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梓銘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7-0072-02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到了高三階段強度變大、任務加重,如果教師不注重高效的教學方法,只能讓學生對此不堪重負,因此教師必須掌握一些高效的課堂教學方法。筆者根據(jù)目前的高三語文教學狀況和全國各省高考趨于使用全國卷的形勢,從備課、授課、輔導到跟蹤落實等環(huán)節(jié),從以下幾個方面梳理出提高高三語文課堂效率的方法。
1.勤于課前,多維度備課
《禮記·中庸》中提到,“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備課的充分與否是影響上課質量的重要因素,但由于高三語文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是已學習過的知識,不少教師簡化備課,對復習內容的深度與廣度把握不準,對學生已掌握的內容了解不深入,對應采用的教學方法掌握不靈活,直接影響到上課的效果,降低了課堂的效率。高三語文的備課要更立體化和多維化,在充分把握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首先調查學生情況,根據(jù)學生整體水平,確定重點,明確難點,通過對當前高考命題方向的準確把握,力求讓學生聯(lián)系教材明確知識的前后勾連,做到高效提升語文能力和素養(yǎng)。
2.懶于課中,順勢而導
2.1 做個富有激情的導演。蘇霍姆林斯基說,“有激情的課堂教學,能夠使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課堂就是個舞臺,教師要做個導演。正如著名教育家呂叔湘所說,“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xiàn)成的知識教給學生,而是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所以,一個優(yōu)秀老師應該是一個出色的導演,通過教師的情緒感染和精心設計,引領學生真正進入語文的美妙殿堂。筆者在2016-2017學年擔任一文一理兩個高三畢業(yè)班的語文教學工作,因為授課班級類型不同,文科班人數(shù)偏多,最開始沒有充分認識到課堂氛圍的重要性,課堂上死氣沉沉,漸漸地學生失去了學習熱情,效率可想而知。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整,通過課前三分鐘的學生互動環(huán)節(jié),課堂成了學生的舞臺,學生積極參與,整個課堂高潮迭起,下課鈴響了還毫不察覺,下節(jié)語文課學生們往往翹首以待。
2.2 做個善于謀略的策劃者。隨著教學技術的發(fā)展,適當借用多媒體,有效服務語文教學。在重視對學生的思維的深度和密度的訓練同時,增加課堂學習中學生的思維時間,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語文教師不但要引導和啟發(fā)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更要在情感上正確地引導學生養(yǎng)成積極的學習觀,做到"導學,導問,導思,導法,導行"五導,進而提高課堂效率。如筆者在教學高三一輪復習的詩歌專題時,總是把讀懂詩歌作為重點,利用多媒體,在讀的過程中多角度地品味思想情感,品析表達技巧,讓學生在多感官中享受美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知識。
2.3 做個方法多變的魔術師。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具備聽說讀寫的能力,高考也正是對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的考查,而能力是在訓練過程中培養(yǎng)出來的。因此,高三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把著力點放在能力訓練和養(yǎng)成上。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徹底改革以知識學習為中心的基本教學形式,而代之以能力訓練為中心的基本教學體系和教師指導下學生主動學習和練習為主的基本教學形式。要堅持以訓練為主線,使教和學都成為訓練的手段。教師必須精心設計,精講巧問,即使是一般的課堂提問和練習也要著眼于能力訓練。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進而提升語文能力。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其優(yōu)勢和不足,教師應當根據(jù)具體教學實際,對所選擇的教學方法進行優(yōu)化組合和綜合運用。如要求達到識記、了解層級的,可采用講授法、閱讀法;要求達到理解、鑒賞層級的,可采用探究法、啟發(fā)誘導法;要求達到表達應用層級的,可采用練習法、評講法;要求達到評價、探究、分析綜合層級的,可采用比較法、合作探究法。
3.思于課后,做個勇于反思的研究者
恩格斯說,“要明確地懂得理論,最好的道路就是從本身的錯誤中,從親身經歷的痛苦經驗中學習”。教師同樣要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分門別類地把平時的教學按照課型進行整理、分析、歸類。分析在課堂中出現(xiàn)失誤的原因,并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重新整理,并再學習、再認識、再總結和再提高,這樣失誤會變得越來越少,你也很快會從繁瑣的錯題整理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和信心。正如歌德所說,“錯誤同真理的關系,就像睡夢同清醒的關系一樣。一個人從錯誤中醒來,就會以新的力量走向真理”。只有從錯誤中學習,從錯誤當中不斷總結,不犯同樣的錯誤,才能持續(xù)提高。
并且提高高三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適當?shù)木毩暿潜匾沫h(huán)節(jié)。練習分為課堂練習和課外練習。課堂練習將抽象的概念融于具體的習題中,從練習中印證老師傳授的規(guī)律并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課外練習起到鞏固提高的作用。
教學方法成千上萬,教學方式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筆者認為只要牢牢抓住考綱和學生兩個基本點,對境設法,因材施教,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和媒介作用,就能有效提高高三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