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平
【中圖分類號】G625.1
摘要:班主任是學校中全面負責一個班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師。小學生作為祖國的花朵、未來建設與發(fā)展的接班人。其接受良好的教育與指導至關重要。 小學生,行為習慣自制力差,學習興趣不高,勤奮努力自覺性不強。作為班主任要針對小學生的特點引導和幫助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為此,本文結合工作實際,總結分析如何做好小學班級管理工作。
一、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想要了解他們,與他們展開順利的溝通,就需要掌握不同學生的性格,對其成長的家庭環(huán)境有所了解。小學生所能接受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同的,同一種教育方式未必能使用在不同的人身上。例如,有的學生對于自己犯的錯誤能夠虛心接受;有的學生比較沖動,如果直接批評會使得他情緒更加激動,因此只要先平靜安撫,待其冷靜后再委婉指出錯誤;有的學生由于家庭因素需要班主任給予特殊的關愛;有的學生上課不遵守紀律,只是為了吸引老師的注意。因此,班主任要做好學生管理工作,就要把握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有一句話,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在班主任工作中,使我深深地懂得小學階段是人的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人的基礎素質形成的開始階段,而良好的班風班貌是各種習慣養(yǎng)成的基礎,則是良好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期。作為擔負萬丈高樓平地起的鋪路人,應該以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為突破口,從而促進班風班貌的整體發(fā)展。
從班主任是全班學生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轉變?yōu)閷W生的服務者,樹立為學生服務的理念,切實當好學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一個班幾十個學生,性格特點不同,興趣愛好不同,家庭教育也不同,如何把他們培養(yǎng)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一代新人呢?如何讓這些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個良好的開端呢?我想,空頭說教是沒有用的,重要的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通過生動活潑的教育形式,熱心地引導。一年級的小朋友,他們不知道為什么學習,為誰學習,也不知道怎么學習,我就根據他們喜歡聽故事的特點,經常講些小數學家、小文學家、小畫家、等名人的故事給他們聽,用這些生動的故事把他們吸引到學習上來,小朋友一聽入了迷,我再引導他們想一想,說一說,聽了故事,你心里是怎樣想的?把你們的想法說給大家聽聽,看誰想得好,說得好。小故事的吸引力起到了作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受到了熏陶和啟迪。
在孩子們有了美好的學習愿望以后,我就根據他們爭強好勝的心理,開展學習競賽,每次競賽之前,我都發(fā)表熱情洋溢的講話,如,書法比賽之前我說:同學們,這節(jié)寫字課,我們進行書法比賽,要求字寫得橫平、豎直,筆畫清楚,端正有力,看誰寫得最漂亮,寫得好的,我們就評他為小書法家。老師還要把寫得好的張貼再專欄里,老師還有很多的小獎品要送給大家。這一下,同學們可來勁了,一個個手握鉛筆,聚精會神,一筆一畫地認真書寫。一張張工整的作業(yè)展示在我的眼前。評出來的小書法家們,得到了獎品,心里可高興呢。學習興趣自然就調動起來了。
三、班級管理方法
1.用榜樣確立行動的準則
小學生習慣地把老師對事物的認識,當作是唯一的真理,也習慣于把教師的行為方式當作理想化的模式。在他們心目中,老師是無所不能,十分完美的。作為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言行潛移默化的去影響學生,做學生的表率。只要你真正做到熱愛教育,用自己的愛和熱情去撞擊那一顆顆幼稚的心靈,充分發(fā)揮你的聰明才智,那么你一定會成為一名出色的小學教師。
2.強化日常行為教育,落實班級管理制度
小學教育主要是養(yǎng)成教育,一個人能否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高尚的思想品德,關鍵在于小學階段的教育。因此,要扎實有效地加強學生的常規(guī)訓練,加強對學生課堂紀律、禮貌、衛(wèi)生和勞動等方面基本行為準則的教育。訓練的內容包括《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要求的常規(guī)、課堂常規(guī)、集會和出操常規(guī)、衛(wèi)生常規(guī)、勞動常規(guī)等諸多方面。訓練可以通過集體或個人、單項強化或全面優(yōu)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務必使每個學生具有自我約束力,形成習慣,保證整個班集體隨時表現出“活而不亂,嚴而不死”的良好班風班貌。
3.培養(yǎng)班干部,起好帶頭作用
培養(yǎng)一支強有力、責任心強的干部隊伍,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前提。選拔干部時,必須選在同學中有威信、能以身作則、能給學生處處起到帶頭作用的。班主任把一部分權力下放給班干部,并定期召開班干部會議,總結他們在工作中的經驗與失誤。如學習委員抓學習,主動給學習差的同學補課,督促他們完成作業(yè);生活委員抓后勤,搞衛(wèi)生。這樣一來,他們都特別負責任,不僅能把自己工作做好,還能互相提醒,互相幫助,使班級工作很少出現失誤。
4.培養(yǎng)班級正確輿論,形成良好班風
培養(yǎng)一個團結友愛、奮發(fā)向上、紀律嚴明的良好班集體,是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基礎。良好的班風一旦形成,對學習和生活在這個班級中的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有著強大的感染力。良好的班風應該是反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反映新時代人才素質要求的,一個具有良好班風班貌的班集體,一定具有凝聚力,吸引力,一定會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習慣養(yǎng)成的環(huán)境氛圍。
四、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古人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作為一名教師,無論工作時間長短,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自身都有許多不足和缺點,尤其在班級管理方面。所以,教師要不斷學習,努力改變自己,發(fā)揮自己的長處,改正自身的缺點和不足,努力提高班級管理水平。在這方面,我們要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學習他們管理班級的先進經驗。閑暇之余,讀一些小學生心理之類的書,確實感到受益匪淺。重要的是不要挑剔學生身上的毛病,而要看到自身的不足和缺點。要努力改變自己,提高自身文化素質,接受新的挑戰(zhàn),要爭取當一名優(yōu)秀教師,管理好班集體。
五、總結
總之,要想做好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需要充滿關愛地看待每一位學生,要走近學生的心靈,與學生交朋友,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建立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要管理好班級,提高管理水平,不僅要有先進的科學的方法管理班級,還要不斷學習,提高自身文化素質水平,這樣,才能做一個好的小學班主任。
參考文獻:
[1]吳芙蓉《小學班級管理心得》[J].素質教育論壇,2010,(9):77.
[2]米珍.淺談小學班級管理的藝術.《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3年
[3]頓珠次仁,《也談如何優(yōu)化小學班級管理》,科教縱橫,2008年第11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