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嗣祥
高中生物的內容繁多,知識點眾多而且呈現密集的形式,并且每個知識點又與其他的知識點相聯(lián)系。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師的備課質量就有一定的高標準要求。當國家實施新課改以后,要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特點,將教材中的重難點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將課堂所講授的內容進行合理安排,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對課堂所要達到的效果進行明確,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進行計劃,并對學習方法進行制定。
一、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學案導學
學案導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是順應時代的發(fā)展要求而設立的,其主要目的是將枯燥的、填補式的教育模式進行轉變,增添新型的學習方法,在教學上教學與學生之間的模式也不再是傳統(tǒng)的教與學的關系,而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可以進行良好的溝通,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教師為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引,讓學生在思考中獲得對知識的掌握,與此同時,學生對教師的提問進行有效的回答,也能帶動課堂的學習氛圍,實現高質量教學。
二、在學案導學中設定新穎的教學方法
(一)設定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在高中生物的學案導學過程中,教師要制定要與學習相關的教學內容,并將要在課堂中提出的問題進行設置,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學習思考。由于高中生物教學中有很多讓學生進行思考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將這些問題整理出來,并制定好學習框架,讓學生在教學中不斷進行思考,通過這種形式培養(yǎng)學生愛思考的能力。如在學習呼吸的課程時,教師就可以制定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氧氣存在的場所是什么樣的?生物能夠進行呼吸的基本條件有哪些?實現呼吸的基本過程是什么樣的?什么樣的生物才能進行有氧呼吸?諸如此類的問題有很多,教師可以讓學生之間展開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尋求答案,學生進行討論的過程其實就是進行思考的過程。這樣的過程就是在促使學生不斷的進行學習,將問題一一解決,并逐漸深化問題,讓學生進行更深層的學習。
(二)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單純的進行理論知識的培養(yǎng)是遠遠不夠的,高中生物也是對實踐性要求較強的課程,所以,教師就要根據課程的要求進行實踐教學。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帶動實驗室中進行課堂的講授,可以安排學生親自進行實驗,觀察在實驗中所產生的變化,或者可以是教師進行實驗,讓學生進行觀察,這樣的實踐課程設置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加深學生對實驗過程和結果的印象,實現更好的教學方式。
(三)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以及國家對于教育事業(yè)的重視,多媒體被廣泛的應用于教學實踐中。這時,高中生物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在學案導學中加入多媒體教學方案的計劃,通過影視資料或圖片的形式向學生展現學習內容。如在進行種群的研究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播放《動物世界》中與教學相關的資料進行教學,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進行基因的問題的研究中,教師可以利用基因動態(tài)圖向學生展現基因的構成關系,讓學生明白DNA是影響遺傳而對主要物質。多媒體對于現代的學生已經不陌生,但是很少有學生知道在學習中怎樣應用多媒體,教師可以通過這種形式告知學生,提升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產生興趣以后,對于生物分數的提升也不再是問題。
(四)加強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
由于高中生物教學的特殊性,每個知識點都與其他的知識點相互聯(lián)系。教師也要看到這一特點,在進行學案導學的過程中,將知識聯(lián)系在一起,通過比較的形式構建知識框架。如在進行種群研究時,可以將群落進行聯(lián)系,讓學生將以前的知識與現在所學聯(lián)系在一起,不斷的進行思考,讓學生看到兩者之間存在的相同與區(qū)別,多角度的看待問題,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進行學案導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并從多次的實驗教學中,我們也看到了學案教學所帶來的顯著效果,這種教學方法不僅使教學質量得到了顯著的提升,還使學生的學習壓力明顯減小,并增添了學生的學習樂趣,學生的學習效果相比于之前也會有很大的提升,特別由于知識點之間存在關聯(lián)性,也為學生的復習奠定了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