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寧+侯代臣
摘要:在要求素質教育的時代,培養(yǎng)全方面發(fā)展的人才是當今教育的主要目標。如今這一代的學生們被家長、老師們精心呵護長大,普遍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并廣受社會的關注。所以當代大學生在追求身體健康的同時,更要關注心理健康。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問題;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36-0064-02
一、當代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
1.環(huán)境適應問題:在大一新生中較為常見。初入學,對于校園的環(huán)境一片陌生,周圍都是新同學、新老師、新環(huán)境,新鮮感在學生們的心中產生,因此就存在一個環(huán)境適應問題。
2.學習及對專業(yè)選擇的適應問題。主要為學習態(tài)度、學習目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等方面的問題,表現(xiàn)為學習成績不理想、對所學專業(yè)不認可、不喜歡從而不愿意學習等。
3.人際關系問題:如何與周圍的同學友好相處,是他們面臨的重要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沒有知心朋友、缺少交往的技巧、雖委曲求全仍然不能和同學愉快的相處,這是和高中時期只關注學習而忽視人際關系密切相關的。由此會引起苦悶、孤單、空虛、缺少關愛等痛苦的感受。
4.戀愛中的心理問題:大學生性發(fā)育已經成熟,戀愛與性問題已經不能回避了。而戀愛不順利、對他人的單相思、戀愛中情感破裂產生報復或厭世等心理問題,戀愛與就業(yè)的矛盾,婚前性行為、同居等引發(fā)的擔憂、焦慮、恐懼、偏激等問題。
5.尋求職業(yè)的選擇問題:這是大四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周圍的環(huán)境與身份的變換,給他們帶來了不少負擔,在跨入社會的時候,由于如何尋求在求職過程中的技巧與方法、怎樣選擇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好自己的未來等問題的困擾,他們會有許多的擔憂,那么使他們避免或消除種種心理問題造成的心理障礙,增進心身健康,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適應社會大的環(huán)境,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為高校目前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6.自身心理素質的缺失:由于當代大學生大多數(shù)為獨生子女,家長對他們的過度溺愛,以及應試教育和殘酷的高考競爭,導致他們的自理能力差,幾乎是全身心的投入學習,只注重學習而忽視了人際交往,造成他們情感的脆弱、不穩(wěn)定、沖動、怯懦、虛榮、冷漠、固執(zhí)、抗挫折能力差等,并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心理素質差,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不能適應當今的高科技、高競爭的年代,從而導致各種心理問題。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措施
高校大學生要想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才,就必須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心理素質不是天生的,它取決于后天的培養(yǎng)和教育。我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良好效果,以下是我們的措施:
1.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心理健康課系統(tǒng)地向大學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傳授心理調適方法,學會怎樣進行自我心理調適,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學會正確地與同學相處,樹立“身心健康”的新觀念。老師在教學中要引導他們:(1)正確認識自己的優(yōu)缺點,能充分估計自己的能力。(2)肯定自己、接受自己。(3)約束自己的言行,以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心態(tài)去面對一切。要強調,大學生除了加強體育鍛煉,注意飲食衛(wèi)生,保證自己的生理健康外,還要加強人際交往、注重個人修養(yǎng),確保自己的心理健康。
2.開展大學生心理咨詢室。心理咨詢是保證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當今社會,大學生面臨各種壓力,所以心理咨詢被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認可。心理咨詢的目的是:排除心中的憂慮,指導大學生減輕內心的矛盾和沖突,正確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更好地適應外界環(huán)境。我院的心理咨詢室也在不斷完善,改進和增設了多種咨詢服務,成為在校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3.對新生展開心理健康調查,對心理問題早期發(fā)現(xiàn)并預防。我院每年都對新生進行“心理健康問卷”調查,從中篩選出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并請他們到心理咨詢室面談,進行分析,找出他們當中存在的不同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做到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干預。
4.采取各種途徑,磨練學生意志。磨練意志是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解決心理問題的根本途徑。輔導老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深入社會實踐,從中接受鍛煉,教育他們正確對待挫折,要學會掌握自己的情緒,遇事要做好自我調節(jié),增強挫折承受能力。
5.在各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學習是艱苦的腦力勞動,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和挫折,所以大學生要取得優(yōu)秀的學習成績,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沒有意志,沒有不屈不撓的向上精神是不可能的。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會把自己的愿望、目標和行為統(tǒng)一起來,樹立遠大理想,從而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自身擁有的學識、經驗傳授給他們,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轉化為他們自己的精神財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6.加強大學生人際交往教育。針對大學生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所產生的人際交往中的不良情緒,輔導老師要耐心的進行引導和緩解,切實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問題并且及時解決。開展人際交往的相關活動,教育學生們在交往中學會信任、尊重、寬容,同學們之間以誠相待,從而獲得真正的友誼。
7.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當代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離不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建設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心理,增強群體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使他們更加團結友愛,并始終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
三、總結
當代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是保證其全面發(fā)展必須具有的條件,是關系到成才與否的頭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生理素質相結合,大學生才具有了可靠的內在條件,未來的新星就有可能冉冉升起。加強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yǎng),全面提高人才質量已成為高校所面臨的迫切任務。為此,要不斷加強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yǎng),使他們真正明白要想成為未來的棟梁,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身體,更要做好戰(zhàn)勝困難與挫折的心理準備,從而讓他們走出誤區(qū),不斷更新觀念,超越自我?!啊倌陱妱t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绷簡⒊壬@一名言震蕩著當代大學生的靈魂,當代大學生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質迎接未來的挑戰(zhàn),走向成熟,為國家的富強奉獻自己的青春。
參考文獻:
[1]趙亮.論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現(xiàn)狀和教育對策[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5,(05).
[2]華杰.新時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
[3]程喜中,張建中.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國高等教育,2005,(09).
[4]任玲艷.努力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4,(09).
[5]王美瑣,李興余.大學生心理健康情緒管理論析[J].教育與職業(yè),2011,(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