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國香
摘要:學生對作文的畏懼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樣才能消除學生對作文的畏難情緒呢?我認為學生的寫作興趣不是生來就有的,需要教師指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培養(yǎng)。
關鍵詞:小學作文;教學技巧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0-0085-02
"寫作文真難!"這是許多學生的煩惱。學生對作文的畏懼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樣才能消除學生對作文的畏難情緒呢?我認為學生的寫作興趣不是生來就有的,需要教師指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培養(yǎng)。
1.書海遨游,激發(fā)興趣
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首先必須讓學生多閱讀。培養(yǎng)學生讀書的興趣,讓學生切切實實的去領略"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妙處。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優(yōu)美的文章和片段,這是寫作教學的好材料。課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語言生動形象,易感易學,很適合學生閱讀。對于這些課文,我們應該讓學生多讀多記,必要時背下來,積累的東西多了,到寫作文時語言就會像涓涓細流,自然而然地從筆下"流淌"出來。要寫出好文章,不但要讓學生熟讀課文,還要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閱讀大量的報刊,閱讀名家名篇,汲取其中豐富的寫作營養(yǎng)——只有做到讀書破萬卷,才能達到下筆如有神。
2.體驗生活,積累素材
2.1體驗生活。葉圣陶所說:"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個不停息。的確如此,生活是寫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們身邊的生活寫出來,把平時所見的、所聽的、所想的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這就要求教師多引導學生體驗生活,如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以及各項社會實踐活動,廣泛積累寫作素材。在生活、實踐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觀察過程,若有一些心得體會,就要及時記下來。這樣堅持久了,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就會習慣于記實事、寫真人、抒真情、發(fā)實感。我的感受是先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人和事寫起,寫自己想說的話,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比如我在教四年級上,寫一次游覽經歷時,帶領孩子們爬上鰲山,感受鰲山的美景。因為是孩子們親身所感,所以在寫作時不乏優(yōu)秀之作涌現出來。
2.2積累素材
2.2.1積累課內素材。我們課文中選取的文章都是一些名篇,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知識太多太多,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注意課文中的新詞語、成語、優(yōu)美句子、段落等。把好的詞語、成語、優(yōu)美句子、段落勾劃、摘抄下來,作文時有意識的使用這些積累的詞語和句子,要求學生使用后自己勾劃,最后教師批閱的時候對學生勾劃內容寫上激勵性的語言,這樣學生運用新詞語的激情會很高。
2.2.2積累課外素材。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的特點是用生動的語言、典型的人物形象,具體的故事情節(jié)來反映社會生活的。它的突出特點是形象性。通過閱讀文學作品,學生可以獲得大量詞匯,這些形象的詞匯在寫作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鼓勵學生借閱書籍,有計劃地、持之以恒地學習,做好記錄,切實指導學生讀好書,多讀書,巧讀書。
多積累名篇中的精彩句子。如老舍筆下的駱駝祥子:他沒有什么模樣,使他可愛的是臉上的精神。頭不很大,圓眼,肉鼻子,兩條眉很短很粗,頭上永遠剃得發(fā)亮。腮上沒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幾乎與頭一邊兒(注:一邊兒,即同樣的。)粗;臉上永遠紅撲撲的。
多積累言簡意賅,概括力強,意義深刻的名言、格言、諺語等,如教育孩子多讀書: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勘葋啞?/p>
多積累生動活潑,讀來親切幽默,表現力強口語、謁后語等。我常要求同學們在生活中收集,力求運用于作文。如某孩子在作文時寫道:媽媽的要求真是趕鴨子上架--強人所難。一孩子在評同桌孩子的評語中寫道:你的文章真是老太婆的裹腳布——又臭又長。
3.精心構思,快樂創(chuàng)作
3.1審題是寫作之關鍵。作文一般分為材料作文和命題作文兩大類。對命題作文的審題,就是要審定給定的文章題目確定的具體要求、審清文題意圖、明晰題外要求、確定題眼。通過審題,明確作文的內容范圍、時間范圍、數量范圍、人稱范圍、處所范圍。對材料作文的審題。主要從兩個方面去把握。一是與材料的思想內容要形影不離。二是與作文的形式要求要絲絲如扣。
3.2快樂創(chuàng)作
3.2.1學生在寫習作時,總認為無處下手,寫好文章的開頭形式很多,常見的方法有:
開門見山:文章一下筆就直奔中心,使人讀了一下子就能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是什么。
交代式:文章開頭交代事情的原因,同時也很自然的就把時間、地點、人物等都交代清楚。
描寫式:一種形式是文章以描寫人物開頭。另一種形式是文章的開頭描寫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有利于表現人物性格。有利于安排故事情節(jié),烘托氣氛。如《海燕》的開頭:"一身烏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對俊俏輕快……"總起式:如《回憶我的母親》的開頭“聽到母親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我愛我的母親,特別是她勤勞的一生……”
抒情式:習作一開頭,作者對人、事、景物抒發(fā)愛、憎、好、惡的情感。
3.2.2寫好中間
先把中間部分"一分為二"。"頭、中、尾"三段體的短文同學們都已經學了很多了,從這里開始,先引導學生想:"中間內容多了怎么辦"?聰明的孩子很容易想出辦法:"咱們可以再分小段寫"。例如《雨》它的結構是:"開頭:天氣悶熱,要下雨了。中間部分是:(1)雨越下越大,窗外的雨景真美;(2)這是一場及時雨。結尾部分是:雨過天晴,空氣格外清新。"
4.賞識成功,激發(fā)興趣
激勵的語言能大大的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們千萬不要忽視鼓勵的力量,學生的作文整體上來講是很稚嫩、粗糙的,真正優(yōu)秀的比較少,但教師就要有一雙發(fā)現美的眼睛,教師應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閃光點,哪怕是一個好句子,一個用得合適的詞語,一項新鮮的材料……都及時表揚肯定,鼓勵繼續(xù)發(fā)揚。及時鼓勵;對于寫作能力強的學生,教師應盡可能地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處,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長處,又愉快地認識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這樣,所有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產生濃厚的寫作興趣。作文課后,我經常會挑出一些優(yōu)秀作文和進步大的作文,張貼在教室里,發(fā)在家長微信群里,讓學生相互閱讀,讓家長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還組織學生優(yōu)秀作品參加投稿。
以上五個方面的做法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為寫作提供了巨大的動力。從而使學生的寫作難題迎刃而解。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2]老舍.《駱駝祥子》,南海出版公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