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
【摘要】越來越嚴峻的環(huán)境惡化,使得環(huán)保成了世界性的、需要全人類共同完成的課題。環(huán)保意識、環(huán)保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和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盡管“路漫漫其修遠兮”,但只要我們有意識的去培養(yǎng),去提高,相信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會越來越美。
【關鍵詞】道德無意識行為 ; 意識行為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2-0069-01
一、學校教育,育“德”為先。
當前的學校教育越來越復雜化,教育教學體制改革在即,素質(zhì)教育在即,使得教師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法。教師不能只做知識的傳授者——教書匠,還要育人,即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思想品德的教育,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shù)。改革開放大門的敞開,現(xiàn)代科技的高速發(fā)展,使得各種信息、各種思潮和觀念魚目混雜的悄然走進我們的學生,猛烈地扣擊著學校的大門。當下,許多傳統(tǒng)的美德被丟棄,社會風氣在滑坡,攙扶老人反被訛,給哭鬧的嬰幼兒服用安眠藥等道德淪喪,良知泯滅的惡性事件頻發(fā)。這些事件使得素以思想品德教育為優(yōu)勢的學校教育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
二、環(huán)境道德教育勢在必行。
2003年春天,席卷了整個中國,使全體國民陷于一片恐慌中的“非典”,在美國個別州出現(xiàn)的“猴痘”和“西尼羅河”病毒,今年非洲開始爆發(fā)的埃博拉疫情……使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我們生存的環(huán)境正面臨危機,這種危機的出現(xiàn),正來自于我們?nèi)祟愖约?。接二連三的“病毒”風過后,我們不得不反思:我們都做了什么?為什么會這樣?今后我們將怎樣做?
三、環(huán)境道德“無意識——意識——行為”全新過程的培養(yǎng)需要兩個步驟。
(一)環(huán)境道德“無意識——意識”的形成是最基本的“喚醒”的教育過程。
我們生存的環(huán)境出現(xiàn)了危機,我們要努力拯救我們的環(huán)境,反思之后,我們該采取措施,加大力度,提高我們的環(huán)境道德意識。于是環(huán)境道德教育成了當前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
1.學校教育為重。走進課堂,我們教師便把這種環(huán)境道德的理念,融于所教學科的知識中,使二者協(xié)調(diào)一致,自如的合為一體,融于一爐,難分彼此。自然的做到,以教育為主線,將德育放在首位。使德育教育像春雨潤物般細無聲,收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并使德育教育在教學中得到持久。
環(huán)境方面的德育教育既有有意識、有目的地安排的,如上所述的知識點與德育融為一體的教育。也有隨機的、于無形中進行的。比如有時看到學生隨地吐痰,隨處吐口香糖或扔雜物等,我會什么也不說,只是默默的盯視著他,讓他覺得羞愧、為難,從而自我覺悟,自我檢討,承認錯誤。以“自醒”的方式,于默然之中達到了思想教育的真正目的。在這一無形的過程當中,對其他同學也是一個無言的警示。當然,如果老師的這種盯視不起作用的話,單獨談話也不失為最好的方式。再過分者,讓他在小范圍內(nèi)丟丟面子也不是行不通的??傊还苁悄姆N形式,前提是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通過合理恰當?shù)姆绞礁嬖V他這些不良的行為習慣有損于他的個人形象,會影響他的今后發(fā)展等,使他從切身的利益去考慮而接受老師的批評,從而改掉自身的惡習。
2.社會和家庭教育不容忽視。環(huán)境道德意識的培養(yǎng),學校教育固然重要,但也離不開社會和家庭的教育。學生的活動場所除了學校還有家庭和社會。學生的一些不良行為,都可以在家庭或社會(其活動范圍)找到原型。所以家庭中的父母或長輩必須首先提高自己的認識,改正自己的不良生活習慣,因為身教重于言教。另外,社會教育也不可忽視。我見過一則報道,新加坡禁售了十年的口香糖剛剛被“解禁”。為什么?因為處理口香糖污跡的技術(shù)遠比生產(chǎn)難得多。新加坡政府寧可不賺錢也要禁售??春?,我很受啟發(fā):政府能不能采取一些有利措施,制止一些不必要事情的發(fā)生?;蛘卟灰獮榱艘粫r的“利”蒙蔽了雙眼。另一則報道:距離中國很近的日本之所以未發(fā)生一例“非典”,是因為日本人從不隨地吐痰,而是將其吐在紙上,包裹好,投入垃圾箱內(nèi),甚至打噴嚏都用手帕或胳膊掩嘴而為之;稍有感冒咳嗽,馬上會主動戴上口罩,避免病菌病毒傳染給他人。中國人都能做到嗎?我不敢肯定??戳诉@些宣傳報道,我很受觸動,我也必將這些再傳于我的學生們。相信所有看過、聽過這些報道的人都能有所認識,并加以改良。
(二)環(huán)境道德“意識——行為”是“覺醒”的德育再提高的過程。
通過宣傳教育來提高學生的環(huán)境道德意識也并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這只是一個“無意識——意識”,或者說是意識形成加強的一個過程,卻并不是一個人思想品德轉(zhuǎn)化、提高的一個完美的全過程。
1.責任感、正義感的召喚。一次,我?guī)Ш⒆拥胶_呁妫幸粋€其貌不揚、穿著有點邋遢的婦女坐在離我們很近的地方。過了一會兒,沒想到的事情發(fā)生了:這名婦女竟挽起褲腳下海了,她一趟一趟地往返于淺水和垃圾箱之間。原來她在是撿拾水中及灘邊的塑料袋等雜物(盡管海邊也有環(huán)衛(wèi)工人)??戳诉@一幕,我很驚詫,也很羞愧。當然,為了教育影響自己的孩子,我們也加入到了撿拾垃圾的行列。雖然我很討厭那些亂扔垃圾的人,并且我也不亂扔,也不讓孩子亂扔垃圾,可我卻沒能像她那樣去和這些不良行為作斗爭,自覺地去抵制。
2.自我意識的覺醒?!耙庾R——行為”是意識再提升的過程。這一過程的提高既需言傳身教,更需自我意識的覺醒。隨手撿拾他人丟棄的垃圾,或及時地對這種行為進行批評,都需要有一定的責任心、正義感和進行抵制的意識和勇氣。責任心和正義感需要家庭、學校來培養(yǎng),需要整個社會來呼吁、召喚。從而完成“意識——行為”第二個教育過程。那么,一個完美的思想品德的提高過程應該是“無意識——意識——行為”的一個全過程。日本全國人民對于垃圾的分類、分時段回收已經(jīng)完全達到了這一全過程標準。怪不得所有到過日本的人都感慨:真是太干凈了!在那里,大街上看不到一個垃圾箱,哪怕在小巷里也見不到一片碎紙、塑料和飲料瓶??墒窃谖覀冞@里,甚至都經(jīng)不起大風的考驗:飛舞的各色塑料袋和紙片使你無奈得只剩下?lián)u頭了。所以,在此,我希望有不良行為習慣的人,通過教育應加以改正,使自己能夠有所意識,也就是環(huán)境道德意識滲透于自身的思想意識中。而有了這種意識的人,對于一些不良習慣,除了自己的“不為之”外,還要自覺抵制他人的“為之”,通過這一“輔助”作為,來提升意識形態(tài),提高自身素養(yǎng),即通過自己的改變來提高他人的素養(yǎng),從而提高了整個社會的文明素養(yǎng)。
四、環(huán)境道德教育任重而道遠。
環(huán)境道德教育同其他的思想道德教育一樣,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艱巨的工作。環(huán)境與我們的生存息息相關,人們的環(huán)境道德素養(yǎng)提高了,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就改善了,環(huán)境的改善是我們?nèi)祟惖呢熑?。為了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地球,也為了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千秋萬代,我們教育者及全社會都有義務來培養(yǎng)和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從小抓起,盡早教育,并且人人都要自覺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愛護我們的生存空間,提高我們的環(huán)境道德意識,以提高我們整個民族的精神文明素養(yǎng)。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