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紅緯
摘要:自從1952年國家提出在高校設立政治輔導員,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職業(yè)職能、工作制度等一再發(fā)展變化和完善。經(jīng)過六十多年的時代變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使命和新要求,因此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也需要適應新時代,運用新方法。高校輔導員不僅要提高自身開展工作的能力水平,更要不斷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力求真正做到修身養(yǎng)德,傳道授業(yè);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秉承工匠精神,在平凡中努力做到不平凡;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 思想政治教育
隨著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時代的不斷進步,高校輔導員這一職業(yè)從設立到現(xiàn)在,其角色定位、職責職能、工作制度等在不斷變化和發(fā)展,對從事這一職業(yè)的教師也在不斷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高校輔導員作為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高校中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指出:“經(jīng)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fā)展新的歷史方位?!毙聲r代背景下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要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新要求,更為重要的是要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修養(yǎng)水平。
一、高校輔導員職業(yè)發(fā)展沿革
1952年國家提出要在高校設立政治輔導員;1953年清華、北大兩所高校試行;此后,有更多高校陸續(xù)建立了輔導員制度,主要承擔政治工作,是大學生的“政治領路人”;1961年,黨中央廬山會議出臺專門文件,提出設立專職輔導員,并得到實施;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思想政治工作被利用,聲譽遭到破壞;1978年,國家教委文件,在高?;謴洼o導員制度,以專業(yè)教師兼職為主擔任政治輔導員,自此輔導員工作由關注政治工作,逐步向思想政治教育轉變。1987年《改進和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文件出臺,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工作內容沒有變。
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幫困工作、心理輔導、職業(yè)輔導等工作成為了輔導員工作的一部分。進入21世紀以來,黨和國家越發(fā)重視并大力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04年,中共中央下發(f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16號文件),提出要采取有力措施,著力建設一支高水平的輔導員、班主任隊伍。文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保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主體是學校黨政干部和共青團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16號文件的配套文件《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指出:“輔導員班主任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至此,專職輔導員隊伍也屬于教師隊伍,更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2005年,為貫徹落實16號文件,教育部下發(fā)《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提出鼓勵和支持輔導員長期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向職業(yè)化、專家化方向發(fā)展。2006年,教育部簽發(fā)第24號令《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明確高校輔導員的工作職責、聘任、培養(yǎng)等各個方面的內容。規(guī)定要求高等學校應當鼓勵、支持輔導員結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實踐和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fā)展開展研究。
2011年提出國家高等職業(yè)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2013年制定了《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培訓規(guī)劃(2013—2017年)》(教黨[2013]9號),提出構建高校輔導員隊伍能力標準體系,推動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yè)化、職業(yè)化建設;2014年,教育部印發(fā)《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標準(暫行)》(教思政[2014]2號)的通知,調整和完善高校輔導員培養(yǎng)培訓方案、工作職能設置、考評考核指標等,努力將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提升到新水平。
2017年教育部簽發(fā)第43號教育部令《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要求“輔導員應當努力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薄案叩葘W校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輔導員隊伍建設作為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整體規(guī)劃、統(tǒng)籌安排,不斷提高隊伍的專業(yè)水平和職業(yè)能力,保證輔導員工作有條件、干事有平臺、待遇有保障、發(fā)展有空間。”
歷經(jīng)60多年的發(fā)展和完善,高校輔導員這個職業(yè)越來越規(guī)范,體制越來越全面,受益于時代的進步和改革,這就對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全面、更高標準的要求。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使命、新要求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p>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擁有了新使命,即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關心和愛護青年,為他們實現(xiàn)人生出彩搭建舞臺,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圍繞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提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立德樹人,培養(yǎng)具有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的青年接班人。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終將由青年一代完成。而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直接影響著最終夢想的實現(xiàn)。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加強對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礎教育,更要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切實增強他們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使他們真正地成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青年擔當。
新時代、新思想、新實踐、新要求。從宏觀方面來說,在當前和今后的一段時期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在于著力深入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廣泛傳播和深度學習,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人民群眾更加客觀、準確、全面地體會新時代的豐富內涵。全力支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
從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來說,新時代高校輔導員必須先從自身學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并不斷應用于自身的工作實踐中,以新思想、新理論為指導。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堅定理想信念,深刻認識個人理想與共同理想和遠大理想的關系,并用自身體會引導學生,以生為本,注重創(chuàng)新,使大學生成為有理想、有抱負、有擔當、有能力的新時代青年。
三、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有新使命、新要求,因此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政教育也要有新方法、新標準?!按蜩F還需自身硬”,想成為優(yōu)秀的高校輔導員,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引導,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青年大學生,不但需要方法創(chuàng)新,更重要的是自身水平過硬,以身作則。
(一)創(chuàng)新開展思政教育的方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和方法也應與時俱進,根據(jù)新時代、新矛盾、新目標等不斷創(chuàng)新,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目標,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輸送青年力量。
1.充分運用新媒體新技術
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科技的進步帶領社會進入信息化新媒體時代,大學生作為新媒體的使用者和傳播者,更容易接收新媒體信息。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運用新媒體新技術,靈活新穎地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宣傳教育,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喜聞樂見。
身處地球村,不僅要關注國內發(fā)展,更要了解國際時政,以便及時把握大學生的思想導向,培養(yǎng)大學生的信息甄別能力,做好網(wǎng)絡信息安全工作,引導大學生新媒體輿論方向,提高新媒體宣傳的傳播力、影響力和公信力,讓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更健康。
2.綜合運用多渠道
大學生作為學生,接受知識和信息的主要渠道仍是課堂。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與任課老師緊密聯(lián)系,運用課上課下全方位,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多維度,老師、學校和社會多方位的宣傳教育渠道,形成強大合力,實現(xiàn)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充分發(fā)揮學生黨員的先進模范作用,以點帶面,將個人學習和集中培訓相結合,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將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理論指導實踐,實踐驗證理論,促進新思想的吸收;將顯性教育與隱性滲透相結合,潤物細無聲,擴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將正面宣傳與反面警示相結合,增強大學生的防范意識和辨別能力。通過多渠道、全方位的教育,形成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合力,從而有效地將青年大學生的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上來。
(二)提高開展思政教育的水平
俗話說“名師出高徒”,高校輔導員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直接影響著青年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效果。為保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水平、高質量、高效率,必須提高高校輔導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
1.修身養(yǎng)德 傳道授業(yè)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擔著神圣使命。高校輔導員開展青年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責任重大。身為傳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努力提高自身修養(yǎng),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zhí)政的堅定支持者,從而更好地承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高校教育以立德樹人為中心。高校輔導員自身要加強師德師風的培養(yǎng),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tǒng)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tǒng)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tǒng)一,努力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高校輔導員必須讓自身素質過關、能力過硬,掌握豐富而先進的思想政治理論及相關知識,對黨和國家的最新政策與重要講話、會議精神領悟透徹。因此,高校輔導員需要不斷學習,如經(jīng)常參加黨政會議的思想政治教育,時刻關注國家政策動態(tài),閱讀和學習與思想政治教育有關的報紙報道、期刊論文和研究成果等。每一位高校輔導員必須培養(yǎng)和鍛煉思想政治教育的高素質能力及修養(yǎng)水平,幫助開展針對大學生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學為人師 行為世范
高校輔導員作為青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線工作者,自身思想道德修養(yǎng)提高的同時,更要注重自己的行為,以身作則。高校輔導員做到以身作則,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必須能夠堅持做到嚴于律己,以“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標準要求自己。
高校輔導員在開展青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個過程中,都應堅持以黨員干部思想行為規(guī)范、輔導員工作守則來約束自己;應始終如一地按照優(yōu)秀輔導員的思想水平、言行規(guī)范來要求自己;應積極主動提升自己的職業(yè)能力,更加匹配青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身份,言必行,行必果;應不斷反思,改正自身不足,以大師的標準磨礪自己。高校輔導員需要成為能夠正視自己、客觀評價自己并不斷完善自己的人,嚴于律己,以身作則,才能值得青年大學生效仿和學習,為大學生提供好的示范,努力成為青年大學生信服和學習的目標。
3.秉承工匠精神
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態(tài)度、能力水平直接影響青年大學生的思想觀念的形成塑造、做人成才的發(fā)展方向等,培養(yǎng)自身的工匠精神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高校輔導員工匠精神要在實踐中養(yǎng)成。不僅要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政治素質;也要加強個人學習,不斷完善;更要深入學生的生活,用心關愛,點滴關懷,在平凡的日常工作中,精益求精,充分磨練和發(fā)揮工匠精神。如為更好地加深自身對輔導員能力的了解,可以參加輔導員職業(yè)能力大賽,在比賽中找短板,補不足。通過對輔導員專業(yè)知識、職業(yè)素養(yǎng)、職業(yè)能力和形象的綜合展現(xiàn),正確認識并精準把握自身工作中所需具備的核心能力。從而做到求知求實、不斷創(chuàng)新,培養(yǎng)自身的工匠精神。
4.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
雖然高校輔導員制度在不斷完善,高校輔導員的發(fā)展仍舊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待遇低、壓力大、晉升難,面對學生的瑣碎問題,缺乏成就感等,這些因素造成高校輔導員隊伍的穩(wěn)定系數(shù)低,流動性大,人員結構不合理的現(xiàn)狀。工作的短期性成了輔導員隊伍最突出的問題之一。
解決這些問題,不僅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身為輔導員的覺悟。每一位成為高校輔導員的教育工作者都是愿意為學生服務和奉獻的,即便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堅持修身養(yǎng)德,傳道授業(yè);努力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不斷磨礪自己的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工作中發(fā)掘自己的不平凡,為自己的職業(yè)夢想不斷奮進。唯有自己做到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才能用心做好輔導員的工作,高效開展青年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