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三六
【摘要】在認識中職學生的身心特點,結合筆者從事中職生班主任工作經(jīng)歷以及工作單位的實際情況,除專門思想教育課程外,對中職學生思想教育方式做一個淺析,給思想教育方面做一個參考。
【關鍵詞】學生特點 ; 思想品德教育 ; 方式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5-0064-02
一、對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的充分認識和對中職學校教育目的掌握是開展思想教育的前提。
中職生是指正在接受中等職業(yè)技術教育的學生,其年齡一般在15至18歲之間。從心理學觀點來看,他們屬于青年初期,是學生身心發(fā)展最迅速、最旺盛、最關鍵的時期。
1.家庭環(huán)境的因素。貴州省地處西南,經(jīng)濟發(fā)展落后,省內少數(shù)民族多,由于政策及民族意識,農村家庭子女眾多,所以家庭經(jīng)濟條件差,家庭父母外出務工,造成留守兒童(少年),家庭教育缺乏。另一類為家庭條件好,但因父母忙于生意,無暇顧及孩子的教育,家庭教育同樣缺乏。三類為父母婚姻不幸福,離婚后為單親家庭,同樣對孩子造成影響。
2.學校環(huán)境因素。正因為家庭環(huán)境因素,使孩子無法得到足夠的關愛和照顧,以及不能正確的受到引導。其內心世界是非常不穩(wěn)定、不平衡的,由于生理、心理迅速發(fā)展,使他們在缺乏準備的條件下,會面對許多矛盾和困惑,常讓他們處于焦慮之中,如遇到不滿或不平之事,就容易出現(xiàn)突發(fā)式的情緒失控,這些情緒上的波動,使他們難以自覺控制。自卑感嚴重,但反抗性強烈。還有對父母的憎恨,由此造成厭學,逃學,學習成績差,從小學到初中長期承受老師、家長的過多指責和同學們的歧視,久而久之形成了抑郁自卑心理,對學校充滿冷漠、恐懼和仇視。然而學校教師又不能像父母那樣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對待少數(shù)的學生。
3.社會觀念因數(shù)。社會對職業(yè)教育還存在著一定偏見,一些中職生認為自己與同齡人比較,未來似乎比較渺茫,因此也具有一定的自卑心理。
4.行為習慣思維方式因素。在自卑心理作用下,當自主性被忽略或個性伸展受到阻礙時,他們表現(xiàn)在行為上就是無所適從、怪異和反抗,有時用過激的行為方式去掩飾自己可能受到的傷害,比如通過逃課、頂撞教師、打架斗毆等違紀違規(guī)現(xiàn)象,顯示自己的勇敢。如果引導不好,個別學生漸漸就會形成了反社會人格傾向。思想意識活躍但學習動機缺失。職業(yè)教育注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他們沒有升學的壓力,因此,思想意識活躍,但是,一部分中職生由于學習基礎較差并且缺乏刻苦學習的精神,在學習上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也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沒有動力,有的學生因為不會學而學不好、因為學不好而不想學,從而產(chǎn)生厭學的心理和行為,并漸漸形成學習上的惡性循環(huán)形象,越不努力成績越差,成績越差越想放棄??释玫秸J可。
5.人際關系障礙。青年學生在心理發(fā)展階段存在著坦率與封閉的矛盾,一方面期盼得到人們的理解,與知心人愿意敞開心扉,說話坦誠直率,另一方面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內心世界上,暴露出心理閉鎖性,甚至產(chǎn)生固執(zhí)、多疑與對抗,有時會因為看別人不順眼而發(fā)生打架事件。中職學生特別渴望展示自己的才能,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得到他人的認可,但是,他們不善于與人交往,為人處事能力較差,存在著社交障礙。分析原因主要有:第一,不良的心理品質,性格內向,以自我為中心,妒忌猜疑,偏激,報復性強等;第二,個人能力方面的原因,如言語表達力差,知識水平低,不會交往等;第三,曾有過交往失敗的經(jīng)歷;第四,語言不通,沒有共同語言等。在我校還有以下問題:(1)個別學生曾有打架的歷史,不怕打架,甚至喜歡找事打架。還有的把在初中的一些仇怨帶到了中職學校,造成了不安定因素。有的甚至與社會上的不良青年聯(lián)系密切,很有可能把這些人請到中職學校幫忙打架。(2)個別學生與異性朋友交往過密,甚至極個別的觸犯了性的禁區(qū)。這樣,不僅影響其到中職學校后的學習,而且還可能帶來其它不安定因素,如出走、自殺、打架、過早性行為等。(3)個別學生迷戀網(wǎng)絡,迷戀游戲。有的通霄達旦,而夜不歸宿;有的沉迷于暴力色情游戲而不能自拔;有的結識網(wǎng)友,而與之見面,甚至出走。(4)男生抽煙喝酒普遍,甚或極個別女生也進行嘗試。(5)很多學生哥們義氣嚴重,成幫結伙,愛撒謊。這就是我們中職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
二、思想教育方式探究
1.以課堂教學融入思想品德教育。除了專門的思想道德課程外,在其他課程教學中利用一點課堂時間,用動情的故事感染學生,比如以講新聞的方式給學生講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以及報紙上刊登的感人事跡,讓先進人物的感人事跡映入學生的腦海讓學生自己去感受成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四有新人的光榮與驕傲。
2.利用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班會,是學生和老師進行溝通、交流的一種重要途徑,我們老師的好多教育思想、班級的瑣碎小事、學校的大事要事等都是通過班會的方式來貫徹給學生的。因此,班會是我們所有班主任應用最多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之一。而班會的重點內容是思想品德教育。相對于課堂教學、課外實踐等其他教育活動來說,班會更側重于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比如說,課堂教學以指導學習、傳授知識為重點,而主題班會則主要是通過對學生進行教育,以解決學生學習目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等方面的問題為自己的主要內容。
(1)堅持學生為主體原則。利用主題班會活動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內容可以豐富多彩,但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還主動性給學生,讓學生在一個自由的空間充分地展現(xiàn)自己的才華、發(fā)展自己的能力,通過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實現(xiàn)思想教育的目標。例如,班會活動可以在班主任的幫助下,學生自擬主題,自訂議程,自由主持班會,自由評議等。他們可以或是編排小品,諷刺批判學生中的不良習氣;或是開展辯論,深化對合格中學生的認識;或是吟詩作畫,表達感情,歌頌成就等。
(2)融入學生,老師與學生互動交流。走進學生中,聆聽他們的心聲,傾聽他們的想法和意見。通過這樣一種師生平等交流的方式,學生們不僅認識到了某些行為的錯誤和危害,而且明確了課外活動的目的和意義。
(3)自我批評、自我反省。教師也要進行自我批評和自我反省。“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老師一定要溶入學生的生活,時而把自己當老師,時兒把自己當學生,得到學生的信任,走到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去感受無盡的快樂和幸福。
(4)學生進行自我批評。首先要讓學生全面地認識自己,總結自己的優(yōu)點與缺點。這樣能讓學生更好地發(fā)揚自己的優(yōu)點、改正自己的缺點。其次,學生在進行自我批評之后,一定要讓學生制定一個改正缺點的計劃,自我批評只是手段,改正缺點才是最終目的。最后還需要很大的勇氣,勇于當眾進行自我批評,只有這樣才說明這個學生有足夠的勇氣去改正缺點并接受同學和老師的監(jiān)督。
3.板報宣傳欄進行思想教育。以學校的宣傳板報刊登資料,如黨團活動精神、先進個人事跡、道德模范的故事等,讓學生空閑時間能夠去關注,從而受到影響,受到感化;班級黑板報同樣也是,讓學生無意識中去感知。定期選擇優(yōu)秀的文章讓學生傳閱,之后做一個讀后感言的討論會,這樣使學生真正能夠參與總結,達到接受教育的目的。
4.月月有歌聲,周周有電影。每月定期推薦一首革命或勵志歌曲,每一周推薦一部電影。在歌曲與電影的選擇上應注重教育意義且能顧及學生興趣。比如唐山大地震等優(yōu)秀的電影。
5.主題館的專題教育。學校建立主題館,主要為紅色教育館,法制教育館,心靈港灣,等主題館,定期更新內容,調整課時以適合以讓學生的思想感受不脫節(jié),達到連續(xù)性的思想刺激。
三、結論
思想教育的方式多種多樣,能讓學生能夠耳聞,眼看,嘴說,言行,全方位的進行教育,在進行中更需要創(chuàng)新要善于打破常規(guī),從而讓思想教育收到更大成效,符合新時代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王道俊《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2] 《心理學》 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3] 聯(lián)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國際教育發(fā)展委員會編輯《學會生存》,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