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誠
摘要: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一直擔負著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重任、履行著育人樹德的義務,是教育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是學生靈魂品格的塑造者。作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要以營造和諧語文課堂氛圍為努力方向,促成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文章將從營造和諧語文課堂的現實意義、營造和諧語文課堂的路徑探究兩個角度進行論述。
關鍵詞:新課改;營造;和諧;語文課堂
新課程改革已經全面展開,廣大師生是教育改革的受益者與推動者,改革的出發(fā)點與歸宿是要以豐富的手段、通暢的渠道、先進的理念努力地提高教學質量。教師課堂的成功教學本身就是體現著教育改革的方向,課堂教學的過程是教育改革的試驗田,是教育創(chuàng)新的主戰(zhàn)場。在諸多教育環(huán)節(jié)的變革中,和諧課堂氛圍的營造將把教育改革推向縱深,對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營造和諧語文課堂的現實意義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機整合教學資源、教學方式、學習方式,使其統(tǒng)馭在力求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之下,就必須營造一個和諧的課堂教學情境,使學生的思維真正呈現出無拘無束的活躍狀態(tài),在動態(tài)中生成較高的知識技能、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處理好師生關系、人課關系,充分地鍛煉合作學習能力與分享互動能力,更好地促進了學生社會化素質的有效形成。
“然而在我們現實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育者往往注重的是學生們對文化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對其規(guī)章制度的依從態(tài)度,而本該養(yǎng)成的作為‘人的基本素質則被掩蓋在教育的這種社會職能之后,被有意無意地忽略?!边@種現象也往往出現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不管是和諧的審美價值、教育教學的目的、教育教學的效果還是學生的學習成果,這其中的任何一個方面,都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將營造和諧課堂氛圍和強化和諧課堂意識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二、營造和諧語文課堂的路徑探究
1.構建立體生動的魅力課堂 作為教學主體之一(師生雙主體)的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尤其在和諧課堂的營造上,教師更要發(fā)揮更多的才智,積累更豐富的知識。如果將和諧課堂比喻為連接教學知識技能與學生本人的高速公路,那么教師就是高速公路的建設者、維護者,我們要不斷地“拓寬道路,平整路面”,不斷優(yōu)化教育資源,在單位時間里以課本為載體,在民主、規(guī)范、活躍、實效的課堂環(huán)境中讓學生們更好地掌握知識、陶冶情操、發(fā)展能力。教師與學生在平等關系之下共同面對文本、支撐文本,將文本、教師、學生融合為一,統(tǒng)籌在和諧課堂氛圍之下,使三者立體化,進而促進課堂的立體化。為達到這一目的,我們要特別注重培養(yǎng)如下三種“魅力”:
(1)思想魅力。課堂是產生思想的地方,課堂是追求真理的地方,課堂應該是學生放飛思想的精神天堂。教師應該是有思想的,有正確的人生觀、學生觀、素質觀。具備思想魅力的教師應該從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著中來汲取營養(yǎng),以有史以來的教育家為榜樣,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觀念,要做思想的主人,要有自己的思想,不唯書、不唯上、不唯權、只唯真。做學生思想成長發(fā)展的領路人,用先進的思想指引學生、震撼學生、觸動學生。同時,要以更大的胸懷和包容性引發(fā)學生思想的迸發(fā),正所謂“鼓勵成就未來”。在課堂上、在課本背后是一種思想的交流。教師應該首先在思想上樹立起魅力,以人格品德的典范樹立威信,從而吸引學生關注教師的人生與發(fā)展,起到表率楷模作用。使思想成為引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原動力,成為烘托和諧課堂的大背景。
(2)文化魅力。很多教師將知識與文化畫上等號,這是很片面的,我們的課堂要成為知識的課堂,更要成為文化的課堂,為學生的人格發(fā)展和精神生長夯實基礎。現如今,我們很多學生缺乏學習語文的興趣,直接責任是我們的語文教師沒有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將知識升華為文化,我們不是沒有“升華”能力就是缺乏“升華”意識。一個老師要表揚文化、欣賞文化、贊美文化、引導文化,拓寬語文教學的文化視野,讓學生徜徉在文化精神課堂之中。在文本的演繹講解中要提煉文化內涵來吸引影響學生,讓學生真正體會文化的精神與趣味。達到語文學科內部的知識內涵與文化精神的和諧。
(3)個性魅力。這是我們魅力課堂的核心。課堂是教育人的場所,人是能動的,有思想的,所以理所當然應該是各具特色的。然而,我們以前的課堂模式是大統(tǒng)一,齊步走,一個聲音,一個思想。我們應該沖破思想的牢籠,沖破理念的禁錮。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彰顯學生個性、教師個性、課堂個性,并使三者相互唱和、共鳴互動、相得益彰。在教師的鼓勵引導、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學生敢于積極主動表達自我思想,表現自身個性,敢于質疑、大膽探討,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自學自育的能力,讓他們在本屬于自己的舞臺綻放自我風采。
教師也應該了解自身素質特點,發(fā)揮課堂教學個性,努力創(chuàng)設個性教育教學環(huán)境,打造品牌課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一個教師應該學習名家的精髓,名家的思想而不是名家的方式。一個老師應該結合自己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并且聯系全班情況產生自己的風格,力爭做一名個性鮮明的教師。在知識雄厚的典范魅力以外,更要注重教師個人對文本演繹能力的提高,以個人魅力吸引學生矚目是發(fā)揮教師引導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形成民主互動課堂局面、營造和諧課堂的重要前提。
總之,我們要打造立體生動的魅力課堂,努力把思想魅力、文化魅力、個性魅力三者相結合,發(fā)揮魅力課堂的作用,充分體現和諧課堂的魅力價值。
2.構建內涵豐富的人文課堂 之所以要營造人文課堂,正如學者勞凱生所說:“教育首先應該是‘人的教育,而不是知識文化或政治、法律的傳授和灌輸?!闭Z文學科特別注重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融合,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我們應在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和情懷。語文素養(yǎng)包括語言素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與人文素養(yǎng)。我們在語文課上不僅要教會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更重的是,要把語文學科所具有的豐富的人文內涵、符合社會主流的價值觀等方面當作語文教育的根本目標,不能讓語文教學變成一種‘目中無人的教育。
當前,新課程改革為語文教師提供了契機,我們能從中充分認識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落后和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弊端,真正地將人文關懷貫穿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作為生命個體的獨特認知和體驗,讓學生的個性充分地展現和表達,努力創(chuàng)設和諧的學科氛圍和人文氛圍。
營造和諧語文課堂首先要以學生為本,真正發(fā)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作用,尊重不同次層次學生之間的差異,學會關注和欣賞學生,要深刻理解語文課堂不僅教育人,而且是“人”的教育。其次,人文氛圍的營造要成為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中之重。課本上的詩文詞賦僅僅是一個載體,我們要儲備更豐厚的知識,拓寬思維路徑,以完美精彩的切入點來開啟對文本人文內涵的挖掘。
3.構建啟智育德的情感課堂 在日常教學中,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方面,我們有時不夠重視。學生對語文學科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是其能否學習好語文的關鍵。我們教師沒有給予學生足夠的關心幫助,沒有做到以生為本站在學生成長成才的角度思考,這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學習好語文的興趣與信心。在這方面的缺失,也必然會對其他學科的學習產生不利的影響。我們要強調的是,教育沒有情感和愛,就如同干涸的池塘,干癟而枯燥;即便有水,也是一汪絕望的死水。我們要讓語文課堂動情、靈動起來,真正體現出和諧語文課堂智慧引人、情感育人的特點。
營造和諧的語文課堂付諸行動實在不易。我們作為新時期語文教育工作者,我們一定要更新觀念、創(chuàng)新求變,全面深入地分析和研究當代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和語文學科的性質,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注重培養(yǎng)教師個人魅力,將人文精神、情感因素充分融入課堂教學,努力營造和諧的語文課堂氛圍。
參考文獻:
[1] 肖川:《教師:與新課程共成長》,上海教育出版社
[2] 肖川:《教育的理想與信念》,岳麓書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