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穎
【摘要】對大學生進行軍訓不僅有利于提高其身體素質,鍛煉吃苦耐勞的精神,更有利于大學生增強國防安全意識,促使大學生積極參軍入伍,為國家培養(yǎng)高素質的國防后備力量。如今對于高校大學生軍訓無論在認識上還是實踐上都存在一定的誤區(qū)。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對策是促使軍訓課程在大學順利開展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大學生軍訓;誤區(qū);對策
一、引言
我國實行大學生軍訓已經(jīng)有二十多年的歷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學生在軍訓過程中不僅增進了彼此之間的友誼,培養(yǎng)了同學之間的默契和團結精神,還通過軍訓的形式體驗了部隊的生活,促進了教官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提高了學生的軍事技能和綜合素質,促進了學生全面發(fā)展。
二、大學生軍訓的必要性
大學生作為我國未來發(fā)展的生力軍,無論是在學術和技能的學習上還是在軍事素質培養(yǎng)上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大學期間是學生價值觀和人生觀形成的關鍵階段,而當代大學生思維和行動上所特有的靈活性和敏捷性又決定了其在多方面發(fā)展的可能性。大學生軍訓不僅有素質教育功能,而且兼有社會教育功能。因此,軍訓課程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展開不僅能夠滿足當下大學生本身的情感和體能需求,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艱苦奮斗、團結拼搏的精神,對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和思維靈敏度的鍛煉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一)素質教育功能
首先,軍訓能夠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使學生勇于克服困難。大學新生由于剛剛走出高中校園,來到新的環(huán)境中,面臨著學習、交友和競爭等方面的困惑,再加上身心不夠成熟,依賴性強,自理能力較差等問題,在面對大學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時,往往難以正確處理,感到無所適從。
軍事作為人類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的一門生存學問和智慧,可以培養(yǎng)大學生獨立生活的勇氣,部隊里“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在問題面前制定整改措施,在錯誤面前拒絕理由”“以智使力”等生存法則對大學生未來學習和生活都有非常重要的啟發(fā)作用。此外,軍訓可以使學生學到課本以外的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持久性、高強度的軍訓,不但可以磨煉大學生的意志,增長學生的生存智慧,提高其承受能力,而且能夠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對處理復雜情況具有指導作用。
其次,軍訓可以培養(yǎng)學生間和平共處、團結協(xié)作的關系。每個學生必須遵守軍訓制度和條例。參加不同方隊間的各種比賽可以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敢于競爭、遵守紀律、團結協(xié)作、和諧相處的精神,“一人犯錯,集體受罰”的部隊訓練原則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
再次,軍訓還可以培養(yǎng)大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大學生通過參與嚴格有序有力的軍訓活動和有現(xiàn)實意義的軍事教育,能夠激發(fā)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愛國主義情感,培養(yǎng)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yǎng)為國奉獻的自覺性,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水平。
(二)社會教育功能
第一,軍訓是培養(yǎng)學生遵紀守法、不屈不撓精神的重要途徑。當代大學生生活在物質條件優(yōu)越的和平年代,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精神,心理承壓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較弱。軍訓能夠培養(yǎng)大學生肯吃苦、肯鍛煉的精神。很多高校都將軍訓課程設在新生開學伊始,此時天氣比較炎熱,再加上軍訓任務緊,訓練強度大,科目多,所以最能鍛煉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堅持不懈的意志力。另外,軍訓項目包括基本的站軍姿、走隊列、整理內務等,這些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遵紀守法和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如今的大學生很多都是獨生子女,生活習慣較為散漫,性格較為個性化。而軍訓能有效克服大學生性格上散漫嬌氣、唯我獨尊的缺點,培養(yǎng)其自律意識。
第二,軍訓能夠培養(yǎng)高校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依據(jù)國家相關法律規(guī)定,高等學校學生在校期間必須接受最基本的軍事訓練,學校的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基礎,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軍訓是國家賦予大學生的法律上的義務。當代大學生長期處于和平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中,居安思危意識較為薄弱,國防觀念有待增強。對高校學生進行軍事訓練可使其有效認識到國際環(huán)境的復雜局勢,培養(yǎng)學生居安思危的國防意識,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
第三,軍訓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在長久的戰(zhàn)斗中自發(fā)形成的寶貴精神,具有堅忍不拔、不怕犧牲、壓倒一切困難、堅信革命必勝的樂觀主義精神特點。對大學生進行軍訓,有利于使其充分了解和學習部隊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宗旨,軍訓過程中教官的以身作則能夠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使學生學會忠于人民,忠于黨。集體主義精神無論對學生在校學習還是日后參軍,或者是踏入社會參加工作,都是必須具備的素質。軍訓期間開展的各項活動幾乎都是以集體的形式進行的,有趣、有序又緊張的軍訓比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團結合作精神。
三、大學生軍訓中存在的誤區(qū)
(一)軍訓教育目的上的誤區(qū)
如今,大多數(shù)高校將軍訓作為新生入學的一項必修課程來完成。教師和領導只是以完成任務為任務,以學生積極參練為目標;部分教官在訓練過程中,由于受訓對象是學生就有意降低訓練的要求和標準,以完成訓練任務為目的;部分學生在訓練時以獲得學分為目的,并且存在頻繁請假現(xiàn)象,對軍訓的目的認識不足。實際上,軍訓的真實目的在于通過軍事訓練,使學生掌握必要的軍事理論和軍事技能,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和國防觀念,增強學生的紀律性和組織性,弘揚集體主義、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磨煉學生的意志和品質,激發(fā)學生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培養(yǎng)學生艱苦奮斗和吃苦耐勞的作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大學軍訓實踐的誤區(qū)
各大高校軍訓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和誤區(qū)。首先,在時間分配上不合理。根據(jù)教育部、總政治部和總參謀部聯(lián)合頒發(fā)的《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規(guī)定和解放軍條令條例,高校學生參加軍訓的時間以兩到三周為宜,不得少于14天。然而在實際訓練中,則是以高校自身的安排而定的,時間上的隨意性導致軍訓時長普遍縮短。另外,在軍訓過程中,時間多花在了隊列的訓練上,所以便造成了“軍訓等同于隊列訓練”的誤解。其次,訓練內容上單一乏味。根據(jù)《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軍訓的主要內容包括教育和訓練、輕武器射擊、軍事地形和戰(zhàn)術等綜合訓練。但是在實際軍訓過程中,高校將隊列訓練和軍姿訓練作為主要的軍訓內容,而其他的訓練內容被一帶而過甚至取消。此外,有些軍訓的內容與中學軍訓內容不銜接,從而出現(xiàn)軍訓內容低層次的重復和循環(huán)。最后,現(xiàn)代高校軍訓考核內容也不盡合理和科學。按照《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規(guī)定,軍訓考核內容應該與規(guī)定的訓練內容相一致,但是在實際的考核中,往往以簡單的閱兵式和分列式代替,考核內容不全面,不合理。endprint
(三)由軍訓誤區(qū)帶來的影響
由于軍訓過程中存在目標上和實踐上的誤區(qū),對整個軍訓活動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首先,對于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利。大學階段正是學生求知欲再次攀升的一個重要階段。軍訓作為一項能夠滿足學生對軍事理論和軍事能力求知欲的重要課程,卻由于軍訓內容的簡化單一,導致學生參與積極性大大降低,隊列中簡單重復的動作被機械性地訓練,十分不利于激發(fā)參訓學生的求知欲望。其次,軍訓目的上存在誤區(qū),難以大幅度提高高校學生的軍事理論和軍事技能水平,難以順應現(xiàn)代化高技術戰(zhàn)爭的發(fā)展趨勢。再次,軍訓上存在的誤區(qū)使國家難以達到有效培養(yǎng)預備役軍官的目的。《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提出,高校實施軍訓是“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訓練后備兵員和培養(yǎng)預備役軍官打下堅實的基礎”。但在實際的軍訓中,由于重復性地訓練單一的隊列等基本項目,忽視其他技能培訓和軍事理論培訓,導致訓練成效低下。
四、改善大學生軍訓質量的對策
(一)正確定位大學軍訓目標和理論
為改善大學軍訓質量,減輕軍訓誤區(qū)帶來的負面影響,首先應該正確定位大學軍訓的目標和理論。軍訓中應該減少單純的任務型訓練,以增強大學生的國防觀念,培養(yǎng)大學生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精神,增強大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民族自豪感為目標,同時要向學生積極灌輸先進科學的軍事理論,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軍訓,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軍訓紀律嚴寬結合,以人為本、科學施訓
軍訓過程中,教官應該注意把握訓練強度和力度,不可過于嚴苛以致超過學生自身承受限度,亦不可過于寬松導致學生忽視軍訓的重要性,降低軍訓效果。軍訓實踐中,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科學施訓,兼顧學生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的共同訓練,采用嚴寬結合的手段,鼓勵學生勇于面對訓練過程中的挫折,敢于同惡劣的環(huán)境做斗爭,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軍事素質和身心素質,促使學生全面綜合發(fā)展。
(三)豐富和調整軍訓內容,以真實的部隊訓練為依據(jù)
針對軍訓內容單一重復的問題,應該及時豐富和調整軍訓內容,依據(jù)真實的部隊訓練內容和制度,結合《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訓練要求,合理增設必要的訓練內容和主題,保證軍訓內容的系統(tǒng)性、時代性、實用性和完整性,從而調動參訓學生的訓練積極性,滿足學生的求知欲,為進一步達到培養(yǎng)預備役軍官的目的奠定基礎。
五、結語
歷史的經(jīng)驗告誡我們“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故而,加強全民國防教育十分必要。本文就高校實施軍訓的必要性,分析了當下大學軍訓中存在的問題和誤區(qū),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策略,希望對相關領域的研究能提供現(xiàn)實性參考。
【參考文獻】
[1]李金陽.當前大學生軍訓工作探析[J].才智,2016(02).
[2]韓衍杰.淺談軍訓對大學新生心理素質的影響[J].大眾文藝,2015(20):252.
[3]蔣龍.基于心理與行為特點的“95后”大學生軍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5(19):40-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