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鵬
摘 要:建筑工程框架結構施工技術是普遍應用于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施工中的技術,整體穩(wěn)定性與安全性較高,滿足于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施工要求。本文首先探討了建筑工程施工中框架結構施工的特點,然后對建筑工程框架結構施工技術要點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建筑工程;框架結構;建筑工程施工技術
一、建筑工程框架施工的特點
當前建筑工程結構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朝著高層以及超高層的方向發(fā)展,而這個趨勢給建筑工程的框架結構特點帶來了新的特點。高層建筑在豎向構件以及構成方面帶來了逐層累積的重力以及載荷,這就需要較大尺寸的柱體以及墻體來支撐,給工程框架結構施工帶來了新的技術要求。與此同時,建筑的構件還需要承受地震載荷以及風載荷等荷載,而且這些載荷都屬于非線性的豎向分布載荷,而且對建筑高度的敏感程度較高。以地震載荷為例,就層數(shù)較低的建筑而言,考慮這些建筑的荷載時一般只需要考慮恒定載荷以及部分動載荷,而對于建筑物的墻體、柱體以及樓梯等結構,一般不會予以嚴格控制,其他構件滿足設計要求之后,對應的這些構件也都達到了設計要求。同時,對于現(xiàn)代化的鋼架支撐系統(tǒng),在設計的過程中在沒有提出特殊承載要求的時候,不需要對柱體以及梁的尺寸加大,只需要增加板就能達到對應的要求。
二、建筑工程框架結構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對建筑工程框架結構施工技術存在的不足及改進對策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因而必須在此基礎上,對建筑工程框架結構施工技術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認識,這就需要切實掌握建筑工程框架結構施工技術要點,具體來說,主要就是以下幾點:
(一)掌握做好軸線定位及放線,科學確定標高
在建筑工程框架結構施工之前,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設計圖紙中的縱橫向軸線網(wǎng)的控制線,并利用經(jīng)緯儀和水準儀進行軸線定位放線和標高的確定。因而為了做好這項工作,施工人員應精準、認真的記錄經(jīng)緯儀和水準儀中的各項數(shù)據(jù),同時在放線與標高初步確定的基礎上,由技術員和質(zhì)檢員一道對其復測,最終由施工現(xiàn)場的監(jiān)理人員復核,最大限度的預防誤差的出現(xiàn)。
(二)切實掌握框架柱模板安裝技術要點
安裝柱模板是一項較為系統(tǒng)復雜的工作,因而作為安裝人員,必須在安裝之前對所有的柱模板安裝互相垂直的吊錘線,從而確保其始終處于垂直的狀態(tài),并對框架柱網(wǎng)線和橫縱兩個框架柱網(wǎng)之間拉一條通線,確保其縱橫線與柱邊線的位置始終精準。
(三)切實掌握框架柱砼澆筑與振搗技術
一般情況下,若澆筑的框架柱的高度大于等于三米時,施工人員應分兩次對其澆筑和振搗,在進行第一次混凝土澆筑時,并將串桶與柱模內(nèi)部相靠近,而且振搗應與柱底相接觸,在振搗過程中不能過振,也不能漏振。二在進行第二次澆筑時,則可以直接在柱模外部網(wǎng)柱模內(nèi)澆筑,澆筑后應及時的振搗,振搗棒應深入第一次振搗混凝土的厚度為100毫米,從而確保兩次澆筑之間連接的穩(wěn)定性,同樣也不能過振和漏振。與此同時,在整個振搗和澆筑過程中應嚴防振搗棒長期間在柱模內(nèi)振動且無人看守的情況出現(xiàn),否則就會導致局部離析,并且可能出現(xiàn)柱模板脹爆的情況出現(xiàn)。
(四)切實掌握框架樓板和梁的模板安裝技術
模板及其支撐系統(tǒng)的承載性能、剛強度和穩(wěn)定性必須達標,且能承受由于混凝土澆筑而形成的側壓力、荷載和重量,并選用直徑為48毫米和厚度為3.5毫米的鋼管作為立柱。在立柱支設過程中,應始終確保其處于垂直的狀態(tài),并在立柱的下端設置相應的墊板,而在立柱的上端,則應設能夠自由上下起降的托架。同時,立柱應順著縱橫向的設立水平拉桿拉結。但是在支設樓面模板和框架梁模板時,除了安裝施工規(guī)范進行起拱外,還應確保板縫拼接嚴密和平順,利用寬膠帶及時的將縫隙貼上,預防跑漿、漏漿的情況出現(xiàn)。
(五)切實掌握梁、板混凝土掌握鋼筋綁扎和預埋件埋設技術
在進行建筑工程框架結構施工時的鋼筋綁扎主要是對框架梁以及樓面板鋼筋進行綁扎。因此在整個綁扎過程中,施工人員應嚴格按照施工工藝流程進行。而在對預埋件進行埋設之前,首先必須嚴格按照規(guī)范進行預埋件的制作,同時做好電氣、水暖等管線的埋設,需要注意的是,若需要在樓面板進行管線的埋設,應嚴格預防多根管線相互重疊,若一定要重疊,則應在管線的表面鋪設鋼板網(wǎng)帶,才能最大限度的預防板面出現(xiàn)裂縫。
(六)切實掌握混凝土的澆筑和振搗技術
混凝土的澆筑和振搗是整個建筑工程框架結構施工中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也是施工質(zhì)量的關鍵所在,因而作為施工企業(yè)必須切實掌握混凝土的澆筑和振搗技術要點:一是若梁高高度大于五百毫米,必須采取分層的方式澆筑,且澆筑后不得大于三百毫米;二是在混凝土泵送過程中,應確保澆筑的均勻性,同時應在澆筑之前對混凝土的質(zhì)量進行嚴格的控制;三是澆筑后的混凝土應及時的振搗,振搗時應嚴防過振和漏振。
(七)養(yǎng)護和拆模
框架柱澆搗十個小時之后便可以將側模拆除,且需一邊拆除一邊采用塑料薄膜將框架柱包裹起來以便對其進行保濕養(yǎng)護;對于框架梁及現(xiàn)澆板需按照當?shù)氐臍鉁貭顩r來拆除底模,不允許為了加快模板周轉過早的把底模拆去。
三、結語
在建設施工設計中,建筑工程的框架結構設計是比較基礎的設計,建筑結構工程師進行科學的框架結構設計,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各個環(huán)節(jié)存在的問題更要引起重視,采用科學的手段進行處理,從而打造出高質(zhì)量的建筑。
參考文獻:
[1]勾向海.房地產(chǎn)建筑框架結構施工質(zhì)量的控制[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2,7(03):1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