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潔
摘 要:由于科技重大專項的特殊性與重要性,研究我國科技重大專項的組織實施與管理過程對于改進和完善現行的科技重大專項組織管理體制機制是十分必要的。我國科技重大專項在組織管理上取得了許多寶貴經驗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局限,需要加以改進和提高。目前科技重大專項在項目的立項與驗收管理方面較為重視,但在過程管控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分析和研究成功的重大項目管理案例,總結科技重大專項管理經驗,結合項目管理、系統管理和組織管理等理論與方法,構建一套適合我國科技重大專項的項目管理模式(簡稱PM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現代項目管理理論;重大科技項目;管理模式
1推進現代項目管理的必要性
任何經營管理活動都需要各部門的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項目計劃。工程項目管理對工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管理到位,對工程的工期、建材檢測、人員管理、工程質量等等都要進行管理,一味的只是靠經驗管理無法滿足復雜工程項目管理工作。項目管理活動是保證團體行動穩(wěn)定、連續(xù)運行的基礎,是提高項目管理水平的手段。從企業(yè)長遠發(fā)展來看,項目管理是增強競爭力,支持項目正常運行,推動企業(yè)向前發(fā)展的基礎。
2現代項目管理特征和內容
項目是要付諸實施的,根據項目業(yè)主或者出資人意愿出發(fā),以合同形式確定項目管理人員,開始項目實施活動。項目管理者確定項目章程、制定實施計劃、組織施工、監(jiān)控工程施工、驗收工程、交付工程,整個過程是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循序漸進的過程。
⑴項目范圍管理。項目管理的終極目標是確保項目的順利完工。和項目執(zhí)行不相關的事項不在項目管理范疇之內,一定要嚴格區(qū)別開來。事實上,項目管理范圍不為人們所重視,常常出現預算超支、工期延期、項目變得復雜化;⑵項目時間管理。項目時間一般都是在合同中規(guī)定好的,是經過施工方和業(yè)主雙方協商確定了的,有的是業(yè)主在發(fā)包的時候就確定了工期,投標方如果堅持投標就是默認了施工工期。工程項目施工合同一旦簽訂,項目管理者就要以施工合同約定時間為周期,合理安排工程項目工作,保證項目在工期內完工。在總工作周期內,進一步分解各個工作包,制定分包工作的時間周期,將整個工作周期分層次制定進度計劃。項目時間管理的目標就是保證各個分包工期和整個項目周期的過程;⑶項目質量管理。項目質量是指項目滿足施工合同要求下的完工工程。一定要明白項目質量是管理、規(guī)劃、設計出來,而不是只是依靠檢查就能保證項目質量的。項目工程具有一次性特點,很多工序都是不可逆的,所以在嚴格把控項目質量關的時候,一定做到預防勝于檢查,一旦檢查出來項目有質量問題,就后悔莫及了。如果保證項目的質量,就要求項目管理者有嚴謹的工作態(tài)度,明確管理者的責任和義務,對于違規(guī)犯下錯誤的項目管理者一定要追責,觸犯法律的依法治罪;⑷項目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項目投資成本為控制對象,對工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估算、概算、預算、結算、決算管理等,以減低工程投資。成本一般是材料成本、機械成本和人力成本,其中人力成本就要項目管理者組建精簡、高效的管理團隊,不必要的人員一律轉移到其他工作中或者解聘。
3科技重大專項PM模式特點
3.1科學性
重大專項項目屬于我國前瞻性的研究項目,具有投資強度大、多學科交叉、需要先進的科學技術為支撐且研究目標宏大、研究成果造福于社會的特點,因此重大專項項目管理的PM模式更要求具有概念解釋明確、邏輯層次清晰、內涵成果豐富、理論結果可靠的科學性。
3.2完整性
完整性是指在重大專項的PM模式中應包含全過程、全要素、全團隊管理的各個方面,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具有重大專項特點的其他管理方向的PM模式。
3.3規(guī)范性
重大專項PM模式從分析、模型初建到模型復核、實施應用,每個環(huán)節(jié)、每個步驟、每個流程都應有一定的規(guī)矩和標準。
3.4可執(zhí)行性
PM模式需要結合我國現行的科技政策和相應的管理辦法,從重大專項的特點出發(fā),結合目前國內外重大專項的管理研究成果,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
3.5持續(xù)改進性
科技專項項目的研究代表了中國科技水平的先進性,是保證中國科技走在世界前端的主要依托,除了應避免研究的滯后性,在研究戰(zhàn)略方面進行超前規(guī)劃以外,也應將管理水平提升至國際領先,而這就要求根據國際形勢不斷對PM模式進行優(yōu)化改進,因此重大專項的PM模式研究應該具有持續(xù)改進的特點。
4重大科技項目管理模式完善對策
4.1健全重大科技項目管理監(jiān)控制度
首先,在重大科技項目可行性論證、項目規(guī)劃、項目實施與控制、項目驗收的過程中,根據科技項目實際需求,利用動態(tài)監(jiān)控形式,對重大科技項目進行綜合性管理與控制。其次,對重大科技工作人員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控,制定明確職能責任管理制度,推動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與規(guī)范性。此外,重大科技項目管理主管部門,通過引用第三方監(jiān)督制度,構建科技項目監(jiān)督制度,用以保證運行機制的規(guī)范性實施。例如,在項目可行性論證管理過程中,科研管理部門在遵循整體性、關鍵性、適用性、可行性、協調性等原則基礎上進行項目規(guī)劃時,也應根據方案實際需求,通過利用相關機構資金控制方法與理論,對項目運行投人與運行資金進行科學監(jiān)控,利用多元化技術與方法對項目各環(huán)節(jié)資金投人、人力資源職責等進行科學配置,從而保證重大科技項目整體工作質量。
4.2構建科學評價體系
評價體系是保證重大科技項目順利實施與成功的關鍵因素,是對重大科技項目整體流程與項目效果的綜合性評估。因此,構建科學評價體系已成為當今重大科技項目現代化管理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對此,我國科研部門應根據現代項目管理理論,利用科學技術建立重大項目評估系統,并改變傳統項目成果評價制度,利用實踐驗證與階段性評估的方法進行成績衡量。
4.3建立項目管理通報系統
在重大科技項目實施過程中,項目各環(huán)節(jié)之間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基于現代項目管理理論整體協調性特點,構建科學的科技項目溝通與通報系統,可有效提升各項目信息的傳遞與處理,促進科技項目的整體協調性與項目管理規(guī)范性,為管理人員以及相關工作者提供準確信息,便于管理與決策。
4.4加強項目管理的風險預防性
科研機構應注重自身風險意識的提升,制定科技項目管理風險預防計劃,增強科技項目的風險控制與風險監(jiān)測。例如,建立科技項目風險預防機制,定期對項目實施工作進行風險評估與監(jiān)管,對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明確風險形成原因并對其進行及時、有效的解決。并建立風險反饋機制,根據反饋情況進行合理調整,從而提升重大科技項目管理可靠性與穩(wěn)定性。與此同時,科研機構應加強對項目工作人員的風險管理,建立系統化、規(guī)范化聘用、培訓、考核、獎懲制度,降低人力資源隱形風險。
總之,現代項目管理理論,對我國科技項目的管理與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實現現代項目管技術與方法的有效應用,已成為企業(yè)科技項目管理改革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在重大科技項目管理中,依據現代項目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構建現代管理體系與制度,有利于提升重大科技項目工作效率與管理質量,保證重大科技項目的可行性,提高重大科技項目的整體管理水平,從而推動我國社會經濟與建設的優(yōu)化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時現. 公私合伙(PPP)模式下國家建設項目審計問題研究[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6(03)
[2]劉贊揚,聶中生. 科技計劃項目監(jiān)督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以安徽省為例[J].華東經濟管理.2015(12)
[3]方朝亮,鐘太賢,羅凱,謝正凱,金鼎,李峰,范向紅. 加強頂層設計創(chuàng)新科技管理支撐引領集團公司主營業(yè)務發(fā)展[J].石油科技論壇.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