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正菊
情商是相對于智商而提出的,是指一個人的信心、毅力、樂觀、直覺、忍耐、抗挫、合作等一系列有關個人素質的反映,亦即一個人應用理智控制情感和操縱行為的能力。
很多人認為,對小學生來說,情商教育可能過早。其實,情商是需要培養(yǎng)的,情商教育是不分年齡階段的,把情商教育擺到重要地位正是創(chuàng)新型教育的重要體現(xiàn)。在教育教學中,教師總會遇到一些所謂的“優(yōu)生”和“差生”。然而,這些所謂“優(yōu)生”和“差生”的成績與情商是不成正比的。而教師對“優(yōu)生”和“差生”的區(qū)別意識往往制約著學生情商的發(fā)展,甚至讓教師忽視對學生情商的培養(yǎng)。也可以說,教師情商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情商的養(yǎng)成。丹尼爾·戈爾曼教授指出:“一個人的成功=20%的智商+80%的情商。”由此可見,在創(chuàng)新型教育下,情商培養(yǎng)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創(chuàng)新型教育下學生的情商應該怎樣培養(yǎng)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在賞識中推動學生的自我意識
朱熹在《論語》集注中說:“圣賢施教,各因才,小以小成,大以大成,無人棄也?!边@就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學生,始終堅持對每一個學生不拋棄、不放棄。然而,很多教師往往不自覺地對“優(yōu)生”賞識有加,對“差生”懷抱偏見。
部分教師不能一視同仁地對待學生,常常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優(yōu)生”的身上,這實際上就是教師低情商的一種表現(xiàn)。教師的低情商也會變相地被學生所模仿,老師的抱怨、批評、指責等行為,都會被學生輕而易舉地學習,并實施在同學的身上。
相反,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經常使用“好、很好、真不錯、老師為你點贊、給你的表現(xiàn)加分、老師對你的表現(xiàn)滿意”等具有高情商的賞識詞,就會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在班級中的地位,也會讓學生學會多維度地評價和認識自己,讓他們擁有被尊重感、自豪感。這樣,教師才能在賞識中逐步養(yǎng)成學生的自我意識。
小泰是筆者曾經教過的一名學生,剛開始的時候,任課老師們普遍反映對這個學生感到很頭疼,說他上課的時候總是在睡覺,作業(yè)從來不完成,下課后卻總是生龍活虎,隔三岔五就和同學打架。后來筆者和家長交流后了解到,小泰在家里同樣很頑皮,總是威脅父母說要離家出走,父母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筆者和小泰的其他任課老師仔細分析后認為,小泰的問題原因主要在于缺乏自信和人生目標。此后,筆者有意識地發(fā)掘小泰的優(yōu)點,并在同學們面前加以表揚,同時和他的父母溝通,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多鼓勵少批評。一段時間后,筆者發(fā)現(xiàn),小泰的學習進步了,和老師的交流也多了,而且他竟然主動向他曾經欺負過的同學承認了錯誤。
賞識教育法的創(chuàng)造者周弘說過:“不是好孩子需要賞識,而是賞識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好;不是壞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壞?!碑斎唬處熞欢ㄒ⒁獍盐諏W生的賞識,過度的賞識會造成自我評價狂妄自大,如果學生出現(xiàn)狂妄自大的表現(xiàn),就得讓學生懂得“內疚”。
在觀察中梳理學生的自我情緒
教師要在教學中注意觀察每一位學生的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緒。教學時教師需要具有丈量情懷,將學生分成不同情緒進行丈量,具體說到哪些學生屬于哪種情緒,教師做到心中有數(shù)就好。教師通過對不同情緒的學生進行觀察,準確判斷學生學習情緒的好壞,鼓勵學生專心聽講,積極回答問題,激發(fā)情緒好的學生帶動情緒差的學生,有效地調動不同情緒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教師不但可以從學生的學習情緒中觀察到學生的學習狀況,還能擇優(yōu)地調整教學的內容和方法,而且學生之間也能通過相互觀摩梳理改善自己的情緒,在相互觀摩中解決學習中存在的情緒問題。學生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回自己的情緒,學會用自己的好情緒去丈量其他同學,形成情緒共振,形成良好的學習情緒。教師只有讓學生學會梳理自己的學習情緒,學生才不會厭惡學習,不憎恨老師和同學,才能梳理情緒,控制自我情緒。
剛調入昔本完小的第一年,筆者便擔任了六年級的班主任。后來筆者發(fā)現(xiàn),班上有個叫小勇的男生總喜歡頂嘴。筆者在了解后得知,這名學生以前也經常和其他老師頂嘴。這個現(xiàn)象很快引起了筆者的注意。有一天課后,筆者把小勇叫到辦公室和他談心。當筆者問他父親是做什么工作的時候,他眼睛里流露出了一種莫名的傷痛。頓時,筆者感覺這個問題有點敏感。正當筆者想另轉話題時,他開口了,他說他從小就未見過他的爸爸,他和媽媽生活在一起??赡苷羌彝サ牟煌暾率顾辛藦娏业淖员靶睦?,導致了他心靈世界的荒漠。而作為一個無法理解和正確排解這些情緒的小學生,他把這些都表現(xiàn)成了叛逆。筆者覺得改變這類孩子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善待他們,關注他們,學會換位思考,多站在孩子的位置上為他們設想,引導他們“回歸”常態(tài)。在選班委時,筆者主動鼓勵小勇?lián)蝿趧游瘑T。也許是筆者的這個行為讓他有了被關注的感覺,他在以后的工作中異常認真負責,后來,他真的成了筆者的得力小助手。
在幫扶中溝通學生的人際關系
新課程加大了課堂教學的維度,雖然教學前教師通過精心預設和準備,重視把握課堂生成的主要節(jié)點,但是往往也會忽視部分學生的學習生成預設。部分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如果遇到教學內容完不成,就會不顧及一些學生的學習能力,只顧自己完成教學任務。這些跟不上教師教學節(jié)奏的學生,對于探究過程中的信息,往往還不能自信地做出判斷和得到驗證,就得和老師一起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這些學生是不會喜歡這門學科的。另外,還有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不能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出現(xiàn)肆意拔高和降低教學標準,要求了解的內容被拔高為理解或掌握,要求理解和掌握的內容被不可思議地忽視了。造成一部分學生囫圇吞棗,不消化的現(xiàn)象日積月累,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這些學生課后都是需要老師幫扶的。因此,教育教學中幫扶學生學習是一項重要工作,也是師生人際關系溝通的橋梁。幫扶學生就是要把教學問題分解,讓教學問題置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中,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應適當引導學生主動地從事觀察、猜想、驗證、推理與合作交流。在引導過程的環(huán)節(jié)中不斷幫扶,促使學生反復推敲,讓學生感受教師的諄諄教誨。學生得到幫扶,得到教師的關懷,學生才會更加喜歡老師,更愛學習。學生也在被幫扶中學會幫扶,在幫扶中增加友誼。
筆者曾教過一個叫文文的孩子,性格內向,上課從不搗亂,也沒有小動作,但就是上課經常走神,雖然眼睛盯著黑板,但每次問起老師剛講的內容時,他總是一問三不知。后來筆者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非常認真,只是反應好像比其他同學稍慢一點。在下一次調位子的時候,筆者為文文安排了一位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同學做他的同桌,告訴他有不懂的問題就可以直接問他的同桌,并安排他的同桌檢查他的課后作業(yè)完成情況。一個學期下來,文文膽子大了不少,敢于主動問老師和同學了,學習主動性更強了,他的作業(yè)書寫也比開學工整了許多,雖然成績還不是很好,但他已逐步走出“學困生”的隊列。
在理解中提升學生的幸福感
不少學生家長唯分數(shù)論,忽視了孩子內心的想法,與孩子心靈的距離卻越來越遠,把孩子的學習全寄托在老師的身上。家長都希望老師對待學生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希望老師對自己的孩子好些,希望老師都是好老師。然而,很多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缺乏耐心的指導,難以和顏悅色地講解。這是家長對教師情商的期望值與教師情商值的矛盾。教師提高自己情商的方法就是對學生不必大發(fā)雷霆,更沒有必要斥責家長的不作為。因為教學中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差、貪玩、懶惰等方面,智力方面也有但很少。所以,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知,提高課堂教學的知識含量,消除課堂上的無效空間,減少學生的學習障礙。教師只有通過了解學生的弱項,不斷地磨煉他們的學習習慣,讓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允許學生犯錯,理解和善待學生的無意過錯,學生才是最幸福的,也是一生難以忘懷的。
教師的情商是多樣的,對學生的情商培養(yǎng)也是多樣的,多一些賞識,少一點抱怨;多一些多元丈量,少一點看齊標準;多一些幫扶,少一點求全;多一些理解,少一點指責。老師就可以從教學中釋懷,做到以情商喚醒情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