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
摘 要:時代在飛速發(fā)展,教育教學領域面臨著信息技術的沖擊,同時也享受著信息技術帶來的一切便捷。在信息技術時代,微課逐漸應用到了教育教學之中,并且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研究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是當下語文教師應該重點探究的問題。
關鍵詞:微課;小學語文;教學資源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8-014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8.093
近幾年來,在信息技術和現代教育技術的大背景下,微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形式出現在了大中小學的課堂上,為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一定的便捷條件。
基于此,本文將從運用微課導入課堂內容、運用微課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運用微課發(fā)揮學生主體性、運用微課突破教材的學習重點、運用微課放飛想象的翅膀,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這幾個方面展開研究,以供參考。
一、運用微課導入課堂的內容
教師在課上教學活動上能否收獲預期的教學效果,達到設想的教學目標,關鍵在于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的實施情況如何。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而言,語文任課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以此為課上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置要點。考慮到小學生通常對于精彩的視頻內容會表現出強烈地喜好,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在依托微課資源進行教學導入時,注重將微課資源的內容同本節(jié)課所要講解的內容銜接一致,以此實現對學生濃厚的語文知識學習興趣的調動。例如,我在帶領學生學習《黃河大合唱》一課時,為使學生對這一條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形成直觀的印象,因此,我在課前所制作的微課資源中運用了黃河的視頻和圖片,通過在課文講解之前為學生進行播放,使學生立刻被黃河的壯闊、雄渾所吸引,進而對本節(jié)課的課文內容產生了強烈的學習興趣。
二、運用微課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
考慮到小學年齡段的學生在理解能力方面尚且處于發(fā)展時期,以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在日常課上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對學生的學習情感給予足夠的關注。通過微課教學資源的運用,為語文任課教師實現特定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提供了便利。例如我在帶領學生學習《回憶魯迅先生》一文時,在課上為學生播放了制作好的、以魯迅先生生平經歷與文學創(chuàng)作歷程為主題的微課內容,從而使學生腦海中魯迅先生的形象立刻變得立體起來。其后,在我?guī)ьI學生學習這篇課文時,學生在先前微課內容知識鋪墊的基礎上,對魯迅先生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三、運用微課發(fā)揮學生主體性
語文教學的中心和主體不是教師,而是學生,教師僅僅扮演著引導者和教學組織者的角色。為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發(fā)揮自主學習的能力。而運用微課,則可以很好地達到這一目的。教學《只有一個地球》時,由于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課前我就設計了微課來引導他們發(fā)揮主體性。首先,我安排了學生預習課文,查找有關地球的相關資料,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探究精神。在課堂上,設計好導語,將學生帶入教學情境。隨之播放有關宇宙、地球的短視頻,并提出相關的問題,讓他們在觀看影片的同時積極開動大腦,主動思考,探尋短視頻中包含了哪些重要的信息。播放完視頻后,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再對他們的答案進行點評和指導,引導學生逐步靠近文章的主旨大意,明白地球是人類的家園,但是目前卻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我們應該積極行動起來保護地球,守衛(wèi)我們的家園。
還有就是,從微課教學資源的運用途徑來看,此種教學資源不但能夠為教師進行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提供便利,也能夠幫助學生對特定知識點實現較好地消化和理解,更能夠使學生在課上運用教師提供的微課教學資源進行自學,從而為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提供了保障。
四、運用微課突破教材的學習重點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微課教學資源制作之前,應當吃透教材內容,以便能夠結合教學大綱對教材中所涵蓋的重點知識與難點知識做到精準地理解。
以《獻你一束花》一課為例,該文的重點知識便是“插敘”手法。在認識到這一點之后,我為學生制作了旨在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和理解“何謂插敘”的微課內容,從而使學生在學習本篇課文時降低了理解難度。
有些課文的知識點難度較大,對學生的理解和思維發(fā)展造成了障礙,教師應當緊抓該教學難點制作微課,從而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突破理解。還有些課文在敘述中有一些極具感染力的描寫或修辭手法,在制作微課時關注這些層面,進行賞析式學習,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五、運用微課放飛想象的翅膀,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
語文知識包容極廣,一些知識內容難以使用語言進行描繪和講解,面對這一情況,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利用微課教學資源實現對這一難題的破解。同時,在日常課上教學活動之中,小學語文教師要借助微課教學內容的展示,使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激發(fā),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夠結合先前學習過的語文知識,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加以解答。可以說,借助微課的輔助,課堂氣氛活躍開放,學生的自主學習空間變得更大更廣,思維在無拘無束的討論和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課堂教學充滿生機。
例如,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教師可以設計相應的微課,先向學生介紹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接著利用微課將西沙群島的美景直接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直觀感受西沙群島“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的特點。然后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象去西沙群島游玩,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交流討論,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陶冶學生熱愛祖國的優(yōu)美情操。
參考文獻:
[1] 沈小平.小塊頭 大智慧——小學語文微課程設計與實施的點滴思考[J].教育觀察(中下旬刊),2015(11).
[2] 王嵐,張一春.微課的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5(3B):85-88.
[3] 薛冰.淺談微課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配小學語文蘇教版國標本實驗教科書[J].課程教育研究,2015(13):31-32.
[4] 周雪.小學語文閱讀類微課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6.
[5] 李翠.小學語文微課設計開發(fā)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5.
[6] 黃蘭.微課在初中課堂教學中應用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