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璐
摘要:眾所周知,一次課堂教學往往難以做到全面兼顧。本文論述了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學生的課后知識鞏固中,切實做到家庭作業(yè)成為課堂的延續(xù),在“溫故”中達到“知新”的效果,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網(wǎng)絡;微視頻
長久以來,老師和學生都固守著課堂45分鐘的時間,一堂課中,老師不僅要完成對昨天教授知識的復習和強化,而且要講授新的知識,還要對于新知識進行鞏固訓練和提高,讓學生對于新知識要理解,運用,要在有限時間內達到最好的效果,無論對于老師或者學生都是一種嚴峻的考驗。老師作為授課者,課前要精心備課,課上要精講精練,課后要及時反思;學生作為聆聽者,要想及時掌握課堂老師講的內容,就要積極配合老師,認真思考,步步緊跟。即使是這樣,由于學生個體性的差異,很多問題依舊存在。
一、問題的提出
作為一個班級來說,總是有一小部分思維比較靈活的學生,大部分的中等學生和一小部分后進生。對于思維比較靈活的學生,老師在課堂上講授的課程他們基本都能快速掌握,他們需要更深層次的訓練以保證他們的優(yōu)良成績。但是老師備課是針對大多數(shù)中等的學生設置課程,一部分優(yōu)秀的學生就顯得“吃不飽”。對于中等的學生來說,課堂上老師講授的大部分內容他們都能接受,他們需要不斷的強化進而將知識熟練運用。對于后進的同學,他們很可能需要老師將重點內容再講一遍,而后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以便提高。而這些問題,在一堂課的有限時間內很難全部解決。
二、解決問題的措施
近年來,多媒體設備和技術逐步地被現(xiàn)代化教育教學所采用,它有聲有色、能動能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深受廣大師生的青睞。將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后,它不但改善了我們的教學環(huán)境,促進課堂的整體優(yōu)化,而且對我們教學質量的提高做出巨大的貢獻。但學生課后持續(xù)性學習的問題仍然無法解決。而在近些年,國內又引進了微課和慕課的概念。我們就將這些理念結合起來,利用網(wǎng)絡信息技術構建了學生“課后自學”的新形式。
“平面幾何的學習,主要是分析研究所給出的圖像,因此,圖形是解題的關鍵。如果圖形準確明了,有助于學生形成直觀、形象的認識,便于學生想出解題的新思路。相反,如果圖形不規(guī)范,會阻礙學生思考分析問題,甚至把學生的思維引向不正確的方向?!倍嗝襟w技術的優(yōu)勢就在于此,利用幾何畫板,ppt等多媒體軟件,可以精確呈現(xiàn)圖形變化過程,幫助學生有效理解題目。但是動態(tài)問題畢竟是難點,老師們只能講解一遍,很多學生聽完后還無法完全理解,很希望再完整聽老師講解一次,或者有些同學是某個地方?jīng)]有完全弄懂。為此,我們進行了這樣的實驗:
1、錄制微課。
例如這樣一道題:
已知,P(0,17),Q(7,0),R(17,0),將△PQR以原點O為位似中心,位似比為0.2,做位似變換得到△ABC,使A落在y軸正半軸;
直接寫出A、B、C的坐標,并求過A、B、C三點的拋物線的對稱軸
我們錄制了教學微視頻,將題目的講解過程完整體現(xiàn),并上傳到微信公眾號。
學生課后利用微課復習:
班級的學生都加入了微信公眾號,同學們在課后可以登陸網(wǎng)站,打開視頻,再次回顧老師的講解過程,并且可以重復觀看,什么地方不懂了,返回再溫習也行。這樣就加深了學生的學習達成度,最大限度做到問題天天清。
我們將每天課堂上的知識點都制作成了大約5分鐘的微視頻,上傳到微信公眾號中。同樣, 我們挑選了同一個年段的兩個班級的同學作為試點。這兩個班級在第一學期的期末考試中分別有10個和9個同學不及格。在第二學期,我們征得了家長的同意后,讓班級中的同學每天晚上在家長的監(jiān)督下先觀看老師錄制并上傳到公眾號中的課堂知識的視頻后,再做數(shù)學作業(yè)。在第二學期的期末考試中,兩個班級的不及格人數(shù)下降到了4個和5個。
三、未來的展望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技術的發(fā)展,我們希望可以建立一個針對學生課前復習和課后預習的平臺。平臺上提供每節(jié)課的知識歸納微課,學生在課前可以觀看預習,也可以在課后進行復習,平臺會自動進行統(tǒng)計,老師們就可以了解學生們是否按時觀看了視頻,進行了學習。平臺還提供課后練習,學生們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學習狀況進行不同層次的訓練,同樣習題也提供老師的講解,并且老師們可以隨時跟蹤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對教學進行相應的調整。
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并與其他學科整合已是現(xiàn)代化教學方式之一,它亦是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教師在教學中合理的運用信息技術,能夠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深入思考,讓學生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讓信息技術為教學“畫龍點睛”!
參考文獻
[1] 許丹丹. 初中生學習策略的現(xiàn)狀調查及其改進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2.
[2] 徐蒙蒙,孫小晨. 初中生數(shù)學學習困難與輔導策略研究[J]. 科教文匯(中旬刊),2015,(07):99-101.
[3] 隋非洲. 初中生數(shù)學學習困難成因的比較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