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丹波
【摘要】作文是衡量學生語文素質的重要尺度,是現(xiàn)代社會進行交際的重要手段,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生寫作時,要讓學生在生活的同時,充分發(fā)揮想象,敢于舒展和張揚,可以從天空到海底,從國內到國外,使作文有生命力,以便是自己在作文時擁有自己翱翔的一片天空!真正學會正確、合理的使用文字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真切感受。
【關鍵詞】作文教學 ; 觀察生活 ; 寫作訓練 ; 共同提高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2-0200-01
眾所周知,作文是衡量學生語文素質的重要尺度,是現(xiàn)代社會進行交際的重要手段,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文教學中,對教師而言,最難莫過于作文;對學生來講,最難寫的也是作文。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源動力呢?美國教育家華特·B·科威涅斯曾說:“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符?!痹诮虒W的實踐中我們深刻的領悟到語文就是生活。但學生視作文為畏途,是因為學生們生活在“生活”中,缺觀察,少積累,感悟淺,品位低,致使他們作文脫離實際,生編硬套,廢話拼湊。所以,我們要引導學生真正理解語文即是生活,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生活,用心體驗生活,捕捉寫作靈感,發(fā)表自己見解。要達到這個目的,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觀察生活,力求內容真實
如《美麗的西雙版納》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幅神奇秀麗的自然風光和質樸深意的民俗風情畫,引人入勝,是因為作者善于觀察,以生活為寫作素材,通過細致入微的觀察、感受和思考,從而打動讀者的心。所以在作文教學時,我們應鼓勵學生全景式的描寫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動心靈的寶藏,寫真人真事,抒真實情感?!氨仨殞さ皆搭^,方有甘甜的水喝”。這“源頭”就是我們的五彩繽紛的生活,讓生活成為學生自己真正的創(chuàng)作源頭。實踐證明:當學生一起充滿激情去感受生活時,生活自然就會饋贈給他們寫作的靈感,在他們的內心世界掀起波瀾,那么寫作的興趣和沖動將自然而然地滋生,因此教師在位學生創(chuàng)設情景的同時,應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深入生活題為生活,關注生活,位寫作積累材料。
二、積累材料,豐富寫作素材
許多學生平時很少課外閱讀,缺乏寫作材料,對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學生作文有話可說,有物可寫,必須注意積累寫作素材,提倡多閱讀文章。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得多,才能博古通今,才能深刻的了解生活,寫起文章來才能左右逢源,如有神助。但僅僅靠多讀是不夠的,韓愈說:“學以為耕,文以為獲”。因此強調學生對所讀文章還要進行熟讀精思,融會貫通,積累材料,讓它成為自己寫作的“源頭活水”,學會遷移,靈活地運用到作文中去。
三、模仿范文,形成寫作特點
幾年來,在我批閱過的學生的許多好文章中,多數(shù)都是向名家名篇學習之后加上自己的創(chuàng)意寫出來的,因此,模仿也是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徑,如王勃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就是從庚信“落花與芝蘭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脫化而來的。有的人認為范文只能使學生重復別人的思想和語言,束縛他們的創(chuàng)造品質。其實范文可以形象的讓學生知道某一篇作文該寫什么和怎么寫,這種給學生提供參考文章的做法,比教師在課堂上費盡心機的講效果要好得多。運用范文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學一些寫作技巧和語言,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獨創(chuàng)精神。
當然范文的選擇是有講究的。范文的可以與學生的作文題目類似,但不能相同,盡可能把學生的作文當范文,因為這些在作文無論在寫作方法還是在寫作語言上都使學生感到親切。同時,范文可以多提供幾篇,讓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了解同一現(xiàn)象的寫法。這樣就能使學生獨立思考,一旦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被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就會提高,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他們能看到我們所看不到的東西,想到我們沒想到的東西,甚至在用詞用句上也許會創(chuàng)造不少“奇跡”。
四、以說促寫,下筆成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可以看到:有些學生說話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而作文時卻老虎吃糖——無從下手。原因何在?因為說在實際生活中實踐較多,而寫卻較少。沒有實踐,怎能靈活運用呢?因此在寫作訓練時,我充分抓住每個單元之中的口語交際,讓學生先說后寫,也就是在作文時,讓學生構思后,把要寫的內容說出來后再寫。還可經充分利用課前三分鐘進行演講,培養(yǎng)口頭作文能力,并引導學生把“說”和“寫”聯(lián)系起來,這樣說說寫寫,寫寫說說,不僅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而且通過說話過程中對口頭語言敘述,提高書面語言能力,使學生寫作能做到中心明確,條理清晰。
五、作文批改形式多樣,突出能力訓練
作文難改是所有的語文教師的心聲。毫不夸張的說,如果教師認真仔細的批改每一篇作文,那他花的時間一定不比所有學生寫作文所花的時間少。正因為作文難批改,很多教師為了應付學校檢查和敷衍學生企盼的目光,紛紛用“閱”和“分數(shù)”來代替點評。這一點我認為這樣批改的教師心理一定也明白——這樣批改對作文教學毫無益處。學生一學年下來作文的收獲可能也只有幾個分數(shù)罷了。再者大多數(shù)教師在批改方式上單一全批全改。沒有采取一些適應實際的批改方式。全批全改是作文批改的一種重要方法。但這種方法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只是教師一言堂,不能多方面再現(xiàn)學生作文的優(yōu)點。所以,作文批改應針對學生實際采用靈活多樣的批改方式,如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讓他們自己學會修改作文。這一方面提供了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重新認識的機會,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學會修改作文。如此,學生下次作文時就會注意這些方面。再如抽組批改,將更快更有效的反映學生的作文水平,因為一個小組基本可以反映全班的學生在作文時出現(xiàn)的普遍問題。當然,作文批改方式有很多,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要讓學生真正參與到作文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讓他們真正成為作文教學的主體,讓他們自發(fā)的產生寫作的欲望。作文批改要有評語,而且要求評語要有重點,因為一篇作文我們可以從多個方面去批改,這就要求評語與本次作文訓練目標相符合,再者,應特別強調表揚學生作文的優(yōu)點,提高學生作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總之,在教學生寫作時,要讓學生在些生活的同時,充分發(fā)揮想象,敢于舒展和張揚,可以從天空到海底,從國內到國外,使作文有生命力,以便是自己在作文時擁有自己翱翔的一片天空!真正學會正確、合理的使用文字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真切感受。由于每個人成長的環(huán)境不同,對事物的感悟有深有淺,對語言文字的領悟與審美各具差異。所以,寫出的文章應是與眾不同的,或風趣詼諧,或華麗工巧,或深層委婉,或粗獷豪放,都會有自己的喜愛與獨特的感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