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禮義
摘要:構建高效英語課堂是新課堂改革的迫切需要,是新課程改革對英語教師提出的最新要求。因此,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讓
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下高效率地學習。
關鍵詞:高效課堂;學生特點; 策略
中國分類號:G633.41
現(xiàn)在教育倡導減負提質,追求卓越課堂或高效課堂,向40分鐘要質量。高效課堂是在追求“四維目標”,實現(xiàn)更高層次的教育。筆者經(jīng)過十多年的教育教學,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分階段試談自己對高效課堂的一些想法。培養(yǎng)英語學習興趣,為高效作基礎;教學情境設計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動起來;營造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笑起來;課堂上“浪費”點時間,讓學生輕松起來。
一、初一階段
(一)初一學生特點
才跨入中學,新學習環(huán)境,新老師及同學,學生學習具有新鮮感。特別是英語學科,有些孩子對其有很強的神秘感。初一學生的年齡都在十二歲左右,他們在性格上仍比較活潑,好動好表現(xiàn)。對學習仍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
(二)初一高效課堂策略
1、興趣培養(yǎng)是基礎
孔子早在兩千年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xiàn)實和最活躍的成分,它使學習活動變得積極、自覺、主動和愉快,從而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學生才跨入初中接觸到英語之時,這是培養(yǎng)興趣的關鍵時期。只有學生對其感興趣,在課堂上才能做得更好,讓高效課堂成為可能。
2、精心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寓學于樂是關鍵
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對學生學習英語是非常有幫助的,它能在短時間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動他們的學習樂趣。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運用,課堂上老師應當設法創(chuàng)設語言運用環(huán)境,使學生積極參與交流,活動,善用所學的語言。
(1)實物設計情景
實物是最常見的直觀教具,在課堂上運用它,能夠提供語言情景,增強語言交流的真實感。例如,學習What color is it?這一句型時,教師可直接指著學生的學習用品或衣物進行操練,加深對這些單詞的印象。
(2)表演體會情景
把新的單詞或句型轉化為情景對話,通過表演呈現(xiàn)情景,讓學生感知并掌握新知識。例如,學習了有關yard sale的知識后,就叫學生把家里舊的小物品帶到班上來拍賣。把自己不需要的或自己不喜歡的東西賣掉,賣的時候要介紹你的物品的特點或珍貴之處,在叫賣過程中孩子們是很開心的一件事。這樣學生就可以“動”起來,積極參與交際活動,真正運用所學語音。
(3)游戲融于情景
教學游戲是實現(xiàn)課堂教學多樣化,趣味化及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對初一學生而言,游戲仍是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為英語教師,一定要抓住這一切入點,充分運用于教學中。例如,教學Wheres my schoolbag?時,我通過演示一個小小的魔術,輕松就把學生帶入到我的教學情景中來了。然后再學介詞on, in, under時,學生的興奮勁很強,很快也掌握了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
二、初二階段
(一)初二學生特點
進入初二后,學生對英語最先的新鮮感逐漸淡化。一些在初一時隨便應付就能學好英語的學生的思想依舊放松,當接觸到較難的內容時,在心理上不能及時作出調整,易產(chǎn)生逃避和畏難情緒,導致學習興趣下降。同時,初二學生正處在叛逆期,性格不穩(wěn)定,心理仍處于未成熟的狀態(tài)。但他們有了自己的想法,對老師易產(chǎn)生抵觸情緒,對以往的教學方法感到枯燥乏味。由于身體及心理的變化,更多孩子不像初一時那么擅于表現(xiàn)了。同時學生的成績也出現(xiàn)了分化。
(二)初二高效課堂策略
1、建立更加和諧的師生關系
初二學生的種種叛逆及學習的分化,讓老師生氣,焦慮。有些教師性格急,看到學生的表現(xiàn)就大發(fā)雷霆,訓斥學生。結果是學生當時的表現(xiàn)可能好了一點兒,課下對英語學習更糟糕,甚至討厭英語。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師生關系的和諧是學生主體參與的前提。學生只有在輕松,活躍,融洽的民主氛圍中學習,才會勇于實現(xiàn)自我,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因此,老師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要努力營造一個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從無意思參與到有意識參與,使英語課堂真正成為一個師生共同參與的創(chuàng)造過程,讓課堂的有效性發(fā)揮到極致!
2、精心設計教學任務,分層次教學
經(jīng)過一年的學習,有些懶惰的學生已經(jīng)欠下了賬,隨著知識難度的增加,他們跟不上老師的步伐了,出現(xiàn)了分化。面對一個班有不同層次的學生,老師應因材施教。在課堂上,老師要為各個層面的學生都設計適合他們的教學任務。既有簡單的,也有適中的,當然還得有部分有一定難度的,具有挑戰(zhàn)性的。這樣全體學生都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高難度的內容還能給學習好的學生帶來不小的成功感。
三、初三階段
(一)初三學生特點
初三是升學的關鍵階段,各科教師上課都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總結知識點加大量練習,學生都被動地接受知識。加上成堆的試卷的轟炸,學生基本都處于疲憊不堪的狀態(tài)。
(二)初三高效課堂策略
1、課堂上合理地“浪費時間”
課堂上合理地“浪費時間”指老師必須給學生一點兒思考質疑和內化知識的時間。亞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钡诔跞恼n堂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為了趕教學進度,通常會盡可能多地增加課堂教學容量,使得課堂時間基本被老師占用。再加上現(xiàn)在教學設施的改善,教室里都有電子白板和投影儀。老師準備的材料和例題,鼠標一點就出來了。老師經(jīng)過備課,對題目的內容和要求清清楚楚,可學生連題目都沒看完,老師就開始講了。哪里還談得上理解和思考的時間?沒有理解和思考,對此知識點都沒掌握,就很難生成新的質疑,這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因此,課堂上教師要給足時間給學生思考,留夠時間給學生內化重難點。
2、合作學習
在初三的學習時間里,新授課及少,大部分都是復習講評課,在這種情況下可采取小組合作學習。課堂上,分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以前講完形填空時,都是老師詳細地分析,學生不管懂還是不懂都得聽,也易走神,其效果極差。若是同一篇題,再讓學生做一遍,他們以前出錯的地方仍然還會再錯。因此,教師得改變戰(zhàn)術,采用合作學習的形式。教師先給答案,學生核對答案,然后小組討論、交換自己的意見。這樣大部分題學生可以自己解決,教師只是解決難點。這樣既抓住了重難點,學生也學得深刻,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總之,高效是課堂永恒的追求,作為教師,就得在教學過程過程中不斷思考,不斷總結,找到屬于自己的高效課堂。同時,在課堂教學中要多關注學生的情感,讓教師和學生在和諧的環(huán)境中共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