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啟武
摘要: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不僅要作好教育教學工作,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同時,還要必須認真研究數學教學工作的各種規(guī)律,使兩者有機結合,為順應時代的需求,去探索形成適應當代學生的教學方法,那如何建設高效課堂呢?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互助、合作交流,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用心與學生溝通,用愛去和學生交流,贏得學生的信任和熱愛,真正的心對心的走近學生的心靈,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效率,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課堂。
關鍵詞:課堂教學;高效;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7-0112-01
1.高效課堂首先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人人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數學產生了興趣,才能變被動為主動,主動全身心投人到學習中去。倘若學生沒有了興趣,對學習索然無味,很容易就放棄學習。很顯然興趣是學好數學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關鍵是要想辦法引導學生,以激發(fā)他們主動學習數學的熱情和興趣。我們從心理學上可知:直接推動學生學習活動的心理因素是學習興趣,興趣是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動學習的前導動力。
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嘗試采用多種教學手段,給學生打造出生動、直觀、形象有趣的課堂環(huán)境,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參與,鼓勵學生積極探討課堂問題。讓課堂上的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能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步步為營的踏實感,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有所進步的喜悅心情,從而慢慢樹立學習的信心,大大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動力。在備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例如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應通過做游戲,講故事,設疑問,進行操作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導入,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和主動參與的欲望,使學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罷不能的境地;在檢測訓練上上,應注重基礎練習,使得學生通過訓練能夠感受到學習漸入佳境的喜悅,在題目的設計上要多注意各個難度梯度的選擇,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訓練真正領悟到快樂的學習境界,從而樹立起自主學習的信心。例如,就有理數乘方這一內容,我先準備五顏六色大小不同的紙張發(fā)給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動手做成一個正方體的小盒子,讓他們得出正方體的體積,在有趣中說出結論,并找出規(guī)律,總結有數乘方的意義。
2.牢固數學基礎知識,強大樹根基礎知識體系
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要求,教師應引領學生強化樹根基礎知識體系,為日后能力的提高灌注不竭的動力。
數學知識要從基礎著手,要求學生從定義、公理、公式、性質與判定、使用條件、方法6個方面進行全方位的理解、掌握,并通過對基礎習題的解答訓練使學生形成解答數學的基本模式,培養(yǎng)學生解題的規(guī)范和程序,為基礎知識的深化運用做準備。同時還要系統(tǒng)地掌握基礎知識,依據基礎知識的關聯與轉化關系進行梳理歸類、分塊整理、重新組織,由知識點連成知識線,由知識線形成知識面,由知識面構成知識網。例如圖形的認識與證明,點→線(平行線、相交線、同位角、內錯角等)→面(三角形、四邊形、相似、全等等)→空間(投影、空間圖形、垂直平分等),在這個過程中將所學知識由薄變厚,對數學理論深入理解、數學方法熟練掌握。
3.克服升學教育觀念,樹立整體意識
所謂整體教學,就是根據義務教育的性質和要求,保證全體學生能夠達到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基本要求而實施的學科教學,其目的是使每個初中畢業(yè)生都能順利完成學業(yè)。然而,很多數學教師雖然強調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實際教學中,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升學率作為衡量教學質量的標準。這樣既不符合現代素質教育的要求,更不能培育出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因此,只有在數學教學中樹立整體意識,才能使初中數學教學順利地轉向素質教育。
數學教師的整體意識表現為對未來社會負責、對每個學生負責的使命感,表現為對學生取得進步時的喜悅和對學習產生困惑的憂慮,也表現為培優(yōu)轉差而不懈努力的治學精神??傊?,就是數學教師要有一顆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的"愛心"。
4.培養(yǎng)學習的獨特性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內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內在感受,有著不同于他人的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也就是說,學生有著獨特的個性,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本質上都是其獨特個性的體現。實際上,有效的學習方式都是個性化的,沒有放之四海皆有效的統(tǒng)一方式,對某個學生是有效的方式,對他人卻未必如此。正如多元智力理論所指出的,每個人的智慧類型不一樣,他們的思考方式、學習需要、學習優(yōu)勢、學習風格也不一樣,因此每個人的具體學習方一式是不同的。這意味著我們提倡轉變學習方式,要尊重每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具體生活,為每個學生富有個性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空間。
獨特性因此成為現代學習方式的重要特征。獨特性同時也意味著差異性,學生的學習客觀上存在著個體差異,不同的學生在學習同一內容時,實際具備的認知基礎和情感準備以及學習能力傾向不同,決定了不同的學生對同樣的學習內容和任務的學習速度和掌握它所需要的時間及所需要的幫助不同。傳統(tǒng)教學忽視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并要求達到同樣的學習水平和質量。這種"一刀切""一鍋煮"的做法,致使很多學生的學習不是從自己現有的基礎出發(fā),結果導致有些學生"吃不飽",有些學生"吃不了",有些學生根本不知從何"入口"?,F代學習方式尊重學生的差異,并把它視為一種亟待開發(fā)和利用的教育教學資源,努力實現學生學習的個體化和教師指導的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