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欣+陳嘉琪
摘要:5G無線通信網絡作為下一代的移動通信系統(tǒng),必須滿足用戶不斷增長的移動通信需求,給用戶營造更好的移動通信體驗。而為了實現(xiàn)這一點,就必須對5G無線通信網絡的關鍵技術加強研究。本文正是基于這一出發(fā)點,對5G無線通信網絡物理層關鍵技術進行了一些有意義的探討,希望對相關工作能夠有所借鑒。
關鍵詞:5G無線通信網絡,大規(guī)模MIMO技術,毫米波通信
1 5G無線通信網絡的蜂窩結構
蜂窩結構是提升移動通信服務水平的一個關鍵。眾所周知,移動通信用戶多數時間是在室內使用智能移動終端來上網,戶外利用時間據統(tǒng)計約為室內利用時間的1/4。因此,小區(qū)結構對室外基站在小區(qū)中的通信影響是不小的?,F(xiàn)實中,考慮到建筑物的墻體結構會使得網絡的穿透能力受到影響,同時數據在穿透建筑時也會降低其速率和頻譜效率,所以最終就會使無線傳輸的能量遭到嚴重損耗。在這種情況下,采用5G蜂窩結構就不失為一個好的解決對策,5G蜂窩結構可以提高網絡傳輸能量的利用率?;旧系奶炀€陣列需要DAS系統(tǒng)和MIMO技術來共同輔助,而當前的MIMO系統(tǒng)通常只利用到了2~4根天線,只有大規(guī)模的MIMO系統(tǒng)才會運用大量的天線陣列來增加潛在容量。室外基站依靠大規(guī)模MIMO系統(tǒng)鏈接到BS,然后相互合作形成的虛擬大型陣列天線和BS天線陣列構建成了最終的MIMO鏈路。因此,在建筑物外部安裝室外基站或者分布式的天線陣列是不能省略的,因為這些陣列是連接室外基站與移動用戶終端的關鍵所在。誠然,采用蜂窩結構的5G通信網絡的建設成本必然會增加,但從長遠來看,小區(qū)的吞吐量、頻譜效率以及小區(qū)系統(tǒng)的數據傳輸速率都會獲得顯著提高,所以5G無線通信網絡采用蜂窩結構是十分有必要的。
2 5G無線通信網絡物理層關鍵技術
1.毫米波通信
無論對第幾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頻譜資源都是實現(xiàn)無線通信的基礎。就目前來說,無線頻譜主要集中在300 MHz~3 GHz 頻段,而5G無線通信網絡對3~300GHz的頻段都能進行有效利用,這就解決了當前無線通信領域的頻譜短缺問題,而且為以后的大數據傳輸奠定了基礎。
現(xiàn)實中,通過對相關實驗的研究,到達角、均方根、時延拓展、路徑消耗等數據都已被測量得到,這對實現(xiàn)5G毫米波移動通信有著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但毫米波通信的發(fā)展也存在著相應的制約因素,這些因素主要體現(xiàn)為以下幾點:第一,因為移動通信信號在傳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路徑消耗問題,同時信號在無線信道中傳輸時也會受到噪音以及其他信道的影響,這些都會導致信號被損耗。通過研究證明,頻率越高,移動通信信號的損耗就越大,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可以將大規(guī)模發(fā)射天線在高頻段進行應用,通過形成波束來將能量集中到較小的區(qū)域內,從而實現(xiàn)增加效益和降低傳播損耗的目的。第二,移動通信信號在穿過建筑物時也會遭受損耗,而低頻段信號受到這種影響較小。所以為了降低毫米波在穿透建筑物時的損耗,如果傳輸距離近、頻段小,那么可以通過在室內安裝WiFi節(jié)點或者采用毫微蜂窩方式來保障室內的通信質量。第三,在采用毫米波通信技術時,需要對頻段信號的傳播特性進行充分的考慮,例如雨衰就是要重點考慮的要素。當雨量過大時,無線通信通信系統(tǒng)的傳播路徑長度和可靠性都會受到嚴重影響,同時考慮到雨點大小和發(fā)射波長相差無幾,也極易引發(fā)散射問題。
2.大規(guī)模MIMO技術
MIMO 技術在4G時代就已經體現(xiàn)出了巨大的應用優(yōu)勢,但是這并不是說MIMO技術就不存在問題。事實上,隨著移動通信業(yè)務的不斷增長,傳統(tǒng)的MIMO技術已經逐漸無法滿足移動用戶對通信服務水平增長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考慮加強對大規(guī)模MIMO技術的研發(fā)和應用。大規(guī)模MIMO技術不需要對用戶的移動終端設備進行更新,只需要對基站進行相應的改造,就可以顯著增強系統(tǒng)的容量和頻道效率。大規(guī)模 MIMO技術的應用示意如圖1所示。
大規(guī)模 MIMO 系統(tǒng)可以通過增加基站中天線的數量來直接擴充系統(tǒng)容量,即直接通過對基站進行改造就可以實現(xiàn)。同時,還可以運用價格低廉、功率為毫瓦的放大元件對系統(tǒng)進行構建,這一方面可以降低發(fā)射功率的消耗,另一方面也顯著地提升了系統(tǒng)的經濟效益。此外,有相關理論已經正式,一旦天線的數量超過一定的界限值后,噪音和不相干信道干擾的影響就基本可以無視,而且當前的線性預編碼以及譯碼算法已經趨近于最優(yōu)。
圖1 大規(guī)模 MIMO技術的應用示意圖
在大規(guī)模MIMO系統(tǒng)中,因為天線數量的增多,基站只有對信道狀態(tài)信息進行有效獲取,才可以為通信服務提供可靠保障。當前的研究都主要集中在時分雙工系統(tǒng)上,而基于信道互異的時分雙工系統(tǒng)可以大幅度減少信道開銷,同時還不用運行復雜的反饋機制,天線的數量也不會受到限制。但根據互易性原理的特點,快速移動條件下的通信比較難以實現(xiàn)。此外,因為受到導頻信號空間維數的限制,一旦用戶采用相同的導頻同時向基站發(fā)射,那么就可能導致基站不能進行有效識別,進而造成導頻被污染的情況,此問題不會隨著天線數量的增多而消失。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相關技術人員提出了很多方法,如干擾抵消法、盲估計法、預編碼法等?,F(xiàn)實中,大規(guī)模MIMO系統(tǒng)中的通信傳輸會受到小區(qū)內干擾、非相關干擾以及因導頻污染造成的區(qū)間干擾的影響。
3 結束語
5G無線通信網絡作為下一代的移動通信系統(tǒng),必須滿足用戶不斷增長的移動通信需求,給用戶營造更好的移動通信體驗。而為了實現(xiàn)這一點,就必須對5G無線通信網絡的關鍵技術加強研究。本文正是基于這一出發(fā)點,對5G無線通信網絡物理層關鍵技術進行了探討,希望對未來5G系統(tǒng)的建設能夠有所借鑒。
參考文獻:
[1] 蘇金梅.5G無線通信網絡物理層關鍵技術探討[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 (22):633
[2] 鄒俊飛,何飛.5G無線通信網絡蜂窩結構體系和關鍵技術[J].中國新通信,2017, (8):34-34
[3] 倪善金,趙軍輝. 5G無線通信網絡物理層關鍵技術[J].電信科學,2015, 31(12):40-45
[4] 趙國鋒,陳婧,韓遠兵,等.5G移動通信網絡關鍵技術綜述[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27(4):441-452
[5] 張長青.面向5G的大規(guī)模MIMO天線陣列研究[J].郵電設計技術,2016, (3):34-39endprint