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世強
培養(yǎng)一個“高情商”的寶寶是所有爸爸媽媽的心愿,如何培養(yǎng)高情商寶寶,今天我們來為大家支幾招。
家庭內(nèi)的語言環(huán)境對寶寶影響很大,如果大人之間互相說話都很有禮貌,寶寶就會很自然地學會禮貌用語。早晨起床后先問早,很容易形成習慣。每次得到服務都說聲“謝謝”,被謝的人回答“不用客氣”。如果不小心碰到別人,馬上說“對不起”;請別人幫忙一定要說“請”。離開家時要說“再見”,從外面回來要說“我回家了”,晚上睡前要說“晚安”。家里的人如果經(jīng)?;ハ嘤眠@些禮貌語言,寶寶自然就能學會。反之,如果家里的人經(jīng)常互相謾罵,語言粗野,寶寶也很快學會說粗話。
語言的文明程度常常能夠反映出家庭的教養(yǎng)水平和文化素養(yǎng),為了寶寶,大人們應做好榜樣,身教重于言傳。
經(jīng)常讓寶寶從閱讀中認識不同的人,在生活中接觸各種優(yōu)秀人物,讓寶寶暗自向他們學習,寶寶就會自律而且自強。
1.樹立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家長可以幫助寶寶在心目中樹立一個榜樣,以便寶寶向榜樣學習。寶寶的榜樣可以是書中的英雄豪杰,也可以是科學家、藝術(shù)家,還可以是為大家做好事兒的人等。
2.從自理變成自律。寶寶通過自理逐漸認識自己的能力,獲得自信,對自己有一定的要求,才能自律。
有的寶寶脾氣特別暴躁,有不順心的時候就說:“我打你!”而且真的會動手打人。如果你的寶寶脾氣比較暴躁,該怎么辦呢?
2歲多的寶寶自我意識開始萌芽,表現(xiàn)為以自我為中心。當他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出現(xiàn)發(fā)脾氣、打人等表現(xiàn)。這時請家長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對寶寶發(fā)火,不要強化寶寶的這些行為。另外,要給寶寶養(yǎng)成一個好的生活習慣,比如,按時吃飯,如果他只顧玩不吃飯也不要強行讓他回去,讓他玩,等下頓飯再給他吃,讓他知道自己這樣做是不對的。家長要注意多給寶寶一些關(guān)愛,多和寶寶聊聊天,當寶寶思想上出現(xiàn)問題時,要多和寶寶溝通,及時疏導,要教會寶寶用適當?shù)姆绞饺ゾ徑庾约旱那榫w。
寶寶如果經(jīng)常跟小朋友打架,而且不聽大人的批評教育,這可能是因為寶寶不適應新環(huán)境,缺乏安全感。這時需要家長耐心地幫助寶寶,教會寶寶跟小朋友們相處的好辦法。比如,在家里媽媽可以扮演成小朋友跟寶寶玩,從中教育寶寶跟小朋友一起玩要比一個人玩快樂得多。當寶寶在和別的小朋友玩的時候,家長可以參與進去,引導寶寶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你借我一個,我借你一個,盡量不要讓他們發(fā)生爭搶;如果發(fā)生搶玩具,家長可以拿一個寶寶平時很喜歡的玩具來分散他的注意力。
爸爸媽媽應教導寶寶知道事情有對錯之分,比如,當寶寶有打人、咬人的行為時,爸爸媽媽要及時制止這種行為,要用嚴肅的眼神、表情、語言批評寶寶。遇到寶寶做好事時,同樣要從眼神、表情、語言、動作上表現(xiàn)出欣慰和贊賞的情緒。讓寶寶明白什么事情是不好的、是不被允許的,什么事情是對的、是被鼓勵去做的。
對于一個2~3歲的幼兒來說,“自私”是一個正常的現(xiàn)象,甚至是通向“分享”的必經(jīng)之路。事實上,這一年齡階段的寶寶正在構(gòu)建自我意識,建立“所有權(quán)”概念:我、我的、我的東西,他們并不知道為什么要跟別人分享。此外,幼兒尚未掌握“借”與“還”的概念,覺得東西一旦離開自己手邊,就意味著丟失。
作為家長,應當盡力保護寶寶“所有權(quán)”的建立和發(fā)展,寶寶只有確認了什么是“我的”、什么是屬于自己的之后,才能逐漸意識到什么是“他人的”,把自己跟其他人的物品分開。分享意識的建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家長不應該在孩子建立分享意識的過程中給他貼上“小氣”“自私”的標簽,而應該理解、接納寶寶不希望分享私人物品是正常的,耐心等待寶寶按部就班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