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華偉
茄子又名落蘇,屬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食用幼嫩漿果,可炒、煮、煎食、于制和鹽漬。除此以外茄子還含有少量茄堿成,其純品為白色結晶體,有降低膽固醇,增強肝臟的生理功能。
(一)生物學特征特性
茄子根系發(fā)達,育苗移栽后主要根系分布在30厘米以內,株高0.6米~l.0米,莖直立,基部木質化呈丫形分枝。葉單生、卵回或長橢圓形。葉柄長,葉身大,容易招風倒伏,栽培時需要培土?;ㄗ仙虬咨?,單生或序生,著生于節(jié)間?;ㄐ蜷g隔4~5葉,雌雄同花,自花授粉,天然雜交率6%~7%。漿果形狀有長、圓、橢圓等。果皮有紫色、白色、綠色或綠紫絲狀相間條紋。茄子果實與萼筒交接處呈白色或綠色稱茄眼。茄眼為果實夜間伸長部分,茄眼寬表明生長快,果肉嫩。果皮顏色與莖葉顏色相關。莖、葉、花紫色,果皮紫色或黑紫色,莖、葉綠色,花白色,果皮綠色或白色。種子呈腎形,黃褐色,有光澤。千粒重4克~6克,發(fā)芽年限3~4年。
茄子生長適溫為22℃~30℃,白天適宜25℃~28℃,夜間為17℃~20℃。17C以下生長緩慢,夜間溫度 15℃以下會落花,7℃~8℃時有凍害。茄子比較耐熱,35℃~40℃時尚能生長,但花器發(fā)育不良,45℃以上葉面引起壞死斑點。茄子要求強光,光弱時,光合產物少,生長不良,授粉授精能力弱,容易引起落花。茄子根系吸收力強,較耐肥。氮、磷、鉀適宜的濃度是氮240PPm、磷160PPm、鉀 60PPm~180PPm。
(二)類型和品種
栽培的茄子有長茄、卵茄、圓茄三個變種。
1.長茄類 多數屬早熟或中熟品種,長勢中等,葉較小,果長棒形,長20厘米~30厘米,皮薄肉嫩,果重50克~60克,單株結果多。如杭州紅茄、寧波條茄、蘇州牛角茄、南京紫面條茄、蘇崎茄等。
2.卵茄類 多數屬早熟種,植株較矮,葉小而薄,果實為卵形至長卵形,如南京電燈泡茄、上海牛奶茄等。
3.圓茄類 植株高大,葉寬而厚,果實為圓球形、扁圓球形或短圓球形,多數屬晚熟種。如南京紫圓茄、徐州圓茄、北京大圓茄等。
(三)育苗定植
茄子的栽培季節(jié)依栽培設施而定,長江下游茄子育苗、移苗的時間、設施及定植期見下表。
長江下游地區(qū)春季茄子栽培都要求早熟,育大苗。茄子壯苗的標準一般是株高18厘米~20厘米,開展度大于株高,莖粗0.7厘米~1.0厘米,節(jié)長1.2 厘米~1.5厘米,有真葉12~15片,葉大而厚,葉色深綠,帶即將開花的大花蕾,根系白色,無銹根,健壯無病,有直徑8厘米~10厘米的護根缽或營養(yǎng)缽。
茄子植株高大,葉大而茂盛,株間容易郁閉,其密度應比辣椒、番茄稀。一般行距50厘米,株距40厘米~50厘米,每畝(1畝=667平方米)可栽2 600~3 000株左右。早熟種比晚熟種密,打葉的比不打葉的密。
(四)田間管理 茄子定植后要早松土,勤松土,早追肥,提高土溫,疏松土壤,促使發(fā)棵。茄子喜肥、耐肥,除提苗肥外,在開始掛果時追肥一次,在第一層果實采收后施一次重肥,以供旺果期的需要。茄子葉面積大,需水量多,生長前期要保持土壤干干濕濕,大量結果后要灌透水,在雨水較多的黃梅季節(jié)還要注意排水。茄子葉大株高,移栽的苗根系人土不深,為防止土壤板結,在植株封行前應中耕,結合培土,防止植株倒伏。茄子因夜間溫度過低、白天溫度過高、土壤干旱、光照不足、營養(yǎng)不良等都會引起落花落果。如 5月上旬前夜間溫度低于15℃,為防止低溫引起落花,可用30ppm的2,4-D溶液處理花朵,也可用40ppm的水溶性防落素噴花。為改善茄子通風透光的條件,應摘除第一花朵以下的側枝。當茄子第一、二果實收獲以后,基部葉片過多影響通風透光,應打去部分黃葉、老葉以減輕病害。茄子的病蟲害有綿疫病、褐紋病、青枯病、蚜蟲、紅蜘蛛等。綿疫病主要危害果實,也可危害幼苗。發(fā)病初期出現水浸狀小斑點,以后擴大為褐色、黃褐色圓形凹陷的病斑。在高濕條件迅速擴大,果實軟腐,表面生白色綿狀菌絲體。褐紋病危害莖葉及果實,病斑近圓形,褐色,后期為灰白色,有輪紋或無輪紋,斑面生許多黑色點狀的分生抱子,病部薄脆易穿孔,莖干基部的病斑由于皮層腐爛,如遇強風可使植株折斷倒伏。這兩種病害都是真菌性病害,高溫、高濕、通風透光不良等不良的環(huán)境條件都會加重病害的發(fā)生。防治方法:選用無病種子;種子、床土進行消毒;實行輪作;清溝排漬;鏟除雜草使田間通風透光良好等。在發(fā)病期間及時噴藥,如0.5%波爾多液、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每隔7~10天噴一次,共噴2~3次。蚜蟲與紅蜘蛛可用 40%樂果乳劑 1000倍液、50%馬拉硫磷乳油 1500~2 000液、50%二澳磷乳劑 1500倍液、20%三氯殺螨醇 1000倍液以及敵敵畏、辛硫磷等藥劑均可防治。
(五)采收留種 茄子采收的標準可看茄眼的顏色,若茄眼與果皮顏色分明,表明果實正在生長,組織柔嫩,品質好。茄眼不明顯表示生長慢應及時采收。溫暖天氣開花后 18~20天為采收適期。6~8月高溫天氣應在早晨或傍晚采收,中午果實溫度高呼吸旺盛,容易干癟,皮薄的品種和供應外地的或遠距離運輸的茄子尤應注意。留種茄子栽植宜稀,應增施磷鉀肥料,少施氮肥。田間管理上應注意整株摘心,立支柱防倒,長形果可用短竹竿架起,以免果實與泥土接觸腐爛。一般每株可留 2~3果,待果實黃褐色時摘下放在室內后熟7~10天,使種子和果肉分離,然后切成數塊,在水中搗爛揉出種子,洗凈后在布上晾干,避免種子在烈日下曝曬。
(作者單位:475400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農牧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