)的認識存在誤區(qū),將閱讀習慣培養(yǎng)當成了簡單的教學活動,在其中以主導者的身份對學生進行指導,使得閱讀習慣培養(yǎng)喪失了公平對等的教學氛圍,進而導致學生的閱讀興趣不高。
(二)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機械式”教學
新課程要求教師在進行閱讀指導前應對課程內(nèi)容進行詳細的理解和剖析,讓課程的教學形式趨于對話性、 互動性。課程教學中的對話性、互動性可以促進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對閱讀內(nèi)容進行更深層次的反思和學習,同時也在閱讀學習中促進了社會互動性和合作意識。但現(xiàn)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機械式”教學,教師在觀念上沒有保持與新教材的一致性,認為閱讀教學就是讓學生“看書識字”的課程,忽視了閱讀內(nèi)容的重要性,同時也并沒有貫徹新教材要求的“對話性、 互動性”。
二、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
(一)培養(yǎng)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閱讀是學生積極思考的過程,尤其是學生的默讀過程。學生到了高年級要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效果,默讀是最好的方法。默讀的同時要讓學生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因為在思考的過程中可以借助筆來把自己對于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感悟隨時記錄下來,便于回過頭來再次回顧并深入理解、訂正。同時還可以隨時批畫出自己認為值得積累的好詞佳句或者是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有了積極深入的思考學生才能夠真正提高閱讀的能力。
(二)培養(yǎng)查閱工具書閱讀的習慣
工具書是學生學習必不可少的好幫手,因為受到年齡和學習經(jīng)驗的限制,學生在閱讀時難免碰上生僻的字或不理解的詞語,如果不去及時求得意思,便會對后續(xù)的閱讀造成障礙,對內(nèi)容的理解出現(xiàn)偏差,這樣閱讀能力的形成便成為空談。因此,我們的語文教師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借助工具書閱讀的習慣。其實小學生在一年級上學期后便已經(jīng)掌握了漢語拼音的相關知識,所以從二年級開始就可以讓學生學著使用工具書來閱讀,這樣不僅能鞏固學生前面的學習,同時還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加大學生的識字量,一舉多得。
(三)培養(yǎng)學生有目的地進行閱讀的習慣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定的目的,學習如此,閱讀也是如此,所以要想提高閱讀的效率就一定要讓學生帶著一定的目的,或者說帶著問題去進行閱讀活動。不同的閱讀目的可以采取不同的閱讀方式。如果是以積累語文知識為目的,就可以采取精讀的方式,邊讀邊思考邊記憶文中的內(nèi)容;如果是以品味欣賞為目的,就可以通過朗讀的形式,借助與多種形式的朗讀來品味;如果是以簡單了解為目的閱讀內(nèi)容,可以速讀,瀏覽;為了搜集資料,可以有選擇地進行跳讀等。
(四)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意識
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整個教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忘記學生才是主體,應該是課堂的主導者,教師只是起到了引導作用,所以學生應培養(yǎng)出自覺學習的意識。小學語文是語文學習生涯的基礎階段,教師在把閱讀技巧教授給學生之后,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書去閱讀。教師除了引導學生閱讀更多的書籍之外,還應考慮到學生個人的興趣愛好,讓學生在不斷的閱讀中掌握閱讀技巧并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還要保有自己的個人特色,既要喜愛閱讀還要從中獲益,提升自我。如果學生缺乏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那么是很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只要提高學生對于閱讀的熱情,才是最高效的幫助他們提升閱讀水平的方式。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對小學生的自主意識進行強化,對小學生的自主閱讀習慣進行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還需要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的落實才能完成,讓學生對各方面的資料進行閱讀,促使其見識的增長,擴展小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閱讀中享受閱讀的樂趣。
參考文獻:
[1]任輝.美國小學常用的閱讀教學方法評介[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7.
[2]吳忠豪.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黃祖訓.當前小學閱讀教學方法改革[J].湖南教育.2005.
[4]王曙.語文閱讀教學新視野[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9.
[5]伍岳,王顯槐,陳曉玲.近年來語文閱讀教學研究的特點與發(fā)展趨向[J].江西師范人學學報.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