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錦娜
摘要:共享單車的非排他和非競爭性使得其自身具有成為“公地悲劇”的較大可能性。校園共享單車具有公共品的特性,具有多方的利益主體,但相互間利益的不對等容易引發(fā)校園共享單車的提供與使用的混亂。從“某高校共享單車損壞嚴重”的困境出發(fā),以其涉及的相關利益者為視角,分析校園共享單車供求機制運行中存在的問題,構建多方利益主體間的博弈模型,探討學校與學生之間管理與使用中出現“囚徒困境”的原因以及解決方法,從而試圖為校園共享單車的有效管理提供對策。
關鍵詞:共享單車; 困境; 供求機制;共享單車租賃系統(tǒng)
一、從各個角度綜合分析
1. 學校
學校作為共享單車項目的首要倡導者和最終所有者,同時也作為共享單車的管理方,負責整個共享單車的提供和配置方案,并且有義務做好保障整個項目順利進行的所有工作。這不僅方便了學生的生活,改善了校園交通狀況,而且也減少了機動車輛進入教學區(qū),同時解決了校園運力不足的情況,又體現了對低碳、環(huán)保理念的支持。
2. 學生
學生是共享單車項目的最直接受益者,使用共享單車給他們提供了便利校園出行的條件,同時也減少了自購自行車帶來的麻煩。
3. 后勤管理處
該高校的后勤管理處是學校后勤管理機構,負責全校后勤資源的統(tǒng)籌規(guī)劃、協調供求以及師生員工教學、科研和生活的后勤保障。共享單車作為學校的公共設施也應該在后勤管理處的職責范圍內,它應該做好對共享單車的管理和協調工作。
4. 市場組織
共享單車項目,是一場由該高校和百姓緣大藥房合省內高校首開先河、以低碳和公益名義采取的行動。
5. 社團組織
學校的社團組織是一個學生積極活躍的地方,在組織共享單車保護活動上,擁有更多的資源和能力。并且它還可以組織相關公益活動,走到廣大學生中間進行有效的宣傳。
二、共享單車的供求機制分析
每個“理性的個人或者組織”在決定采取某種策略或行動前,總是進行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通過比較一個項目的全部成本和效益來評估項目價值的一種方法。在對共享單車的分析過程中,我們可以將成本費用分析法運用于學校實施公共項目的計劃決策之中,以尋求在項目實施上如何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收益。通過上文對共享單車相關利益主體的分析,可以進一步量化他們提供和使用公共產品的收益與成本,通過比較公共產品為整個利益鏈主體帶來的凈效益,可以為共享單車項目價值評估提供途徑。
三、管理與使用主體的利益博弈
1.學校與學生間利益博弈模型
共享單車作為共享單車,具有公共品非排他與非競爭的特性,而相關利益者均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前提,所以往往容易造成共享單車的“公地悲劇”。學校作為供給方,主要負責共享單車的提供與管理;而學生作為需求者,是共享單車的的直接使用者。本文主要從學校與學生兩個最主要的利益集團為視角,構建雙利益主體的博弈分析模型,研究學校決定其管理或不管理,學生決定其保護或不保護
共享單車的行為策略。學校與學生均根據每種行為給自己帶來的影響,即凈收益,進行決策。根據該?,F有的對車的管理體制,我們對此類博弈做如下假定:第一,共享單車作為共享單車,學生過度使用或者不保護在短期內幾乎不負擔成本,而限制自身的使用或者“你保護,別人不保護”反而降低保護者的收益,即自身收益分散到其他學生身上。第二,學校與學生對自身行為的收益與成本有清認識。
2.實施有效管理的設想?
根據共享單車過度使用的現狀以及上述學校與學生間使用與管理的博弈分析,學??刹扇〉牟呗孕袨橛泄芾砘蛘卟还芾恚鴮W生策略行為選擇保護或者不保護,如果任由其自然發(fā)展,最終的均衡無疑是非合作的(不管理,不保護)。但是學校與學生作為參與者,可以采取措施,從而改變或者限制對方的選擇,使得均衡向有利于自身的方向轉變。圖 ?顯示了共享單車過度使用后有效的學校與學生博弈模型的博弈樹情形。具體來說,對于學生,當發(fā)現學校對共享單車不管理的時候,可以向社會輿論或者學校上級部門反映情況,從而給學校造成壓力,迫使其實施有效管理;對于學校,可發(fā)出公告:一旦發(fā)現學生非正常使用而造成車子的損壞,應當給予賠償或者相應的罰款,從而督促學生愛護共享單車,適時保護車子,促進其長遠的發(fā)展。
四、主要結論和對策建議
1.主要結論
通過對共享單車此類共享單車的分析,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結論:第一,共享單車提供數量的決定應當遵從總體凈收益最大化的原則,而只考慮相關主體單方面的成本時,會造成過多的提供數量。第二,共享單車包含多方的利益主體,且利益主體間的關系錯綜復雜,項目實施的成敗將取決于這些相互協作關系的有效性。第三,學校與學生間的利益博弈決定了共享單車的長遠發(fā)展,現有的管理體制容易引發(fā)雙方博弈間的“囚徒困境”,然而雙方采取相應措施以限制或者改變對方的策略行為,能夠改變不利的“囚徒困境”,而達到合作博弈均衡解。
2.對策建議
該高校共享單車的“公地悲劇”產生的根源在于產權不明晰。但是并不是所有“公地悲劇”都能通過私有化的方式明晰產權來解決。對于該高校共享單車使用上造成的“公地悲劇”問題,有效的解決方法就是制度經濟學中的“多中心自主治理”。這種方法是指在對公共資源的治理中,同時存在多個權力中心,集體行動應盡可能在較低的治理層次中得到解決,更高的治理層次主要承擔其他輔助性功能。具體到該高校共享單車項目問題的解決上實行多中心自主治理,就需要學校發(fā)揮領導作用把學校的社團組織和學生組織調動起來以形成多中心共同治理的局面。作為學校:(1)明確管理主體。當前學校在整個共享單車項目中沒有一個明確的管理主體,所以學校當前首要的任務是明確是一家管流通、一家管修理、一家管看管還是統(tǒng)一由一家機構負責。
結束語:校園共享單車系統(tǒng)建設不僅是解決校園交通問題的重要手段,而且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系統(tǒng)的平穩(wěn)、可持續(xù)運行還有賴于良好的運營商業(yè)模式和策劃。共享單車“想借時難還亦難”問題可以通過有效的自行車調度來解決。在推廣共享單車服務系統(tǒng)的同時,必須建立起配套的調度系統(tǒng)。共享單車系統(tǒng)主要通過后臺控制中心和區(qū)域調度中心來完成車輛調配。通過各服務點自行車停放情況的跟蹤統(tǒng)計,當車輛數低于某一個閾值時,啟動調度,并對站點實行實時監(jiān)控,保證調度最優(yōu)化。調度系統(tǒng)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作用:①日內調度:每個服務點的共享單車租賃需求存在季節(jié)差異和日內時間段差異;②需求低谷期的車輛入庫:當出現極端惡劣天氣時,將多余的車輛進行入庫管理能夠提高車輛的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戴天柱.公共品提供和配置中的博弈行為研究[J].經濟學動態(tài),2000,(4).
[2]劉小兵 . 個人合作提供公共品的實驗研究[J].管理世界,2004,(2).
[3]溫來成 . 目前我國城鄉(xiāng)社區(qū)公共品供給方式的現實選擇[J].中國行政管理,2010,(10).
[4]龔欣,劉文忻,張元鵬.公共品私人自愿提供決策的實驗研究[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