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瑾
【摘要】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適應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節(jié)奏,從而使得我國的教學模式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體驗式教學方法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已經(jīng)被廣泛地應用于我國初中教學過程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采用體驗式教學方法不僅能有效解決我國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存在的問題,同時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學習質(zhì)量的提高。因此,進行體驗式教學方法的研究是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本文將以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為例,研究體驗式教學在初中教學中應用的策略和方法。
【關(guān)鍵詞】體驗式教學;初中;歷史與社會
【中圖分類號】G633.51
0引言
體驗式教學方法是在新課改政策實施以后才被廣泛應用于教學過程中,采用該種教學方法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而實現(xiàn)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目標。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內(nèi)容比較枯燥乏味,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將體驗式教學方法應用于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中不僅能改變課堂教學形式單一的現(xiàn)狀,還能促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將從分析體驗式教學的特點入手,提出在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中進行體驗式教學的方法,希望能為以后的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工作提供一些幫助。
1體驗式教學的特點分析
1.1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所謂體驗式教學就是指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通過學生的感覺器官感悟知識點,以此種方式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并要掌握運用這些知識點的方法。由此可見,體驗式教學是以學生為主,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中以教師為主的習慣。此外,體驗式教學方法還要求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鍛煉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要在學習的過程中多動腦、多動手。這種教學方法最大的特點就是尊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1.2重點突出“體驗”
從字面上我們就能知道體驗式教學方法和其它教學方法的不同在于“體驗”二字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這種方法時也應重點突出“體驗”,所有的教學活動也都應以“體驗”為中心進行。這也是和傳統(tǒng)教學方法有很大差別的地方,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中更加重視教師的講解,學生主要的任務是聽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不會注意到學生體驗的重要性,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使得很多學生都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加深對“體驗”的理解,并將其運用于教學過程中。
1.3遵守因材施教的原則
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發(fā)育都不成熟,無論是在學習方法上還是學習態(tài)度上都具有自己一定的特色。傳統(tǒng)的單一形式的教學方法不符合初中生的特點,從而阻礙了他們學習成績的提高。體驗式教學方法主要是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即體驗式教學方法要遵守因材施教的原則。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言行進行仔細地觀察,尤其是要注意學生的一些異常行為,以此判斷學生的性格特點,制定符合學生特點的學習方法,這樣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以及學習質(zhì)量的提高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1.4具有很強的實踐性
體驗式教學方法也可以說是一種實踐性教學方法,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在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中應用時,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促使學生能主動學習,同時還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多為學生提供一些實踐的機會,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
2如何在初中歷史與社會課堂中進行體驗式教學
2.1發(fā)揮學生想象力
初中歷史與社會課堂教學過程中涉及到很多史料知識,這些知識是現(xiàn)代學生沒有經(jīng)歷過的,而學校也會因各種因素的限制無法為學生提供實地參觀的條件,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學生以史料為基礎,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也應根據(jù)授課內(nèi)容采用不同的方法鍛煉學生的現(xiàn)象能力。例如,在講解中國古代史的知識時,教師可以根據(jù)現(xiàn)代保留下來的建筑、文化習俗等引導學生進行想象,還可以讓學生根據(jù)現(xiàn)代生活想象古代生活的情景。
2.2注重師生之間的思想交流
在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師生之間的思想交流,這對于體驗教學方式的實施具有很大的幫助。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教師應做好下述工作。第一,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準備工作不僅要包括教學的內(nèi)容,同時還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設計好體驗學習的內(nèi)容;第二,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為學生留取情感體驗的時間;第三,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促使學生能投入到教學活動來;第四,要確保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即要關(guān)注學生參與的廣度。
2.3進行情境模擬教學
在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中會涉及到很多歷史事件,學生在分析這些歷史事件時往往會以現(xiàn)代人的視角看待問題,即使他們認識到這些事件發(fā)生的社會時期與現(xiàn)在不同,也難以改變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這種看待歷史事件的態(tài)度不僅會影響學生對歷史事件的判斷,同時還難以充分發(fā)揮體驗式教學的作用。這一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主要是學生缺少對歷史社會環(huán)境的感悟,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進行情景模擬教學,為學生營造一種逼真的歷史環(huán)境,使其能感受到當時環(huán)境下人的思想變化。教師可以采用人物扮演、情景再現(xiàn)等方式進行情景模擬。
2.4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是指在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過程中要采用探究體驗的方法,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第一,要讓學生自己評價歷史事件。讓學生以自己的視角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進行評價,這一過程就是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第二,在課堂上可以就某一事件組織辯論比賽,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還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歷史的理解;第三,在課堂上不要阻止學生發(fā)言,無論學生的言論是否正確,教師都應聽取學生的看法,這也是學生和教師進行交流的一種方式,有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思想觀點。
3結(jié)語
總之,體驗式教學方法符合新課改的規(guī)定,將其應用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過程中不僅能提高教學的效果,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對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具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應在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中大力推廣體驗式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胥新建.試論體驗式教學在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9):43-43.
[2]張偉.體驗式教學在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教育界,2014,(29):162-162.
[3]郭世賢.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中體驗式教學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2,(3):191-1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