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劍容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7-0077-01
語文是一門基礎課程,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都發(fā)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學好語文有利于提高我們的人際交往能力,有助于我們收獲更多的知識。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由于教師片面的追求升學率,過分看重于學生的成績,導致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不高,語文在學生發(fā)展中沒有發(fā)揮出其應有的作用。
在新課改下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教師要有所改變。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多。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好多媒體技術,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多媒體技術也有著自身的缺陷,在教學中要合理運用。下面,本人談談對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認識。
1.肯定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著名教育學家皮亞杰曾經(jīng)說過:"兒童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也不是被動的接受環(huán)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動性的人,他的活動受興趣的支配 。"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了興趣,便會引起大腦皮層的興奮,促進各種智力因素的發(fā)揮,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具有聲情并茂、視聽交融、動靜交錯、感染力強的特點,集文字、聲音、圖象、圖形于一體,它在處理圖文、動畫、視音頻等方面的良好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學生視聽感官的需要,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產(chǎn)生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適時地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靈活地運用電教媒體,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渲染氣氛,制造氛圍,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感官,使他們更加興奮,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求知識的欲望就更加強烈,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則必然使學習過程趣味盎然,學生自然愛學、樂學,樂在其中。
因此教師就應該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范疇,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科技手腕的應用,使學生在不同內(nèi)容和辦法的互相穿插、浸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進步學習效率,初步取得現(xiàn)代社會所需求的語文理論才能。多媒體技術融入了聲音、圖片、動畫、視頻等技術,而這些技術的應用改動了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形式,發(fā)明出圖文并茂、聲像分離、明晰直觀的教學環(huán)境,充沛調(diào)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給學生帶來了漂亮的視聽享用和新穎感。其共同的"全方位、多視角、多層次、多變化"的主體演示功用,使一些傳統(tǒng)手腕下難以表達的教學內(nèi)容,或無法察看到的現(xiàn)象,能生動、形象、新穎、直觀地展現(xiàn)出來,有利于學生形象思想的開展,讓學生在愉悅中感知意,感悟情,在寬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完成學習,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大大進步了,在語文課上取得的信息量也大大加強了,學習的興味也相應產(chǎn)生了,這些都是過去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所無法比較的。應用多媒體技術,語文教學的整體思緒會比以往愈加明晰,學生的留意力會愈加集中,一切這些都有利于學生認識、了解、把握語文課堂所講的內(nèi)容。而且,在整個過程中會大大拓寬學生的思緒,讓他們的視野愈加開闊,思想愈加解放,真正到達高中語文教學的目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可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讓學生在全神貫注中愉悅身心、激起靈感,求得最佳創(chuàng)新狀態(tài),淋漓盡致地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肉體。
同時,多媒體教學進步了教師的綜合素質(zhì),多媒體技術運用于教學活動之中,對每一名高中語文教師來說都是一個不時學習、不時認識、不時進步的過程。一個優(yōu)秀的多媒體課件常常傾注了多名教師的心血。在完成課件的過程中,教師需求查閱大量的相關材料,不時的交流和討論,經(jīng)過大量的信息挑選工作,制造出如投影片、錄像、動畫等方式的課件,這個過程使得每位教師會有更多、更高層次的收獲。
2.運用多媒體技術解決教學出現(xiàn)的問題
2.1 教育手腕先進,教育思想掉隊?,F(xiàn)代教育技術是以現(xiàn)代教育理論為根底的,現(xiàn)代教育理論請求必需充沛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教育技術的應用要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味。但有一些教師只是借助了計算機輔助教學這一現(xiàn)代教育的外衣,卻依然墨守著傳統(tǒng)教育的陳規(guī),教師仍然是解說的中心,學生仍然是被動的承受者,灌輸、填鴨之風仍然我行我素,只不過是將"人灌"變成了"機灌",換湯不換藥。
2.2 視聽替代朗誦,語文教學的藝術性受限。多媒體課件極大水平地滿足了學生的視聽等感官需求,激起了學生興味,但課堂上學生讀書的時間越來越少。運用多媒體的語文課上,很難或者很少再聽到朗朗的讀書聲了。高中語文教學就是要培育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才能,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況且有的文章是非讀不能明其真理的,只要在重復朗誦的過程中才更容易使學生感受文學形象,揣摩作品言語,領悟作品的藝術價值。言語的朦朧、含糊美假如用詳細、生動的畫面去替代,會毀壞作者給我們創(chuàng)設的美好意境。
2.3 教學墨守成規(guī),學生思想受限。由于每個課件的程序都是預先設計好的,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常常就墨守成規(guī)、循規(guī)蹈矩,但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隨機性很大,師生們在剖析、討論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呈現(xiàn)百花怒放的場面。因而,課堂上得出的結論,有時不能和課件設計的結論完整吻合,以至會有全新的見解。可是,有的教師為了把討論引導到本人設計的答案上來,常常會過多地限制學生的思想。答案的單一性使本來豐厚生動的課堂變得簡單劃一,這是與高中語文教學的理念南轅北轍的。教師教學行為是重要的隱性課堂教學內(nèi)容,學生從教師的形體言語中,包括板書、眼光交流、教學儀態(tài)等,學習教師的言語表達方式,理解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做人的作風和做學問的研究肉體,從而遭到思想情感、人格和治學作風的影響。在多媒體教學方式下,由于教師教學行為明顯減少,沒有情感的大屏幕成為教學的主角,自然地減少了教師以身作則的教學效果,師生之間短少情感交流,不利于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培育和熏陶。
只有正確認識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缺點,才能夠發(fā)揮出多媒體技術教學的優(yōu)勢,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做好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合理運用,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