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校舞蹈社團是以學生的自主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力求活動的成效性,使在社團活動的開設與開展逐漸成為我校素質教育的亮麗的窗口。
關鍵詞:教學觀、人才觀、效能觀;趣味性;興趣
近年來學校開展了很多社團活動,從最初的興趣小組發(fā)展成今天的社團活動,這是教師和孩子們共同努力的結果。本人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負責擔任合唱社團指導教師。我們低年級合唱社團是由二三年級對合唱有興趣、有演唱天分的孩子們組成的一個大家庭。剛開始一看見孩子們有些不知所措,因為沒有經驗,不知道應該怎么去指導孩子們。后來通過學習,慢慢掌握了訓練方法、方式。我對開展合唱社團有以下觀點:
一、 拓寬思想
要以正確素質教育的教學觀、人才觀、效能觀努力適應孩子的天性和興趣。要更新途徑,由淺入深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掌握合唱的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唱興趣,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一) 從簡單的音樂律動入手
1.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音樂節(jié)奏感
節(jié)奏是音樂諸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它被稱為音樂的“骨骼”。德國卡爾.奧爾夫的音樂教育體系,強調以節(jié)奏感為基礎,進行音樂教育。沒有節(jié)奏感就無法演唱歌曲。為了讓學生能掌握良好的音樂節(jié)奏,配上簡短有趣的兒歌,讓學生按節(jié)奏說兒歌,做律動,從簡單的節(jié)奏型到復雜的音樂型,一點一點滲透,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節(jié)奏感。例如:學生在學習下列節(jié)奏時,配上兒歌,讓學生邊說,邊做律動:
節(jié)奏:××︱×—︱××××︱×××︱
兒歌:111一只小雞嘰嘰嘰
(拍手)(做小雞捉蟲動作)
××︱×—︱××××︱×××︱
222兩只小狗汪汪汪
(拍肩)(做小狗扇耳朵動作)
××︱×—︱××××︱×××︱
333三只小羊咩咩咩
(拍手)(做小羊點頭動作)
××︱×—︱××××︱×××︱
444四只老鼠吱吱吱
(拍肩)(做老鼠捉食動作)
××︱×—︱××××︱×××︱
555五只斑鳩啾啾啾
(拍手)(做斑鳩展翅動作)
2. 節(jié)奏與肢體有機結合
學生具有一定節(jié)奏感的基礎上,我逐漸教學生學習上肢組合,下肢組合及上下配合組合,由簡到繁地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調能力。孩子分辨左右手,左右腳的能力較差。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掌握動作,我把孩子的四肢起上名字(左手是姐姐,右手是妹妹,左腳是哥哥,右腳是弟弟)然后再編成兒歌或順口溜?!案绺缣艿芴?,弟弟跳時哥哥隨,哥哥跳完弟弟跳。”這樣學生就會準確地把動作做出來,充滿童趣,增強了學生對合唱的興趣。
(二) 利用趣味性的圖譜,幫助學生學習舞蹈
過去舞蹈教學是教師領學生一遍一遍地反復練習,強化記憶,掌握律動,這樣學生不但沒有興趣學,而且記憶不牢,依賴性極強。針對這種情況,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掌握一定合唱技能的基礎上,設計了合唱圖譜進行教學嘗試。設計時,我認準三條:一是必須具有趣味性,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二是必須具有可視性,能啟發(fā)學生的靈感;三是必須要形象逼真,學生能看懂。如:在學習歌曲《小鴨子》時,我提前讓學生了解小鴨子的圖譜,這樣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就被集中到鴨子圖譜上。我要求學生看圖譜學律動,個別的地方稍加提示,學生很快就掌握了,隨后我又出示另一張鴨子的圖譜,要求學生看著學。這樣一張又一張,學生們學得興致勃勃。最后,配上音樂,學生邊看圖譜邊隨音樂表演,在理解音樂的基礎上很快掌握了完整的合唱律動和基本要領,教學輕松、活潑。
(三) 利用合唱術語,鼓勵學生創(chuàng)編律動
在教學中我運用專業(yè)性、科學性語言指導學生學習合唱律動,促使他們一開始就形成正確的運動記憶。我還運用感覺性語言,讓正確的感覺與正確的動作建立聯(lián)系,并不斷強化鞏固這種聯(lián)系,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在教會學生掌握合唱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作,消除膽怯心理,幫助他們增加創(chuàng)作的勇氣和信心,敢于標新立異。
二、 用真實的情感表現(xiàn)合唱
(一) 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音樂和表現(xiàn)音樂美的興趣
興趣是從事音樂活動的內趨力,是接受音樂教育的內部條件,有了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地參加合唱社團活動,才能進入音樂領略音樂作品中表達的美。因此,要培養(yǎng)他們愛聽、愛唱、愛表演,進而用真實的情感體驗來表現(xiàn)合唱的美。
(二) 培養(yǎng)學生感受音樂和表現(xiàn)音樂的美感
音樂美感是在感知音樂時對音樂產生一種美的感覺和情緒的體驗,并根據對作品的理解通過作品的內容和動從心弦的音樂形象來喚起學生心靈深處的審美感受和審美體驗。進而陶冶學生的精神,真實地表現(xiàn)合唱歌曲。反之,學生聽音樂不動情,沒有理解作品蘊含的思想感情,盡管合唱的再動聽,他流露出的表情也一定是非常的一般,讓人看了很不舒服,甚至有的學生根本不理解作品所表達的主題思想是什么,更談不上把這種主題思想在合唱中準確真實地表演出來。針對這種情況,我的做法是:(1)幫助學生理解作品。(2)用音樂的性質和教師的示范感染學生,使學生很快地把握了歌曲的內在情感,從而自然地流露出喜悅的表情。
三、 聯(lián)系其他知識,提高合唱社團水平
人的知識結構猶如金字塔,根基廣博,高度才能堅穩(wěn),不然就如“竹竿立地,根基不穩(wěn)”很難向上發(fā)展。社會的發(fā)展,教育改革的深化,要求為社會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因此,合唱教學必須與其他學科互相聯(lián)系,相輔相成。這樣既豐富了合唱教學的內涵,又擴展了知識結構,使學生得到全面提高?,F(xiàn)在我們合唱教學的最終目的并不是把所有的孩子都培養(yǎng)成為專業(yè)的合唱演員、未來的合唱家,而是要通過開闊學生視野,使他們有參與合唱活動實踐的本領,培養(yǎng)他們能唱、會跳、能欣賞、能想象、會創(chuàng)造的能力,萌發(fā)學生感受美、表現(xiàn)美、欣賞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具有一定藝術修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合格人才。
作者簡介:
許愛芳,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肅省和政縣龍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