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余
【摘要】課堂提問是數(shù)學課堂上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之一。通過提問,可以開啟學生的心智,調動學生興趣,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數(shù)學學望。學起于思,思源于凝。作為教者,應該充分發(fā)揮課堂提問的效能,把握好提習活動的愿問的“火候”,多層次、多方位、多角度地提出問題,且避免簡單式的一問一答,應該注意在提問時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據(jù)此,本文對數(shù)學課堂上如何實現(xiàn)有效的課堂提問提出了一些見解。
【關鍵詞】課堂提問 ; 積極主動性 ; 有效提問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5-0242-01
有教育家曾說過:“中小學教師若不諳熟發(fā)問的藝術,他的教學是不易成功的?!倍倚滦驼n程理念也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間需要有動態(tài)的信息交流,而這種交流就需要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來解決。所以,教師能否有效的提問,是師生間能否成功互動的關鍵。然而,課堂提問的方式參差不齊,只有對提問巧妙使用,恰到好處,才能產(chǎn)生積極作用,達到良好的效果。那么,什么是有效提問呢?有效提問是指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問。教師要通過精心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合理優(yōu)化教學結構,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這樣的提問才是有效,那么,我們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應該怎樣做才能做到有效的提問呢?筆者從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有效提問必須進行充分的準備
在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提問必須具有一定的針對性,要包含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以及學生對數(shù)學的認知水平。教師切忌隨著教學進程而隨性提問,將課堂當作是過場,應當注意該問題是否具有啟發(fā)性,清楚問題的指向,明確問題是否可以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意識,鼓勵學生進入學習生活中去,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達到提問目的。最好在備課時就準備好幾個有價值的問題,便于隨機應變,精心的設計提問才可以啟發(fā)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
二、鋪墊性的提問活躍課堂氣氛
如果課堂氣氛從始至終嚴肅、緊張,學生即使內心渴望表達自己的意見,也很難舉手發(fā)言;與之類似,如果教師開頭就引問難度系數(shù)大的問題,會無形中增加學生對于本內容的距離感,認為它高深莫測。因此,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教師可以進行鋪墊性的提問。先提問課本所聯(lián)系到的舊知識,為新知識的傳授鋪平了道路,以達到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目的,同時又能降低思維的難度。比如在學習平行線的性質時,教師可以首先提問學生:“什么叫做平行線呢?”當這個簡單的定義問題被回答之后,可以進而提出問題:“那么兩條平行的直線,同位角是否相等呢?”這樣提問,就為平行線性質的講授奠定了理論基礎,使學生緊緊圍繞平行線性質積極思考,探索本定理的證明思路,于是證明的主要難點很容易被突破。
三、提問對象要面向全體并體現(xiàn)尊重
作為教師,本身就應該具備“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懷,體現(xiàn)在課堂提問中便應該做到:不能只提問班里的優(yōu)秀學生,而忽略大部分的普通學生,比如性格內向的和成績落后的;學生回答正確了,適當?shù)目隙ū憧?,學生回答錯了,不可指責與嘲笑,應該耐心地加以引導和啟發(fā)。每個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是不一樣的,無論怎樣的答案,教師要公平、公正,要滿腔熱情,一視同仁。有效教學的課堂能使每個學生都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聲音。以人為本的教師懂得鼓勵學生不惟書、不惟師大膽地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甚至能進行批判性的思考。對學生的不同意見,教師應具備包容意見的雅量,使學生敢于和樂于表達自己的看法。只有創(chuàng)設出一個自由馳騁、寬松自如的氛圍,才能使師生間情感交流暢通,才能消除學生的諸多心理障礙,學生才會無拘無束地參與教學活動。
四、多進行場景式的趣味提問
數(shù)學包含大量的公式和概念,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枯燥乏味的內容,若教師只是照本宣科,學生聽來也索然寡味。相反,若教師有意識地提出趣味性問題,創(chuàng)造出愉悅的情境,則能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去積極思維。教師應該從研究學生的心理著眼,對習題的形式和內容作適當?shù)男拚谔釂柵c學生求知心理之間,創(chuàng)設一種能觸及學生情感和意志領域的情境,有意識的把學生引入一種解題的最佳心理狀態(tài),通過心理上的接受,達到提問情境與學生心理情境的共鳴。例如在講解價錢問題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實際情景,裝扮為商店售貨員,學生則裝扮成顧客進行買賣交談。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意識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生活之中,學好數(shù)學可以解決生活中許多問題,從而又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此坪唵蔚氖虑椋n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使學生在輕松喜悅的情境中進入探求新知識的階段,這種形式的提問,能把枯燥無味的內容變得有趣。
五、掌握課堂提問的言語技巧
課堂上師生交流的主要方式則是言語交流,語言又與思維的關系極為密切,其中教師提問的言語是傳達信息、刺激學生思想的主要工具,因此教師應當十分重視課堂提問的言語技巧,達到促進學生思維的最終目標。
首先,教師提問的語言要具有一定的形象性、情感性和節(jié)奏性。如果教師以平鋪直敘的方式來進行引問,往往容易被學生所忽略或者不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創(chuàng)造動機。但是,如果教師以問題的方式來進行引問的話,可使學生進入一種疑難情景,使得他必須集中精神來進行思考,并調動自己所有的知識儲備和潛能來分析問題。那種“聽明白了嗎?”、“是不是?”、“同意嗎?”等簡單并機械的問題,表面上看師生互動、活躍流暢、熱熱鬧鬧,實際上思維含量低,多數(shù)學生并未深入思考,只是隨聲附和,難以有效地激起學生思考的欲望和認知的參與。
其次,把握提問的順序才能確保問題的準確性和高效性。教師在提問時間上應適應學生心里的接納過程,具有一定的層次感。過早的提問會使學生的思維產(chǎn)生結構上的混亂,造成“欲速則不達”的后果,失去提問的真實意義。而教師設計的問題一定要有層次,有坡度,這樣學生才可以順著教師的思路,逐步推進,逐個擊破重點、難點。
最后,最好在恰當?shù)臅r機地進行有效追問。教師應當掌握啟發(fā)式教學的精神實質,在提問中體現(xiàn)追問和啟發(fā)的精神。追問是有兩個甚至兩個以上提問組成的提問組,它們常常是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此及彼的連貫性問題組成的。追問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深入、更清晰,使學生的回答更規(guī)范、更詳細。
六、結論
總而言之,課堂提問是一門需要教師研究和掌握的藝術,絕非小事一樁。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課堂提問的環(huán)節(jié),加深對班級每位學生的認識,活躍課堂教學的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意識,鍛煉學生大膽發(fā)言的勇氣。只有精心準備的課堂提問,才能對全面提高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質量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新課程名師100條建議》.周勝平.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7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