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莉
摘要:舞蹈教育現(xiàn)在呈現(xiàn)著蓬勃發(fā)展的狀態(tài),幼兒師范相關學校當中的舞蹈教育在眾多學校當中一直處在比較領先的一個地位。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當前國內的很多優(yōu)勢專業(yè)已經由以前的中等教育開始轉變成為高等教育,這是發(fā)展出現(xiàn)的必然趨勢。本文主要來探析幼兒師范舞蹈教育面臨的境遇還有挑戰(zhàn)。
關鍵詞: 幼兒師范;舞蹈教育;境遇;挑戰(zhàn)
素質教育這個理念從1996年就提出來了,到現(xiàn)在已經過去了有20年了。在以前,舞蹈教育在整個教育領域一直是處在一種被冷落、被輕視的狀態(tài)中,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給藝術發(fā)展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在這樣的情況下,舞蹈教育開始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在不斷的發(fā)展中,它開始面臨著不同的境遇還有更多的挑戰(zhàn)。
一、從“教”這樣的教育來看待幼兒師范舞蹈教育
幼兒師范院校是培養(yǎng)基礎教育師資力量的一個重要陣地,和強調精英化、專業(yè)化、職業(yè)化的那些專業(yè)舞蹈學校不管是在人才培養(yǎng)目標還是教學內容上都有著很大的差異。幼兒師范學院的舞蹈教育所面對的是幼兒園內的舞蹈教育,要將教育特點還有示范特點體現(xiàn)的同時還需要考慮到幼兒們的特點。如何讓舞蹈教育合理、科學的滿足素質教育所提出來的要求是當前比較重要的一個課題。
1、教材。幼兒師范學院在舞蹈教育方面選用的教材需要貼合當代幼兒園的實際情況,根據對年齡不同的兒童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還有教材,這樣才可以滿足教學對象的一些特殊需要[1]。因為幼師是從以前的中等教育轉變?yōu)椤案叩冉逃睍r間還不是很長一門“新”學科,對于教材的建設還處在實踐摸索階段,很多教材都是沿用以前的,有著很強的隨意性,使得對舞蹈課程設計還有師資的要求很難實現(xiàn)標準化。在進行教材構建時候不但需要其教材具備實踐性、操作性同時還需要有理論性,教材當中的內容需要和當前幼兒園當中的舞蹈教育呈現(xiàn)出來的特點緊密結合,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還有科學技術,對于那些和舞蹈文化有關的學科進行拓展,讓舞蹈教育教材可以更加的系統(tǒng)和豐富,這樣才能夠滿足學校多樣化、多元化的教學需要[2]。教材內容的安排需要貼合當前幼兒園的一些實際情況。教材建設是一個反復驗證和長期實踐的過程,要保證教材建設的合理科學的,做到“幼”、“教”、“師”同步發(fā)展。
2、教師。在當前素質教育盛行的時代,社會對于人才在身心素質方面要求有了改變,同時對舞蹈老師也開始提出了更多新要求,大學進行舞蹈教學的老師需要符合當代社會發(fā)展的要求,也就是:一方面需要具備良好的審美、文化以及職業(yè)道德等基本修養(yǎng);同時還需要具備與時代共同發(fā)展以及適應教學水平發(fā)展的多方面素質。老師要增強對于審美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判斷力還有文化是讓教育質量得到保障的關鍵因素,老師要加強自身的基礎虛席,對舞蹈文化需要有發(fā)展還有傳承的能力。同時,老師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新能力,舞蹈教育思維要所謂的“形式思維”開始轉變?yōu)椤靶蜗笏季S”,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進行思考的能力[3]。老師需要具備敏銳的分析還有觀察能力,要有靈敏、開闊、深刻的思維能力;老師還需要具有良好的專業(yè)示范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老師對舞蹈教育要精心研究,身體力行,讓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得到激發(fā),挖掘、尊重、保護他們的特長還有個性,突現(xiàn)以及強化素質教育的整合性以及立體性。
3、教學方法。教學方法需要對教學目標進行適應,在進行教學方法的設計還有選用的時候需要注重身體、技能、情感、認知和各種目標的合作完成,重視在對某一目標進行測中實現(xiàn)的時候,兼顧完成其它目標,實現(xiàn)完成目標的全面性。在進行選擇民間民族舞素材的時候,要把不同民族盛行的兒童舞蹈進行一定的加工,要注重寓教于樂,增強對于風格的訓練還有掌握;在進行不同民族舞選擇的時候,要對其地域特征進行充分的考慮。選擇那些和民族相關的素材來當做教學內容[4]。在進行創(chuàng)編舞蹈教學的時候,要強調舞蹈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觀念還有精神,在不斷變化發(fā)展的文化語境里去做出選擇,從動作的變異、融匯、組接中探索形象還有動作、表現(xiàn)內容以及方式背后所展現(xiàn)出來的文化支撐點。
4、從“學”這樣的角度來看待幼兒師范舞蹈教育。幼兒師范學院當中的舞蹈教育,作為一門非職業(yè)化群眾教育以及應幼兒園舞蹈教育需求而產生的一門學科,在學、考、招這些環(huán)節(jié)上需要循序其特有的那些的標準。進行錄取考試之前需要先對報考學生進行專業(yè)考試然后再統(tǒng)一參加文化考試,錄取標準是在達到專業(yè)線的基礎上按文化課成績高低來進行錄取,這樣一來就保證了錄取的學生有著一定的文化基礎[5]。藝術是在文化范疇之類的,社會上對于學舞蹈的那些學生的認識有失偏頗,他們覺得舞蹈學生都是不學無術、頭腦簡單的,事實并不是如此,舞蹈雖然屬于藝術學科,但是其在技術性方面的要求非常強,同時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以及藝術規(guī)律。在對學生進行舞蹈教學的時候需要注重文化、強調技術,讓學習舞蹈的學生擁有較強的文化基礎。隨著社會體制還有中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以及變化,只有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才會更有潛力,才能夠滿足社會提出的人才標準,不然舞蹈教育就會變成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二、結語
舞蹈教育從某種角度來說是一種社會的教育和文化現(xiàn)象,有舞蹈家曾經說過,真正意義上的舞蹈教育就是對人進行全面教育,讓整個人的身心還有情感都能夠在舞蹈當中獲得鍛煉、熏陶還有滋養(yǎng)。讓幼師舞蹈教育能夠在教育和舞蹈兩者之間找到和諧與平衡,用理智的方式讓幼兒師范學院的舞蹈教育能夠名副其實,促進幼兒師范舞蹈教育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周邵杰.淺析幼兒師范舞蹈教育的境遇與面臨的挑戰(zhàn)[J].赤子(上中旬),2014,(11):184.
[2] 陳媛媛.淺談幼師教育改革發(fā)展[J].中國科技信息,2007,(22):286+289.
[3] 徐群.關于我國幼兒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思考[J].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02):25-28.
[4] 陳國維.統(tǒng)一教師資格考試背景下幼兒教師職前培養(yǎng)的改革[J].教育科學,2016,(04):37-40.
[5] 袁旭.基于研究構建學前教師教育一體化模式[J].中國高等教育,2012,(24):52-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