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蘭
摘要:《中小學信息技術學科德育實施指導綱要》明確指出信息技術學科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意識和信息社會責任,增強學生對信息的敏感度和對信息價值的判斷力。信息技術學科實施德育主要通過對信息課程的教學,引導中小學生對信息可能產生的后果進行預期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范意識、時效觀念、共享思維以及創(chuàng)造精神。本文從培養(yǎng)學生的行為習慣、愛國教育、信息安全、網絡道德四個方面就在信息技術課上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落實德育綱要的一些方法。
關鍵詞:信息技術;德育;內涵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7-0135-01
1.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
1.1 日常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吨行W信息技術學科德育實施指導綱要》指出,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自覺遵守信息社會的規(guī)范。信息技術課90%以上的課時是在機房中進行學習的,我們信息技術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樹立對號入座,愛護計算機設備,培養(yǎng)正確規(guī)范的操作,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到微機室上課的第一天,我?guī)ьI學生先參觀微機室,觀察微機、桌椅、操作記錄本的擺放,因為上一級學生已經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這些物品擺放很整齊,地面整潔干凈,給新一級學生的第一感覺就是非常整潔、干凈,然后就給學生分配座位,一人一機,給學生講解微機室規(guī)章制度,要求每個學生必須遵守,每節(jié)課前都強化這些規(guī)則,常規(guī),看是否有同學出現相同或類似的現象,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都能按照要求來做,養(yǎng)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
1.2 良好使用設備習慣的培養(yǎng)。鼠標和鍵盤是學生上機操作每次使用的設備,認識和掌握鼠標、鍵盤的基本知識,同時教育學生要愛護它們,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操作習慣和情感態(tài)度,也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內容。在《快與鼠標握握手》和《走進鍵盤大家庭》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使用鼠標和鍵盤的方法,鼠標的操作要規(guī)范,鍵盤的輕輕敲擊鍵盤上的每個鍵位,不能胡亂敲鍵盤和鼠標因惡意敲擊鍵盤,這樣容易造成鍵盤的損壞,必然影響自己和他人的使用,因此,愛護鍵盤人人有責。從教學設備的維護到教學紀律的維持,引導學生樹立規(guī)則意識,遵守公共秩序與公共道德,從而培養(yǎng)學生按章行事的良好行為習慣。
2.在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21世紀是嶄新的世紀,學校要培養(yǎng)跨世紀人材,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質,而且要激發(fā)他們的愛國情感,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
《網上交流學高招》知識卡中讓學生了解我國的國球——乒乓球包括中歐的第一位乒乓球冠軍乒乓球運動在中國外交史上的傳奇作用,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傳說故事我存儲》一課,通過對傳說故事的了解和應用,了解了我們祖國豐富優(yōu)美的民間故事,感受到民間文化的美麗,并且培養(yǎng)學生了解、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的情感。
3.在教學中滲透信息安全教育
《中小學信息技術學科德育實施指導綱要》指出:培養(yǎng)學生在大數據時代維護信息安全、保護個人隱私的意識。能夠利用殺毒軟件、防火墻等工具保護計算機系統(tǒng)安全。在《快為電腦裝面墻》和《查殺木馬沒商量》教學時,給學生看了一條有關勒索病毒的新聞。今年5月,勒索病毒在全球互聯網上迅速蔓延,一度在網絡世界引發(fā)巨大混亂,影響遍及全球近百國家,我國的校園網和多家能源企業(yè)、政府機構也中招,對重要數據造成嚴重損失,全球超10萬臺機器被感染。利用這條新聞,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病毒的特點與危害、病毒傳播的途徑的知識等,培養(yǎng)學生利用工具保護計算機安全。在《電子郵件傳真情》和《網上交流樂分享》教學中,讓學生知道在網絡這個虛擬的世界里應慎重,不要告訴他人自己及家人的個人身份、家庭住址、個人財產等信息,密碼設置要有一定的難度,設置的密碼不要告訴他人,而且要養(yǎng)成不定期的更換密碼的習慣。
4.在教學中滲透網絡道德教育
在《遠洋巨艦搜神奇》的教學中,有的學生一打開電腦,就迫不及待地想玩游戲,對教師所講的信息技術知識不感興趣,甚至瀏覽不健康的網頁等,為此在班里展開了一場《網絡與游戲的利與弊》辯論會,通過辯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上網觀,自發(fā)遵守網絡文明公約,在知識和情感上懂得健康上網的重要性,能夠嚴格規(guī)范自己的上網行為。我們要遵守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并且要理解自身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對信息社會的影響?!秾懽魅罩静┪摹分凶寣W生談收獲,增強學生文明上網意識,不能隨意抄襲他人的作品,增強遵紀守法的意識和版權意識。
總之,學生的思想教育無處不在,學科德育要講究自然而巧妙的引導,讓學生感到不是在接受說教的、生硬的教育,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科特長,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內涵和搜集德育素材,在教學過程中有機地進行德育滲透教育,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中達到智育、德育的雙豐收。
參考文獻:
[1] 李金發(fā).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學信息技術課中的滲透[J].才智,2016(10).
[2] 何俊.生成性資源在小學信息技術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