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錢潮洶涌的社會熱浪中,讓手中的錢保值增值成了當務之急
中國人早就不避諱談錢,只恨談得太多,賺得太少。放眼看去,人人都在理財,人人都想投資,如何讓錢生出更多錢成為當下人們關心的一個問題。從人追錢的辛苦,到錢生錢的刺激,中國人的金錢觀一次又一次被刷新。
從“錢是省來的”“錢是賺來的”到“錢是借來的”;從“錢是用來存的”“錢是用來還的”到“錢是用來花的”,這些觀念的變化輻射出人們五花八門的金錢世界,交織成形形色色的人生百態(tài)。
錢有腳在走,錢不會忠貞,我的錢會成為你的錢,你的錢最終不是你的錢。你拿著錢在手上捂了一會,然后遞出去換了些別的?;蛘?,你付出了,別人把錢遞到你手上。有時你覺得你賺了,有時你覺得你虧了,其實差不多。
即使錢在你手上,你未必控制得了它。它既能復利增值,也能通貨膨脹;既能刷新你的生活質量,也能吞噬你的身心。有人瀟灑地說“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但錢本身的獲得與支配,往往就是問題的一部分。在錢潮洶涌的社會熱浪中,讓手中的錢保值增值成為當務之急??墒俏覀冊撀犝l的?我們的金錢觀仍舊不成熟,錢市仍舊不理性,我們的錢仍找不到方向。人們希望能給手中的錢找到更多的出口,無論樓市、股市、基金、保險等都能自由選擇,希望于理財師職業(yè)的登場,將之歸于專業(yè)化操作,不必自己勞神;希望國泰民安,無后顧之憂,手中的錢別毛了。全球化投資,全球化理財,手中的錢何時才能真正獲得解放?
為錢賣命、花錢保命、見利忘義、見錢眼開、恃財傲物、貪污腐敗、一窮就自卑、一闊臉就變——沒有財富修養(yǎng),錢就是你的福始禍終。比英女王還富7倍的龔如心去世了,打了9年遺產官司,留下數百億身家不再是她的。二審法官任懿君曾在判決書封面引述《圣經》詩篇39:“世人行動實系幻影。他們忙亂,真是枉然;積聚財富,不知將來有誰收取。”
金錢不過是財富的一種,除了錢,還有許多事物堪稱人生財富——時間、青春、閑暇、事業(yè)、愛情、親情、友情、健康、關懷、信任、激情、善意、感動、默契、成長、被欣賞、狂想、愛好、悅目悅耳的事物和感覺。這些事物不具備現金或信用卡式的購買力,但更接近快樂和幸福,賺錢的目的不正在于此么,它們唯一欠缺的是不能像金錢那樣,明晃晃地向世人炫耀,但花錢也不能把它們全都買到。
面包總會有的,錢來了總會走的,看好你自己,比看好你的錢,更重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