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林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由于教學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導致效率低下,學生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學生普遍認為學習語文的重要性不大,對課堂上教師安排的任務不重視。要改變初中語文教學效率低下的問題,就只有改變現(xiàn)狀,使學生愛上語文課堂,積極地調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語文課堂成為學生語文素質提高的場所。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進行教學的改革,使教學擺脫以往枯燥的教學情境,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和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來吸引學生,提高他們在語文課堂上的主動性。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創(chuàng)新
一、教師要有革新意識
要想在語文課堂中體現(xiàn)高效課堂,教師首先要有改革創(chuàng)新的意識,樹立體現(xiàn)課改精神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要學習和掌握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要有豐富的學識和深厚的專業(yè)知識,要有較高水平的業(yè)務素質和教學技能;要有愛崗敬業(yè)的奉獻精神,要有美好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有熱愛教育事業(yè)的滿腔熱情,要有一顆尊重學生、熱愛學生的美好心靈;要有博采眾長、虛懷若谷的高尚品格,要有善于思考、奮發(fā)進取的創(chuàng)新意識,要有善于總結經驗、不斷進行自我反思的進取精神??傊?,要構建一個“好課堂”,首先就要鍛造錘煉出一個“好老師”?!肮び破涫?,必先利其器”,以人為本,教師尤先。只有教師的觀念轉變了,思想認識提高了,業(yè)務素質增強了,教學技能提升了,才能充分發(fā)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也才能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也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新課程理念強調教師角色的轉變,并不是要削弱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而是對教師的主導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意在促使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提高思想認識,增強業(yè)務素質,提升教學技能水平,促進教師快速成長,快速實現(xiàn)“角色轉變”,快速成為新課程改革的生力軍和主力軍。
自從新課程培訓之后,我就不斷嘗試著自己角色的轉變,在學生面前漸漸放下師道尊嚴的師者風范,而是在課堂上真正做學生的引導者、合作者,在課下做學生真正的朋友、知心人,和學生親切地談思想,真誠地說生活,效果明顯。在課堂中和學生做游戲,體會文章中作者的心情,學生高興了,老師輕松了,學生學會了,老師完成了教學任務,何樂而不為呢?
二、創(chuàng)設寬松融洽的課堂氛圍
教學過程是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活動,師生和諧才能使學生學習氣氛活躍、濃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要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除豐富的知識外,也要有和藹可親的教態(tài),真誠的表揚、及時的鼓勵、激勵的評價,都能使師生關系融洽。積極健康的學習心境是孩子智力活動的活力和動力,是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催化劑,和諧的課堂氛圍更容易使學生產生有意注意,激發(fā)他們認知的興趣,從而促進其思維的發(fā)展。凡事以人為本,創(chuàng)設一種融洽、寬松的課堂氛圍,對學生身心各方面的健康發(fā)展都不無益處。在教學時,我鼓勵學生的獨特創(chuàng)見并很尊重學生的情感交流和真實想法,多給學生表達的機會,滿足他們的表現(xiàn)欲望。學生組成學習小組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讓思想碰撞,情感交融,學習完善。這種和諧的交流不僅增大了教學的密度,提高了教學的訓練交際性,而且互相啟發(fā),活躍思想,滿足了學生精神需求,增強了學生的自尊自信,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體驗,促進了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和諧。
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教與學的方式的轉變是課程改革的一大亮點。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皩W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應當積極倡導并認真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薄敖處熓菍W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應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精心設計教學方案,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tài)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提倡啟發(fā)式、討論式教學?!睆慕處煹慕嵌葋碇v,教學的高效性依賴于教師高效的“教”,并克服無效的“教”?!案咝У慕獭敝傅氖谴龠M學生“學”的“教”,它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直接的促進,即通過教師的教,學生學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二是間接促進,即通過教師的教,學生學會了學習,掌握了學習方法,提升了學習能力,達到了不需要教。直接促進是立竿見影的,間接促進是著眼于長遠的。相對而言,前者短效,后者長效,這兩種效果要同時兼顧?!盁o效的教”指的是阻礙學生“學”的“教”,它也有兩種表現(xiàn):一是顯性的,教師不得要領、冷漠無情、枯燥乏味地教,使學生失去“學”的興趣和熱情;二是隱性的,教師照本宣科地講授學生自己通過閱讀便能看懂的課本知識,這種教剝奪了學生獨立學習的機會,從而阻礙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和學習積極性的提升。
四、重視基礎,激發(fā)主動性
教學過程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要重視基礎,理解為主。加強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重視對學生語言基礎方面的訓練,增強其理解力。不論推行何種教學模式、教學內容,都不能忽視語言這個基礎,都不能忽視由局部到整體的理解。沒有牢固的知識基礎,何談發(fā)散思維,何談聯(lián)系實際。 在鞏固基礎的前提下,我們才能更好的開展綜合性的語文教學,沖破現(xiàn)有課程的束縛,使學習內容應呈現(xiàn)出廣泛性和多樣性。在海量信息高速化的當今社會,語文教師應攝入大量的富有時代氣息的信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對語言的理解、掌握和運用,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我國古代的教育家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在實施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首先要開放教師的一言堂,讓學生在尋找過程中學會發(fā)現(xiàn),提高理解和認識。其次教師要最大限度地使學生處于主體激活狀態(tài),解放學生的大腦、嘴巴和雙手,允許學生提出問題和應用各種手段來解決問題。在這種氛圍中,學生就能敢想、敢說、敢做,勇于創(chuàng)新,這樣還可以鍛煉他們勇敢的個性,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心理學研究認為,濃厚的學習興趣能促使學生自覺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貫注于學習活動;能促使學生產生愉悅的體驗,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尋幽探勝。如果教師在教學中注意樂中施教,不失時機地點燃學生的興趣之火,就能使學生愛上語文課 ,樂于學習,主動求知,教學效果一定會有明顯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